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6篇 |
免费 | 358篇 |
国内免费 | 31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0篇 |
废物处理 | 72篇 |
环保管理 | 183篇 |
综合类 | 1383篇 |
基础理论 | 225篇 |
污染及防治 | 277篇 |
评价与监测 | 113篇 |
社会与环境 | 81篇 |
灾害及防治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37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30篇 |
2011年 | 119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89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植物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内外近年有关植物化感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归纳和总结 ,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国内外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了现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在体制机制、技术体系、应用支撑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农村环境质量监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十四五"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根据环境管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要求,构建了包括村庄、区域和流域3个层次及涵盖空气、地表水、饮用水、土壤、生态、污染点源和面源等监测内容的"十四五"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3.
74.
75.
降膜法脱氨氮的技术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气化废水的特性和处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总结了降膜技术在煤气化高氨氮废水中的脱氮效果和液泛气速、膜厚、pH值、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降膜技术可将氨氮去除率提高到95%以上,同时降低调整pH值的药剂成本,并有效缓解结垢现象,在类似工业废水处理项目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77.
随着利用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拓展,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往对抗剪承载力的分析大多是基于有效应变即对极限应变进行有效折减的方法,而最近的研究则引入了裂缝处FRP应变分布不均匀系数。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考虑了FRP发挥的最大应变、沿裂缝应变分布的不均性以及斜裂缝倾角对有效应变的影响,提出了等效有效应变的概念,使计算趋于简单和清晰。本文收集了128根FRP全包裹的、以FRP断裂破坏为主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实验数据,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建立了等效有效应变简单可靠的计算公式和基于FRP断裂的抗剪承载力设计方法。128根实验梁的抗剪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简单可行,意义明确,且精度要比已有的建议公式稍高。 相似文献
78.
微波辅助光催化降解高浓度活性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装的家用微波炉、微波无极灯和TiO2催化剂研究了水中高浓度活性黑的光催化降解.系统考察了TiO2投加量、pH、微波无极灯数量对微波辅助光催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微波辅助光催化的最佳操作条件,并在最佳条件下对活性黑的脱色及矿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O2投加量存在最佳值2 g/L,降低pH和增加微波无极灯数量均可提高活性黑的降解率.在TiO2的投加量为2 g/L,pH =3,微波无极灯数量为3的最佳光催化条件下,400 mg/L的活性黑溶液反应180 min时可实现完全脱色,反应300 min时,TOC去除率高达89.1%. 相似文献
79.
湖北省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初,湖北省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亿元以上,有必要对灾害期间的气候特征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对湖北省76个气象站2008年1月12日~2月3日气温、降水(雪)、日照以及低温持续日数等要素进行时空间差异分析及历史与同期比较,并选取10个代表站历史上所有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对其过程持续低温日数、最长连续雨雪日数、过程极端低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的平均气温异常偏低,该省大部为-1~-2℃,比常年同期偏低4~6℃,为各站历史同期最低,其中主要是最高气温异常偏低所致,但极端低温并不低;(2)降雪过程频繁,雨雪量异常偏多;(3)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该省大部在16~22 d,位于历史第一;(4)日照异常偏少。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是湖北省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0.
微波再生载苯酚活性炭过程中再生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载氮气和无载气2种条件下,微波再生载苯酚活性炭过程中再生产物的成分和苯酚随再生过程的去向分布。结果表明,无载气时,微波功率越高,再生反应器内温度越高,吸附质的高温裂解反应越彻底,再生产物以挥发性气体为主,有机质种类很少;而当微波功率较低或载氮气再生时,反应器内温度相对较低,苯酚难以被彻底分解,再生产物中含多种复杂的链状或环状有机物。此外,载氮气时,经气提、挥发而去除的苯酚量约占总吸附量的一半,再生炭上无苯酚残留,活性炭吸附性能可完全恢复乃至优化;无载气时,经挥发而去除的苯酚量只有19.9%,其余大量苯酚则在微波作用下裂解或缩合为其他物质随尾气而去除,且再生炭上仍有少量苯酚未被解吸出来。因此,前者活性炭再生的效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