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唐山市岩溶塌陷安全评价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岩溶塌陷是一种对城市建设构成很大威胁的地质灾害 ,安全评价的关键是找到各种影响因素与岩溶塌陷的关联关系。笔者通过分析岩溶塌陷的成因模式与主要影响因素 ,依据唐山市的具体情况 ,研究了唐山市岩溶塌陷的评价因素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根据已知的第四系厚度、地下水位埋深和水位标高数据 ,建立了岩溶塌陷安全性评价数学模型 ;进而预测了唐山市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布。根据安全性评价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 ,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汲取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防灾领域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综合性"防灾减灾基本法",出台指导防灾减灾各阶段工作的基础性法律,加强各单灾种法律法规等构建我国综合防灾法律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9根不同纵筋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进行加载试验,研究了纵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拱效应的影响以及拱效应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的拱效应可以使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1倍左右;纵筋配筋率越低,极限承载力提高的幅度越显著.为提高拱效应的作用,宜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纵筋配筋率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24.
城市灾害避难是从危险程度高、基本生活条件差的场所向危险程度低、基本生活条件更好的避难疏散场所转移,以便降低灾害的威胁与延伸。危险程度低、基本生活条件更好的重要保障是用作避难所的建筑物不发生倒塌、不被严重破坏、不会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生命线系统未瘫痪或即使遭受破坏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因此,提高用作避难疏散场所的公共建筑设施抗灾能力主要是指建筑物和生命线系统。  相似文献   
25.
村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技术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大村镇是我国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城乡防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村镇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型和功能划分、规模和服务范围以及防灾设施配置等规划技术指标和要求,为村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严重灾害发生时,市民可能自主选择避难,也可能自主选择不避难。不避难者认为没有危险无需避难,避难途中不安全,担心家庭财产丢失等。避难者避难前选择避难的开始时间、方向、避难疏散场所、交通工具等。避难行动是从避难起点到达固定避难所的行动过程。应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综合防灾规划和避难应急方案,采取安全措施,把握市民避难动机与避难选择,确保避难行动有序进行,安全到达各个指定固定避难疏散场所。  相似文献   
27.
恢复曲线的研究是城市生命线恢复过程和震灾的重要手段,它揭示恢复率与震后时间的关系,文中探讨了恢复曲线图的构造及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恢复过程优化的数学模型及影响优化的主要因素(震后开始恢复时间tf、每一恢复单元的恢复时间ti、恢复单元数与恢复顺序等)的分析。  相似文献   
28.
城市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苏幼坡  刘瑞兴 《灾害学》2004,19(1):87-91
规划城市地震避难所是抗震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论述了规划城市地震避难所的意义、原则、要点以及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29.
地下天然裂缝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机理研究是防灾的基础。轮南地区奥陶系天然裂缝的埋深在 5 0 0 0m以下 ,其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 ,且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发育而成 ,发育机理非常典型、复杂。笔者通过观察、描述岩心的裂缝发育特征 ,分析了深度、温度、围压等的变化以及剥蚀、裂缝充填对地下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进而建立综合数学模型 ,对裂缝发育概率分布和发育特点做出预测 ;根据计算结果 ,分析了轮南地区奥陶系天然裂缝的发育机理 ;通过天然裂缝分布与井内流体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探讨了裂缝分布对地下流体活动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城市地震灾害紧急救助的时序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苏幼坡  刘瑞兴 《灾害学》2000,15(2):33-37
基于唐山地震和阪神地震 ,从理性认识的高度分析了城市地震灾害紧急救助的主要时序特性。这些特性是地震救灾的一种规律 ,它们取决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 ,多种灾害的叠加性、综合性和不能自发复原性 ,灾民性命救助的急迫性和救灾内容、步骤、方法的雷同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