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岩矿及煤——金聚团中Pt和P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410哌啶树脂分离除去溶液中的贱金属元素,痕量贵金属Pt和Pd被定量吸附,交换最佳酸度为0.5-1mol/L介质,树脂的Pt、Pd用3%硫脲-0.1mol/LHCl热溶液定量脱脱。本法可用于岩矿和煤-金聚团(CGA)焙灰中基本元素的分离,测定痕量Pt和Pd。  相似文献   
22.
针对石油静电事故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多层次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采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了引发石油静电事故的影响因素,确定出6个主因素、25个子因素的石油静电事故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分析出导致石油静电事故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6个主因素中,隶属于生产操作工艺和安全生产管理的操作错误、人体静电和接地故障3个主因素权重之和高达0.792,是引发石油静电事故的主导因素;子因素中预防的重点应放在喷溅式装卸油、化纤品与人体摩擦和接地线损坏方面。鱼骨图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联合应用,合理地解决了石油静电事故影响因素分析难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铁离子对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性质及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为依托,将进水铁离子质量浓度分别调配成6 mg/L、1g mg/L、40 mg/L,考察三价铁离子对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性质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铁离子对平板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水质影响不大.随着铁离子投加质量浓度的增加,跨膜压差(TMP)增长趋势变小,膜污染得到缓解,其中铁离子投加质量浓度为40 mg/L时,膜污染控制效果最好.铁离子的投加强化了生物絮凝作用,造成污泥质量浓度的上升,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松散型胞外聚会物(LB-EPS)质量比的下降.从膜阻力分析可以看出.投加铁离子主要是降低SMP和LB-EPS等凝胶层污染物引起的外部阻力.  相似文献   
24.
镁改性芦苇生物炭控磷效果及其对水体修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将收割的芦苇制成生物炭,投加到底泥中以控制内源磷释放,是一种将芦苇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将芦苇通过氯化镁浸渍改性,分别在300、450和600℃条件下高温裂解,制得3种镁改性芦苇生物炭,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分析3种炭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选择了对磷酸盐吸附效果较好的生物炭MBC-450作为研究材料.以某校园河道底泥和上覆水为研究对象,探讨镁改性芦苇生物炭在不同投加方式(混合和覆盖)下对上覆水磷酸盐的吸附作用及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混合和覆盖投加可有效降低上覆水DI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磷累积吸附量分别提高了17.3%和11.7%;混合投加对间隙水磷的控制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间隙水DIP从0~2 cm至4~6 cm分别降低了14.7%、18.9%和35.36%,而覆盖投加对应分别降低了33.3%、-28.2%和12.9%.与对照组相比,生物炭混合和覆盖分别导致0~2 cm和2~4 cm底泥中NH4Cl-P占TP的比例分别升高了15%、15%(混合)和12%、2%(覆盖),而BD-P占TP的比例分别降低了7%、9%(混合)和6%、3%(覆盖),Al-P占TP的比例分别降低了7%、6%(混合)和7%、-1%(覆盖),其余形态磷变化不明显.生物炭混合和覆盖投加均能提高表层底泥微生物的活性,混合投加方式对更深层底泥微生物活性的提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25.
采用复合碳素纤维制成耐久性涤纶织物。抗静电耐久性好,缩水率小,价格低。用于高档服装和劳动防护服装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6.
以受污染水体及底泥为研究对象,制备了2种过氧化钙复合片剂(CPCTs),并考察了在混合投加方式下对上覆水的影响及控磷效果.复合片剂由过氧化钙(CaO_2)、灼烧净水污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粉末直压制成,其中B片剂含硫酸亚铁(FeSO_4),A不含. 2种片剂吸附效果均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对磷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达110.908 mg·g~(-1)和106.390 mg·g~(-1).底泥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B组上覆水pH提高,Chl-a浓度降低(42.75%和60.82%),DO浓度提高(53.73%和63.30%). A、B组上覆水DIP浓度变化均显著,分别降低了54.93%和25.11%.对于底泥间隙水DIP, A、B组Ⅰ层(0~2 cm)变化均显著,分别降低了74.81%和65.66%;B组Ⅱ层(2~4 cm)变化显著,平均浓度降低了46.23%,而A组Ⅱ层变化不显著;A、B组Ⅲ层(4~6 cm)变化不显著.对于底泥形态磷,A、B组NH_4Cl-P占TP的比例显著提高(Ⅰ层:16.87%和13.11%;Ⅱ层:12.99%和11.02%),Al-P占TP的比例显著降低(Ⅰ层:7.58%和13.91%;Ⅱ层:9.86%和7.28%),其余形态磷变化不显著.A、B组表层底泥微生物的活性均明显提高,A组较深层底泥微生物活性提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27.
一、概况铀是一种既有放射损伤又有化学毒性的双重危害性元素,且以化学毒性为主。因此.在国家颁布试行的“放射防护规定”中,按照铀的化学毒性规定在露天饮用水源中,铀的最大容许浓度为0.1毫克/升,有别于其他放射性元素元素。铀的化学性质活泼,通常以UO_2~(++)及U~(+4)离子存在,在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以天然水源最为常见。铀从外界环境进入机体依赖于  相似文献   
28.
29.
安德森  米华 《沿海环境》2001,(10):20-21
世界大约有95%的发展中国家直接将污水排到河流、湖泊或海洋中。许多大城市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即使有,它们覆盖的也只是一小部分的人口而已。 传统西方式的环境卫生方式是通过利用大量的水来将人的排泄物从厕所运送走,无论从资金上或从水资源上,都难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需求。一般来说,一个厕所每天需用大约50至100升的水来将约1.5升的粪便冲走。根据资料统计,世界目前有近8%的人口严重缺水,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将攀升到35%。 一系列类似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建立在依赖并耗费大量清洁水基础上的传统…  相似文献   
30.
玉米自交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选用经田间,土壤试验对N反应有典型差异的玉米自交系478,H21,Wu312,Zong31,Baici,在4个供氮水平下(0.04,0.4,2和4nmol/L),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极低N胁迫条件下(0.04mmol/L),总干重的基因型差异是由根系,地上部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高N下,总干重是由地上部的差异所决定的(表1),极低供N条件下,4578的总干重最大,且有较高的氮效率,Wu312,Zong31相对较低,478相对较高的氮效率主要来源于吸收效率的差异。该基因型在低N下总吸氮量最高,H21居中,Baici,Zong31相对较低,478相对较高的氮效率主要来源于吸收效率的差异。该基因型在低N下总吸氮量最高,H21居中,Baici,Zong31,Wu312相对较低(图1),吸收效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根系全N量的不同所致(图3),而根系全N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根系大小不同(表1),在极低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玉米根系全氮量的变幅比地上部高出28.1%,高N下(4mmol/L),全N量的变幅比地上部高出15.4%(图2,图3),在0.04mmol/L下,478与Wu312,Zong31的利用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