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1.
为了研究地铁同站台高架换乘车站台火灾情况,通过在某同站台高架换乘车站的大空间站台层区域开展0.25~1 MW规模的现场火灾实验,对烟气温度、烟气层高度和烟气蔓延时间进行分析,并建立了该类型车站站台区域顶棚烟气分布和烟气扩散时间的经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站台不同高度顶棚下方烟气温度呈指数分布趋势,且温度衰减速率随火源功率的增加而降低;受火源位置、顶棚结构和自然排烟的影响,站台层不同部位的烟气层高度有所差异,起火站台的烟气层高度在火源附近较高,在纵向方向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未起火站台火源断面位置处的烟气层高度较低,在纵向方向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现场应急救援和客流疏散中应充分重视未起火站台的危险性,同时防排烟设计应尽可能提高站台顶部排烟口总面积以降低烟气在扩散过程中的质量流量;烟气蔓延时间受火源功率的影响较大,在纵向方向与扩散距离呈线性增长趋势,随着火源功率的增加,烟气扩散速度逐渐升高,在0.25,0.5和1 MW的火灾规模下烟气扩散速度分别为0.33~0.4,0.41~0.43和0.45~0.81 m/s。  相似文献   
42.
为了研究地铁同站台高架换乘车站的设备区火灾,在某同站台高架换乘车站的设备区开展现场火灾实验,对设备区走廊顶棚烟气温度、烟气沉降作用和危险高度烟气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备区火灾烟气扩散过程受火源位置、外界自然风压、安全出口分布和开启情况的影响较大。安全出口均开启时,自然风下风向的烟气蓄积作用较为明显,顶棚烟气温度较高,火灾危险性较大;火灾过程中,设备区大部分走廊区域均能形成稳定的烟气分层,烟气层高度为2.4~2.8 m,自然通风条件下大部分区域烟气沉降最低高度在1.5 m以下,部分区域可降至地面高度,开启排烟风机后升高至1 m以上;设备区走廊区域起火时,在0.125 MW的火灾规模下,烟气扩散区域危险高度处的最高温度达到45℃;设备房间内起火时,在0.06 MW的火灾规模下,经过填充和沉降过程,扩散至走廊区域的烟气温度较低,危险高度处的烟气最高温度为32℃,火灾危险性较低。在含多个走廊和房间的设备区火灾防排烟设计中,应考虑起火位置和不同季节自然风对疏散路径火灾危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水质监测对水环境评价及污染预防至关重要,但地面监测成本高、监测面积有限等,难以满足实时、大范围监测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基于遥感影像的空中监测技术越来越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以木兰溪为研究区,利用和地面监测数据同步的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木兰溪的典型水质参数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的反演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Landsat-8的水体敏感波段,分别选取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的反演特征波段组合为(b1-b2)/(b2+b3),(b1-b2)/(b3-b4),b2/(b1+b4),b1/b2;其次,利用反演特征波段组合分别构建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的SVR(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反演模型,通过IPSO算法对SVR模型的参数进行优选;然后,将IPSO-SVR反演模型和统计回归反演模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反演模型在验证集上进行评估,以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PSO-SVR反演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最小,说明IPSO-SVR反演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4.
铁矿采空区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某铁矿尾矿库的现场调研、采空区扫描探测及分析后,提出了对民采空区处理的多种方案,通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分析、论证后,给出了废石+选矿厂生产尾砂充填处理采空区的方案;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空区处理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45.
朋腾 《绿色视野》2016,(4):31-32
正近年来,随着太湖县农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和集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中居住区的单元面积、人口密度和排污强度不断增加,大部分农村旱厕改为水冲厕,厨房垃圾与生活洗刷等生活污水直接外排现象日益严重,原来分散的生活污水逐步演变成集中排放的污染源,由此伴生的环境问题日显突出。  相似文献   
46.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科技进展与科技需求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所称非煤矿山是指除去煤矿之外的所有矿山,包括露天矿山、地下矿山和联合开采矿山。近年来,我国针对非煤矿山安全重大科技问题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科技投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开展的国家“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非煤矿山典型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等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非煤矿山的重大和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很多非煤矿山重大技术难题仍没有得到解决,急需研究适应我国非煤矿山特点的尾矿库安全技术、采空区治理技术、深井开采安全技术、高风险气田开发安全技术、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技术等。  相似文献   
47.
采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源解析方法,对桂林市PM2.5典型排放源的粒径和化学成分进行质谱分析,采集燃煤/燃气源、工业工艺源、扬尘源、油烟源4类共计7个典型排放源。结果表明,桂林市4类排放源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为0.25~1.25μm,80%以上的细颗粒分布在0.2~1.0μm的小粒径范围,峰值约0.68μm。细颗粒物离子成分含有Na~+、Mg~+、K~+、NH~+4、Fe~+、Pb~+、Cd~+、V~+、Mn~+、Li~+、Al~+、Ca~+、Cu~+、Zn~+、Cr~+、CN~-、PO_3~-、NO_2~-、NO_3~-、Cl~-、SO_4~(2-)、SiO_3~-等成分,桂林市细颗粒物为元素碳、有机碳元素碳、有机碳、富锰颗粒、富铁颗粒、富钾颗粒、矿物质、左旋葡聚糖以及其他金属等9类。  相似文献   
48.
本文通过某矿大型复杂采空区隐患治理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技术实践,总结和分析了大型复杂采空区隐患治理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出大型复杂采空区隐患治理工程评价要建立在深入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结合有效的安全评价方法,才能得出科学、客观和公正的评价结论。论文为同类项目的安全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9.
通过历史记录对清代四川省水灾逐年分等定级,以此研究清代四川水灾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计算出受灾风险概率。结果表明:(1)清代(AD 1644—1911)共发生水灾1409县次,1861—1890为水患高发期,1825年后水灾强度显著上升。10 a尺度下水灾强度存在三次高峰,30 a尺度下清末期水灾强度持续增强。前期水灾周期为中长期振荡,1825年后水灾强度显著提高且以中短(8—15 a)周期性振荡为主。(2)水灾密集区主要位于山地-平原交界处的成都府、眉州、雅州府东部区域,受灾指数基尼系数为0.4615,水患平均中心位移较小。(3)全川受灾风险概率在受灾比为0.05—0.15时迅速下降,同等受灾比(0.2以下时)下,川东道受灾风险概率最高;而受灾比高于0.2时,川北道受灾风险最高。(4)东亚季风增强、人口暴露度增加、政治经济动荡造成的社会韧性下降和生态破坏可能是清末四川省水灾强度提高和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为了减少内燃机排气中的总碳氢和炭黑,我们探讨了用二苯甲蘸-β-二酮二茂铁的锰、锌,钴、镍、铜等五种络合物,为苯、环己烷、正己烷、含铅汽油(70~#)等代表性烃类的催化助燃添加剂,在其重量浓密为0.117%时,以氧弹热量计进行了评价。得出二苯甲酰-β-二酮二茂铁的锰,锌,钴的络合物有较好的催化助燃作用。这些络合物在含氧量为35—55%时,总碳氢为2—790ppm时,可使总碳氢下降22.6—90%;燃烧热上升0.3—9.4%。当氧弹燃烧室中,含氧量为45%时,炭黑含量为22—217mg时,这些络合物可使炭黑量下降5.2—5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