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9年入秋至2010年春,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为探讨百年一遇大旱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特性,对昆明市典型交通干道路面及屋面进行了三次降雨径流监测,研究了百年一遇大旱后的昆明城区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差异与可生化性并同其他城市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径流污染物浓度基本上并未随降雨时间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大旱后首场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污染最严重,次日降雨的最轻,路面污染显著高于屋面污染。总体上径流的可生化性较差,不宜用生物法进行处理。同国内外部分城市与2007年调查的昆明比较发现,大旱后的昆明城区屋面和路面径流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32.
为阐明氧化石墨烯与多环芳烃这一复合污染体系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作用,考察了各组分之间的作用方式及效应,并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S及其组分对多环芳烃有增溶作用,增溶能力依次为萘 < 苊 < 苯并(a)蒽;氧化石墨烯对多环芳烃和PS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且多环芳烃和PS存在竞争吸附,入肺后PS及其组分占据多环芳烃的吸附位点而负载于氧化石墨烯表面;多环芳烃在PS及其组分增溶作用下在氧化石墨烯表面解析,毒性增强;DPPC由竞争吸附产生的解析效果尤为显著,当苯并(a)蒽的加入量到0.6mg/L时,DPPC于GO上吸附量减少了28.92mg/g;同时,多环芳烃和PS均会促使氧化石墨烯团聚,粒径增大3倍以上;C=C键的增多和化学键转化产生的作用力影响了氧化石墨烯的稳定性.本研究为复合污染对肺的潜在毒性效应及肺风险评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3.
Fenton 试剂液相氧化法净化含H2S 的气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森林  莫虹  蒋蕾  宁平 《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1):1052-1056
利用Fenton 试剂液相氧化法净化含H2S 的气体,研究了初始pH 值、温度、H2S 浓度、H2O2 浓度、气体流量、[H2O2]/[ Fe2+]比值、金属离子等因素对H2S 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2.52 时,pH 值升高,去除率逐渐提高;当pH>2.52 时,去除率下降;pH=2.52 时,去除效率最高.去除率随H2O2 浓度增加而提高;H2O2 浓度一定时,去除率随[H2O2]/[Fe2+]比值的增加而升高;[H2O2]/[Fe2+]接近于1 时达到最大.温度提高,去除率提高.实验条件下,去除率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下降.入口H2S 浓度越低去除率越高.Fe3+对Fenton 反应有促进作用,添加金属离子的Fenton 试剂氧化H2S 能力顺序为Fe2++Fe3+>Fe2+>Fe3+.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挥发性化合物(VOCs)甲苯与典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溶液间气液平衡关系.结果表明,CTMAB对甲苯气液平衡影响显著,可明显降低甲苯表观亨利系数(Hc以),抑制甲苯挥发;Hc随CTMAB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TMAB浓度XCMC时,亨利系数随X降低较快,抑制甲苯挥发能力较强.推导并验证了Hc与X之间定量关系式:Hc=H/(1+K(X-CMC)),Hc计算值与实验值间相关系数R=0.91.温度对Hc影响显著,Hc随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Hc与1/r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铜冶炼制酸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有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变得十分必要。某铜业公司最初使用氨法脱除铜冶炼制酸尾气中的二氧化硫,但存在脱硫不稳定、设备腐蚀、氨逃逸等问题,为更有效地治理制酸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原氨法脱硫改造为双氧水法脱硫工艺,改进后脱硫效果显著,同时结合该公司的脱硫改造工艺比较了氨法脱硫和双氧水法脱硫技术。结果表明:氨法脱硫中的氨水腐蚀性强,脱硫效率为90%~93%,改进后的双氧水法的脱硫效率可达97%~98%;相较于氨法脱硫,双氧水脱硫具有流程简易、脱硫效率高、投资小、无二次污染、不结晶堵塞等优势,是一种典型的清洁生产工艺。以上结果可为其他行业及企业尾气脱硫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6.
以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粉、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铈、纳米碳化硅和纳米四氧化三铁等纳米颗粒物(NPs)为代表,研究其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Ps对PS中的磷脂和蛋白组分均有吸附作用,其中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四氧化三铁分别对磷脂和蛋白组分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率为89.3%和82.5%.NPs的存在会导致PS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这当中纳米二氧化硅的效果最为显著.纳米碳化硅和纳米二氧化硅等颗粒物会引起PS膜的π-A等温线的内缩/外扩,且颗粒物浓度越高,表面压力变化越明显.此外,PS也会对NPs的水合动力学直径和Zeta电位产生影响,导致其分散状态变化.由此可见,NPs可通过改变PS的组成和界面性质而具备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力.  相似文献   
37.
以电解锰渣作为光催化剂构建非均相类光Fenton体系,采用双酚S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该反应体系中双酚S氧化降解的降解机制及影响因素,并建立了·OH的生成速率模型以及溶解性有机质(DOM)影响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电解锰渣中具有催化效果的铁和锰的质量含量分别为1.49%和2.28%;相比UV、UV/电解锰渣、UV/H2O2和电解锰渣/H2O2体系,电解锰渣/UV/H2O2光Fenton体系对双酚S具有更好的氧化降解效果,双酚S的降解效果与电解锰渣投加量、H2O2浓度呈正相关,与pH值、双酚S初始浓度呈负相关;溶液中析出的Fe和Mn的浓度与pH值呈负相关,且电解锰渣/UV/H2O2氧化体系反应浸出的共存活性金属组分不利于双酚S降解;电子自旋共振和自由基淬灭实验发现电解锰渣/UV/H2O2体系中氧化降解双酚的主要活性物种是·OH.采用异丙醇构建了该体系中·OH的生成速率模型,计算可得·OH的生成速率R·fOH在3.22×10-9~1.1×10-8mol/(L·s)之间,与硝基苯拟合计算出的R·fOH(6.5×10-9mol/(L·s))一致.双酚S降解效率随着DOM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基于自由基稳态动力学理论建立了DOM存在下电解锰渣/UV/H2O2体系中双酚S降解的动力学预测模型,发现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较好符合,说明DOM主要通过淬灭体系中的·OH影响双酚S的降解.  相似文献   
38.
杨舒  周宏辉  李颖  张云  田森林  成霞  胡寒  胡学伟 《环境工程》2023,41(3):129-135+215
为提升含硫铁矿采选固废生物氧化分解效率,以皂素-微生物-含硫铁矿采选固废为反应体系,研究皂素对含硫铁矿采选固废生物氧化过程中H+、Fe及S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添加30 mg/L皂素,生物氧化38 d后,含硫铁矿采选固废释放H+0.55 mmol/g、总Fe 111.4 mg/g和SO■359.3 mg/g,相比未添加皂素的空白对照组,释放量分别提升了175%、82.9%和39.2%。皂素的添加,促进了矿物表面沉淀层(黄钾铁矾、S0)的氧化溶解,并抑制了次生矿物黄钾铁矾生成,从而减缓了钝化作用;可显著减小溶液与矿物表面的接触角、表面张力,增强溶浸液Fe3+在矿物微孔裂隙中的渗透作用,从而加速了含硫铁矿采选固废的氧化与溶解。研究结果可为皂素在含硫铁矿采选固废生物氧化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9.
多环芳烃由于其高亲脂性,随呼吸到达肺部可在深肺区沉积,并与覆盖于肺泡内衬层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接触并反应,进而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界面活性.选取典型多环芳烃苯并[a]蒽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气-液界面处DPPC单分子膜界面化学性质的影响,以此来探究多环芳烃对肺功能的毒性行为.采用Langmuir膜天平获得DPPC单分子膜的压...  相似文献   
40.
锯屑处理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木材加工剩余物——锯屑,处理含六价铬离子废水的方法.实验表明,锯屑对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得到了锯屑吸附水中六价铬离子的吸附等温线,测定了吸附速度,并对pH值、锯屑用量和六价铬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