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2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1篇 |
废物处理 | 11篇 |
环保管理 | 30篇 |
综合类 | 220篇 |
基础理论 | 23篇 |
污染及防治 | 43篇 |
评价与监测 | 13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灾害及防治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序批式反应器培养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为对象,研究沉淀高度对颗粒数、比重、污泥浓度、粒径分布及选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淀高度的增加,污泥浓度在沉淀时间为30 s时由0.24 mg.L-1明显增加至6.07 mg.L-1,平均粒径从450μm增加到550μm,颗粒圆形度增加12.67%,而复杂度减小13.47%,说明粒径较大、形状较规则的颗粒沉降较快,从而更易在沉降选择过程中得以保留.根据选择压原理,结合颗粒污泥沉降实验结果引入选择系数.实验和计算结果显示,在任意沉淀高度,选择系数随粒径和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沉淀高度的增加,直径>600~800μm的颗粒选择系数增加,小颗粒趋势与之相反,说明增大排水比有利于大颗粒保留而絮体被筛选出反应器,而低的排水比会使污泥颗粒化过程放缓.该研究结果可望对加速污泥颗粒化过程和提高其稳定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计算无人机地面坠毁后造成的伤人风险值,考虑空域环境内风对无人机坠落过程的影响,尤其是随机风速与风向对无人机地面坠毁位置的作用效果,并引入二阶标准模型定义无人机坠落过程,建立随机风速与风向作用效果模型,将风的作用输入到无人机坠落全过程,兼以真实运行场景参数、无人机自身运行参数,开展多因素作用下的地面风险评估,重点探讨风速、风向对地面不同区域内人群带来的风险作用,进而得出更加可靠真实风险评估结果。结果表明:环境内风的作用会对无人机地面坠毁位置产生显著影响,最终使得地面风险分布极不均匀,且风险数值远高于民航有人机的安全标准,因此,无人机不适宜在某些较为复杂的城市环境下运行。 相似文献
4.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小区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特征,系统地简介了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根据小区生活污水的回用去向,阐述了小区生活污水回用技术及其典型方法及对存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某染料废水一级好氧生化出水进行系统实验研究,考察该技术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能力,并探讨其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能力。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即臭氧投加量200 mg·L-1,接触时间20 min时,COD平均从647 mg·L-1降低到440 mg·L-1,臭氧化指数约等于1;进水色度2 000倍左右,色度去除率达95%以上;SOUR值平均提高至原水的4倍;毒性由65%左右降低至0%;GC-MS结果显示废水中苯胺类、挥发酚类和硝基苯类等有毒污染物几乎全部被去除。另外,对实验所用的自制催化剂(连续使用90 d)进行ICP、BET、SEM、EDS分析,其有效成分锰、铈基本无损耗,催化剂性能稳定。研究表明在废水处理一级生化阶段后增加多相催化臭氧技术,不仅能够进一步去除COD,还可以明显提高二级好氧生化脱氮能力,对于污水处理的升级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考察投药量、水力负荷、停留时间等因素,对诱导结晶反应器去除Cu2+、Zn2+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运行参数为:水力负荷40 m3·(m2·h)-1,结晶药剂投药量2:1,停留时间90 min。在最佳运行参数下,结晶反应器处理含铜20 mg·L-1,含锌10 mg·L-1、pH为5.5~6.0的混合重金属废水。反应器连续运行40 d,出水中铜离子和锌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1.31 mg·L-1和4.57 mg·L-1,铜离子和锌离子平均去除率分别是93.4%和51.3%。诱晶载体粒径由0.568 mm长至0.617 mm,平均生长速度为0.001 23 mm·d-1。研究表明,该诱导结晶工艺可以用作同时去除废水中的Cu2+、Zn2+。 相似文献
7.
石灰湿法脱硫过程中pH条件对结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石灰湿法脱硫中存在的结垢问题,在鼓泡床中模拟了石灰湿法脱硫过程,通过分析液相的组成,结合反应机理探讨了pH对结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控制在6.0~4.0时,既能避免结垢,又能获得较高的脱硫率。提出了实际中预测结垢倾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黄姜生产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姜是一种我国特有的,用于生产甾体激素的药源植物。湖北是黄姜的主产区,基于目前我省的生产状况,黄姜单产低,栽培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不佳,而市场黄姜需要量大,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加强科学研究,选育优良品种,推行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提高黄姜生产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废旧印刷电路板元器件拆解技术的研究是电子废弃物有效利用的重点环节。通过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拆解过程中氟硼酸浓度,双氧水浓度和时间对铅、锡焊料的溶出率的影响趋势进行研究,得出最终优化实验方案为在双氧水浓度为0.5 mol·L-1、氟硼酸浓度为2.5 mol·L-1、反应时间为35 min的条件下铅、锡的溶出率分别为90.66%和99.91%,可视为铅、锡完全溶解并实现脱焊。该方法实现了电子元器件与印刷电路板的快速分离,将为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应用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氯化法回收LCD中铟的效果,降低SiO2和Al2O3对氯化过程的干扰,采用NaOH对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粉末中的硅和铝进行了预先溶出规律研究.首先分析了LCD粉末中SiO2和Al2O3的含量、形貌以及铟的浸出变化,然后计算了SiO2和Al2O3的脱除效率.在条件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在液固比为90:2、温度95℃、溶出时间2 h、碱度0.56 g/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 SiO2的脱除率为80.88%、Al2O3的脱除率为 83.30%、二者总的脱除率为81.30%,洗涤液中没有发现铟的溶出,碱溶后的物料表面产生大量均匀的孔状结构.这将对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粉末的资源化与铟的富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