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1.
用液膜技术提取铬、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概述自从液膜发明以来,人们对液膜进行了许多研究.目前只有表面活性剂液膜才适合工业上的使用.这种液膜是一种特殊的复相乳状液体系.这种乳状液的大小一般控制在1-2毫米;而它内部的微滴直径约1μ.我  相似文献   
112.
以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2V4(A)及其保持系V4(B)的总DNA为模板,对184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找到6个其RAPD扩增产物在A/B间存在稳定差异的引物,将该6个引物同时扩增A/B的总DNA、线粒线DNA(mtDNA)及叶绿体DNA(cpDNA),以总DNA为模板时得到12个扩增片段,以mtDNA为模板时得到4个,以cpDNA为板时得到11个,结果分析表明,在这些扩增片段中,有7个仅仅出现在以胞质DNA为模板的扩增中,有5个在以总NDA和胞质DNA为模板时同时出现,即认为这12个片段来自胞质DNA,另有7个片段,在以胞质DNA为模板时未出现,而是仅仅出现在以总DNA为模板的扩增中,认为是来自核DNA,来自核DNA的7个扩增片段中,有5个来自保持系,有2个来自不育系,这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在核DNA上存在差异,对A/B核DNA在CMS中的重要性及研究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3.
建立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样品,以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氯含量.讨论微波消解条件、自动电位滴定仪工作参数、酸度及干扰情况,并对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氯含量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2.5%,回收率为97%~102.5%.  相似文献   
114.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蒸发浓缩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因水质复杂,NH3-N、COD和电解质含量高等特点,成为一种难处理有机废水。采用负压蒸发浓缩法对渗滤液及电絮凝预处理渗滤液的处理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考查了浓缩比、pH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絮凝预处理不能改变渗滤液中COD、NH3-N的蒸发去除规律,即蒸发处理过程中,蒸发冷凝液中COD在蒸发前期和后期含量较高,蒸发中期较低;而NH3-N含量在蒸发处理前期较高,中后期含量较低。pH对蒸发处理影响较大,在酸性pH下COD去除率较低,但NH3-N去除率较高,可达95%以上,而在中碱性pH下,COD去除率增高,NH3-N去除率降低。渗滤液及电絮凝预处理渗滤液的一次蒸发冷凝液,经过二次蒸发处理后,冷凝液中COD和NH3-N含量均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即分别低于100 mg/L和15 mg/L。  相似文献   
115.
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PVP作为稳定剂,在碱性条件下借助水热途径制备了Fe Ni3双金属化合物,并对其物相结构与外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在超声协同作用下用自制的Fe Ni3化合物微粉作为催化剂对水溶液中的四氯化碳进行了催化降解处理,考查了超声功率、催化剂加入量、温度和p H值对四氯化碳降解效果的影响,同时,与超声辅助还原铁粉降解四氯化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e Ni3化合物对于水溶液中的四氯化碳具有显著的催化降解作用,催化剂投加量增大,四氯化碳的降解率升高。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温度对四氯化碳降解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40℃时,15 min内四氯化碳的降解率即可达到94.61%,而且其降解效果明显优于还原铁粉(68.34%)。  相似文献   
116.
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在机械炉排炉内焚烧过程,建立了垃圾在炉排炉移动床内燃烧过程中垃圾体积变化、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及燃烧、垃圾颗粒的移动、气-固两相热传递、焦炭燃烧等各个反应阶段的热化学模型,采用一维非稳态模型分别建立了床层内气固两相介质控制方程。通过对炉排上垃圾焚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获得料层中温度分布、料层高度、炉床机械负荷、气相中反应物组分和污染物浓度分布。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某大型垃圾焚烧炉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对燃烧过程、烟气成分进行预测,为垃圾焚烧炉排炉的设计和燃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7.
采用O3/H2O2高级氧化工艺处理炼油厂反渗透(RO)浓水,用溶气泵加压溶气并产生微气泡强化传质,确定装置运行条件,考察气体中臭氧浓度、O3/H2O2初始摩尔比、pH和温度对O3/H2O2处理RO浓水效果的影响,并对RO浓水处理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中臭氧浓度的增加,COD的去除率基本呈线性增加;加入适当量H,0,能提高臭氧氧化RO浓水的效果,O3/H2O2初始摩尔比在0~0.8范围内,COD的去除率先增加后下降,O3/H2O2初始摩尔比为O.5时COD去除率最大;pH从6.84增加到9.01,COD去除率逐渐增大,pH为10.03时COD去除率反而降低;在14~28℃范围内,温度低时,升高温度COD去除率增加较大,温度较高时,升高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较小。为考察该工艺的稳定性,在H:0:/0,初始摩尔比为O.5、溶液pH为8~9、臭氧浓度为80~100mg/L、温度为10-28℃条件下,对COD为90~140mg/L的RO浓水氧化处理4~10h,出水COD维持在39.9~49.9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去除1gCOD消耗031.4~3.3g,消耗0,与H,02的总氧量为2.2~4.4g。  相似文献   
118.
为了解煤矿安全性与灾害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已有大量的安全记录作为基础数据,使用因素空间理论中的因素分析法对煤矿灾害安全性进行分析。论述了因素空间和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特点,及目前定性安全评价中的问题。对所举实例分析表明:因素分析法可以挖掘出蕴含在安全信息中的灾害因素与煤矿安全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可分析出所得结果的可信程度。该例煤矿灾害安全性因素决定度排序为:冒落瓦斯岩爆透水。基础信息比较客观,分析结果可信度为85.7%。  相似文献   
119.
纺织废水的处理:均相催化湿气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找出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能提高纺织废水湿空气氧化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废水的种类包括天然纤维脱浆废水,合成纤维脱浆废水和印染废水,实验结果表明:所有被试验的催化剂均能显著提高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及COD和TOC去除量,在所有测试的催化剂中,铜盐的效果最好,盐溶液中的阴离子在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硝酸根离子的催化效果比硫酸根离子要强,同样地,硝酸铜的催化性能比硫酸铜要强。不同金属盐的混合物的催化性能要强于单盐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0.
本文研究了松木粉对铜的脱除效率及影响因素:松木粉的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及木粉预处理的影响等。实验表明,松木粉对Cu^2+脱除效果好,在溶液PH为7.5左右,木粉含量为5g/L时,铜离子的脱除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