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露天采矿对土壤质量造成了剧烈扰动,采矿废弃地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复垦地生态恢复的重要原因。文章选择平朔露天煤矿区的设施农用地、耕地、人工草地、裸荒地和原始农田等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对比分析了土壤物理性质、团聚体稳定性、养分状况和酶活。结果显示受采矿扰动后的废弃裸荒地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农地复垦有利于恢复和保护矿区废弃地土壤,但不同农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恢复存在显著差异。设施农用地有利于土壤的理化性质、团聚体稳定性、养分状况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全面恢复,耕地和人工草地的复垦对容重、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酶活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难以在2年内达到原地貌相当水平,养分状况较废弃裸荒地几乎没有改善。研究结果说明,设施农用地可以较快地恢复矿山废弃地土壤质量,耕地和人工草地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肥力管理措施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2.
pH和DO对好氧颗粒污泥去除高氨氮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使用SBR成功培养的结构紧密、外形规则,具有良好脱氮性能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并探讨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人工模拟废水,以蔗糖作为唯一碳源,NH4Cl为氮源,将进水NH4+-N浓度由300 mg/L逐步提高至900 mg/L,相应的NH4+-N负荷由0.6 kg/(m3.d)提高至1.8 kg/(m3.d),考察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控制反应器pH为8.0,曝气量为75 L/h时,好氧颗粒污泥脱氮的效果最好,氨氮去处率分别为96.70%9、2.33%。由于运行过程中每隔15 min监测每个反应器pH值,使其维持在各自pH值7.0±0.1范围内。这种酸碱度环境对异养菌等微生物并没有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在各pH条件下,COD去除的所需时间和去除率基本没有差别。在不同的DO下,COD在初始的60 min里降解速度有明显区别。曝气量为150 L/h时,COD的降解速度最快,但是曝气量过大颗粒污泥内部厌氧区被压缩,因此选择最佳的曝气量为75 L/h。  相似文献   
13.
对太湖4个湖区沉积物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Eh)与AVS和SEM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分布在研究区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达134.28%;∑SEM含量波动较小,变异系数为...  相似文献   
14.
白银天然沸石对磷的吸附机理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天然沸石对磷的吸附机理,首先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荧光分析等对甘肃白银产天然沸石进行了表征,然后通过静态实验探讨了吸附时间、磷初始浓度、pH值等因素对沸石除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Pseudo second-order模型;Freudlich和Langmuir模型均可较好地描述沸石对磷的吸附特征;沸石对磷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而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消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艾灿   《新疆环境保护》1994,16(2):20-23
通过论述纵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河下游的天然绿色走廊地区几千年来的兴衰过程,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因人类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巨变。剖析人类对大自然无情的索取和破坏,对该地区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阐明该干旱地区在今后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6.
内江市磷肥厂磷矿石,磷肥样品中天然铀,镭—226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内江市8个磷肥的磷肥及其原料矿石中天然铀,^226Ra含量水平,其结果为,磷肥样品中^226Ra含量245.8±112.9Bq.kg^-1,天然铀含量27.2±16.4ppm;磷矿石样品中^226Ra含量407.6±94.3Bq.kg^-1,天然铀含量31.4±21.0ppm。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背景下,聚焦美丽海湾建设,在“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结果,总结青岛灵山湾、秦皇岛湾北戴河段、大连金石滩湾三个美丽海湾案例的经验做法,提出美丽海湾建设的重要诉求为“人海和谐”,美丽海湾建设应着重考虑公众的关注、诉求和满意度,为美丽海湾建设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壤重金属来源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识别与评价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奇台、吉木萨尔、阜康等地区土壤重金属来源与生态风险,对该区域171个表层土壤中Zn、Cu、Cr、Pb、Hg、As和Cd7种常见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统计学方法、主成分分析、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以及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Zn、Cu与Cr之外,Pb、Hg、As和Cd分别超过了新疆土壤背景值4.1、2.0、8.0和48.0倍;与国家土壤重金属风险筛选值相比,Zn、Cr和Hg浓度在安全范围内,Cu与Pb有少部分样点污染较严重,超出筛选值,As与Cd平均值分别超出筛选值的3.09倍与19.17倍.污染来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燃煤源、交通运输、大气降尘、农工业排放和自然因素.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分析表明,Zn、Cu、Cr和Pb处于轻微风险状态;Cd处于极高风险水平;73.68%的Hg处于中等风险,18.71%处于高风险;43.86%的As生态风险处于中等风险,51.46%处于高风险.综合潜在生态指数介于472~2575.69,Cd对综合潜在生态指数贡献率达到了89.24%,其次是As与Hg,表明研究区Cd对土壤生态环境危害很大,As与Hg也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份以前,PM2.5,对大多数国民来说还是个生僻术语;12月5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么开征求意见截止,PM2.5,毫无悬念地被纠入标准。它也从此进入寻常百姓的视缈内,成为当前众议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20.
从上半年经济数据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会更大。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中,如何把握经济增长点,需要我们有更清醒的头脑和更深刻的大局观。纵观世界近一二百年来的经济发展,由经济增长点影响经济较长时期发展的时期有三个。一是蒸汽机发明后的工业革命;二是电的发现和电气时代;三是计算机发明后的信息时代。现在有人预言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