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北京市典型溶剂使用行业VOCs成分谱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方莉  刘文文  陈丹妮  李国昊  王迪  邵霞  聂磊 《环境科学》2019,40(10):4395-4403
基于北京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清单和下一阶段VOCs减排的需求,针对汽车整车制造、木质家具制造和出版物印刷这3个主要溶剂使用行业,分别选取典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压法对重点排放环节进行采样,以GC-MS/FID系统测定样品中VOCs组分构成,从而获取了北京市典型溶剂使用行业VOCs成分谱.结果表明,汽车整车制造主要排放环节排放的VOCs组分存在明显差异,色漆涂装工序以含氧VOCs和芳香烃为主,分别占比71. 26%和27. 14%,罩光工序芳香烃达到84. 10%;木质家具制造业不同排放环节的VOCs组分差异不大,均以含氧VOCs和芳香烃为主,分别占55. 08%和18. 98%;出版物印刷业不同排放环节无法单独监测,其混合废气VOCs组分以烷烃和含氧VOCs为主,分别占比47. 29%和44. 57%.  相似文献   
22.
北京市建筑施工扬尘排放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薛亦峰  周震  黄玉虎  王堃  聂滕  聂磊  秦建平 《环境科学》2017,38(6):2231-2237
颗粒物是北京市首要空气污染物,其排放控制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施工扬尘是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由于人口增长及经济的发展,住宅及办公场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北京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居高不下,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有关量化施工扬尘排放量及其对北京市空气污染贡献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建立一套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的估算方法,采用本地化排放因子估算了北京市2000~2015年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识别施工扬尘的排放特征和规律,并定量了排放量的不确定性范围.采用WRF/CMAQ模式系统模拟量化建筑施工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出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对策和建议,为环境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多年来北京市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呈波浪式上升,近年来施工面积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颗粒物排放量仍然较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时间分布上,夏季和秋季的施工扬尘排放量较大,在空间分布上,施工扬尘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近郊区,与人类活动的外延和城镇化的逐步向外发展有关.建筑施工扬尘对全市环境空气中PM_(10)和PM2.5浓度贡献可达31.3μg·m~(-3)和9.6μg·m~(-3).通过污染控制情景设置和分析,本研究认为要使2030年施工扬尘排放得到较好地削减,应执行更加严格的绿色施工管理规程和加强施工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23.
大量研究表明,人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许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事故致因理论,轨迹交叉论揭示,通过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或避免二者运动轨迹交叉,均可避免事故的发生;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也指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人的违章包含在人为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中,故采取管理手段,减少人的违章行为,可直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静电净化技术对炒菜类餐饮废气的净化效果及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该研究选取一家典型餐饮企业对炒菜灶头进行废气净化改造,不定期现场跟踪检测净化设备使用前后颗粒物、非甲烷总烃(NMHC)和VOCs组分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定期清洗维护状态下,静电净化设备对颗粒物净化效率变化范围为55.7%~97.3%,平均净化效率为85....  相似文献   
25.
铁路安全评价方法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目前,安全评价已经成为当代安全管理中最有成效的一种方法.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出发,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人的因素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在国内外当前铁路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指出了国内外在研究铁路安全及安全评价上的不同,以及目前研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铁路安全评价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道了2,4-二羟基-5-安替比林偶氮苯甲醛(DAP)及DAP与聚乙烯醇(PVA)的缩合产物(PV·DAP)的合成.并利用PV·DAP做萃取剂,析相萃取和光度测定了铝合金和环境水样中的镍.实验结果还表明,高分子显色剂与相应的小分子试剂相比,在液-固萃取方面表现为易获得高萃取率且不受萃合物电性的影响,在光度测定方面则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从而说明试剂的高分子化可改善其性能.  相似文献   
27.
多年来北京市一直致力于改善能源结构,推行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等举措,不断提高天然气使用比例,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例从2000年3.1%上升到2012年的16.7%,燃气锅炉的数量、总蒸吨数初具规模。相对燃煤工业锅炉,燃气工业锅炉的主要环境问题是NOx排放,NOx又是二次污染物O3和PM2.5的前体物,从而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该研究选择典型燃气锅炉,对其NOx实际排放浓度进行监测,获取排放因子。结合活动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排放量,利用WRF-CMAQ模拟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燃气工业锅炉NOx排放因子为2.19 g/m3天然气,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全市燃气工业锅炉NOx排放量为9 339 t。对于空气质量影响,不同季度略有差异,全年NOx浓度上升明显,贡献7.2%NO2平均浓度,二次转化为PM2.5不明显,而且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在光化学反应作用下二次转化成臭氧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8.
烹调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何万清  田刚  聂磊  曲松  李靖  王敏燕 《环境科学》2012,33(9):2973-2978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大气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的关键前体物,而烹调油烟排放的VOCs作为大气中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其排放浓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食用油的烧杯加热实验入手,简化模拟烹调油烟发生情景,采用Tenax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量检测分析,以加热温度和油品作为变量,对花生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调和油和橄榄油在不同温度下加热生成的油烟VOCs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初步估算了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典型食用油单位时间内油烟VOCs的排放强度.结果表明,5种典型食用油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排放的油烟中VOCs的浓度也随之升高;而在同一温度下加热5种食用油,调和油产生的油烟中VOCs的浓度最低;对不同温度下典型食用油单位时间内油烟VOCs的排放强度进行拟合,结果为二项式最优,其单位时间内油烟VOCs的排放强度范围为1.6~11.1 mg.(kg.min)-1.  相似文献   
29.
基于GC-MS的烹调油烟VOCs的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万清  聂磊  田刚  李靖  邵霞  王敏燕 《环境科学》2013,34(12):4605-46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PM2.5和臭氧生成的重要前体物之一,而VOCs组分不同,对大气反应的贡献也不同.烹调油烟排放的VOCs作为大气中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化学成分随所选用的食用油种类、食品种类、烹调方式、加热温度等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从对食用油的烧杯加热实验入手,简化模拟烹调油烟发生情景,以油温和油品为变量,采用Tenax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不同油品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产生的VOCs进行组分分析,根据谱库检索和图谱解析,利用面积归一化的半定量法,对各条件下油烟VOCs的具体组分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和定量.  相似文献   
30.
国外对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减排经验表明,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作为主要溶剂使用源,需要对其排放的VOCs进行管控,为研究国内该行业的VOCs排放特征及管控对策,依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选择了大豆油加工行业中的两家典型企业,对主要排放环节的排放强度及组分构成进行采样分析,结合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MIR)核算了行业的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结果表明:所选两家大豆油加工企业浸出工艺段、精炼工艺段及其配套污水处理厂均存在高浓度VOCs排放节点,各采样点位VOCs浓度范围为42.3~5 134.3 mg/m3,两家企业VOCs浓度最高的采样点位均出现在浸出工艺段的石蜡油吸收塔排气筒;浸出工艺段各采样点位的检出组分主要为正己烷、3-甲基戊烷、甲基环戊烷、2-丁烯醛,精炼工艺段检出组分中己烷及其同分异构体和2-丁烯醛同样占比较高,同时还检出了戊烷、乙烷、乙烯、1-丁烯、丙烯醛、苯和甲苯等组分;浸出工艺段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