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新污染物,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在水生环境中广泛赋存,虽然其浓度处于痕量水平,但仍对水质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岸滤系统作为改善饮用水水质的预处理工艺,具有自然、可靠、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已被证明能够有效降低河流水源水中新污染物的浓度.本文系统回顾了典型新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包括其来源、命运、降解转化机制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阐述了河岸过滤系统中新污染物的主要降解机制,并详细介绍了作为主要去除机制的生物降解途径,对其主要去除机理及影响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物降解新污染物的研究方向,这对全球饮用水厂规划未来的处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马钢南山矿生态建设基本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南山矿业公司(以下简称南山矿)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明确了南山矿生态建设总体思路,提出了三大目标任务:极贫矿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矿山、与城市和谐共存的近城矿山模式,并围绕三大目标,研究确定了基本路径图。研究对南山矿尽快完成生态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其他矿山的生态建设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3.
4种典型沉水植物对去除镉污染底泥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理  王沛芳  袁秋生  王洵  胡斌 《环境科学》2021,42(9):4311-4318
本研究选取4种典型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通过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检测来分析植物对镉的耐受效应,并借助生物/底泥富集因子(BSAF)和植物转运因子(TF)来了解植物的富集能力,最后通过植物组织化学方法来揭示镉在沉水植物体内的分布情况,以期为沉水植物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除金鱼藻以外的3种植物对底泥镉污染有不同耐受能力,其中黑藻和伊乐藻的耐受能力最强.在底泥镉含量不超过20mg·kg-1时,菹草的富集能力最强(BSAF为2.32).金鱼藻在本实验中BSAF均小于1.0,说明根在镉污染底泥的植物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比较不同植物的TF可以发现,黑藻根部对镉的地上转运能力最强,而菹草主要将镉富集于植物根部,同时与其他植物不同,在镉含量为50mg·kg-1时,镉已均匀分布在菹草茎部细胞器中.综合植物对镉污染的耐受和富集机制,并结合实际情况,最终将黑藻和菹草选为修复含镉底泥的理想植物,同时结合植物不同的转运能力,建议可仅去除黑藻的地上部分,而及时定期连根拔除菹草.  相似文献   
44.
采用氧化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γ-FeOOH,并对其进行XRD,FTIR,SEM,TEM及TG/DSC等表征。将制备的γ-FeOOH进行脱除H2S实验,发现低温氧化法制备的γ-FeOOH具有很好的脱硫精度(<0.1×10-)6。在此基础上,研究了KF、K3PO4和NaOH三种碱性添加剂对γ-FeOOH脱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三种物质在不改变γ-FeOOH脱硫精度的同时,都能够提升γ-FeOOH的硫容,其中KF的作用最为明显,可以使γ-FeOOH的硫容增加到330mg/g。  相似文献   
45.
铜、硒复合污染对小白菜生长及金属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含量铜、硒单一和复合污染对小白菜生长及金属铜、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硒(2.5mg.kg-1)可以促进小白菜生长,表现为小白菜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根长、地下和地上生物量的增加,但高含量硒(≥10.0mg.kg-1)却抑制小白菜的生长.外源铜单...  相似文献   
46.
采用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塿土、黑土和红壤对单一Se O2-3及其与Cu2+共存条件下的吸附特征,并分析了Cu2+添加顺序对3种土壤Se O2-3吸附的影响,旨在为揭示土壤中铜硒复合污染中金属的迁移转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塿土、黑土和红壤对单一及Cu2+-Se O2-3复合溶液中Se O2-3的吸附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24 h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且其对单一及复合溶液中Se O2-3的吸附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4),说明化学吸附是主要限速步骤.3种土壤对单一Se O2-3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R20.937),而先铜后硒、铜硒共同吸附处理Se O2-3的吸附却符合Freundlich方程(R20.928),表明加入Cu2+后,土壤对Se O2-3的吸附由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转变为多分子层表面吸附.当Se O2-3浓度为50μg·L-1时,Cu2+对塿土Se O2-3吸附无显著影响,而黑土和红壤的Se O2-3吸附却随Cu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Cu2+的添加顺序对3种土壤Se O2-3吸附无显著影响.当Se O2-3浓度为200μg·L-1时,塿土对Se O2-3的吸附随Cu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黑土和红壤Se O2-3吸附量则呈先降低后略微升高的趋势,且当Cu2+浓度为160 mg·L-1时,其添加顺序对3种土壤Se O2-3吸附达到显著影响(p0.05).总之,在单一及复合溶液中土壤对Se O2-3的吸附随土壤类型而异,Cu2+的添加抑制了3种土壤对Se O2-3的吸附,且Cu2+添加顺序对Se O2-3吸附的影响与铜、硒离子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7.
人为活动干扰导致的土壤石砾增加将引起土壤结构及水文过程变化,从而影响土壤生物学特征.土壤酶活性是重要的土壤生物学特征之一,与土壤养分循环紧密相关,然而石质含量变化梯度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机制不清楚.为探明土壤酶活性对石砾含量变化的响应及机制,在岷江干旱河谷通过半控制试验设置4个石砾体积含量梯度(0%、25%、50%...  相似文献   
48.
焦作韩王矿塌陷区土壤质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矿区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是土壤质量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焦作韩王矿塌陷区的土壤理化、生物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减小,容重、pH增大;自塌陷坡上坡而下到塌陷盆地中心,含水量依次增大,下坡位置容重和有机质含量最高。(2)塌陷区普遍受到重金属Cu、Pb、Zn、Cd的严重污染。(3)自塌陷坡上坡而下到塌陷盆地中心,不同微生物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土壤垂向变化方面,微生物表现出来的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智能传感器在消防装备中的具体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从智能传感器在消防装备的应用优势、存在问题及不足2方面出发,分析消防装备典型智能传感器的种类及具体应用情况;结合智能传感器在消防装备中实际应用案例,重点分析智能传感器在火灾监测、消防装备信息采集、感知识别、智慧消防物联网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智能传感器在消防装备中的应用,提高了火灾监测精度和准确性;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消防装备及火灾监测方法,可有效应对复杂火灾火情监测任务,同时对于升智能消防机器人环境感知及消防员防护装备的实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受流变特性的影响,岩体的力学参数具有时效性。为得到边坡时效安全系数,在FLAC数值模拟软件中,通过对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先折减再流变、先流变再折减及强度参数随流变时步折减(老化理论)3种方式将流变分析与强度折减法相结合,实现了理想弹塑性与黏弹塑性分析的有机结合。研究了时效安全系数的物理意义,利用边坡特征点水平位移增量量化表征了岩体流变特性对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采用岩体强度参数的初始瞬时值和长期强度值,计算得到了考虑边坡时效性安全系数的上下限值。结合黄山石灰石矿山工程实例分析得到:采用抗剪强度参数长期值和瞬时值进行流变分析的结果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误差较大,强度参数随流变时间折减时最大误差为5.03%,拟合度最高,模拟结果最接近工程实测分析,能够为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及滑坡预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将边坡设计的永久性过渡到时效性,流变计算5 a,边坡的安全系数由1.35降低至1.25,表明未来5年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