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0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6篇 |
废物处理 | 11篇 |
环保管理 | 35篇 |
综合类 | 239篇 |
基础理论 | 25篇 |
污染及防治 | 46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社会与环境 | 12篇 |
灾害及防治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长篇纪实文学《滴血的红豆杉》是福建省安溪县公安民警大智大勇、不畏艰险,与狡诈凶残的人贩子斗智斗勇,成功解救被拐妇女儿童的一部真实故事。该书已由公安部群众出版社出版。作者苏天才,现供职于福建省泉州市公安交警支队宣传科,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2010年,他花了半年时间先后采访了当年的经办民警、镇书记、镇长等众多知情人,还深入到当年犯罪分子活动猖狂的炉地、岭西两村采访,生动且细致地刻画出了当年安溪感德派出所所长谢永强为首的公安民警的英勇形象。该故事脉络清晰、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案中有案,留给世人一份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的生动历史记录。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载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302.
三、棒打鸳鸯散报案人被谢永强用糖水救醒过来之后,一直喊饿,谢永强就叫民警到街上煮了一大碗面条来让他饱餐一顿。这人是铁、饭是钢一点也不假,人吃饱了就有精神气。谢永强察颜观色料定这男人一定是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昏倒的。于是就随口问道看你这样子,一定是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吧? 相似文献
303.
文章介绍了危险废物贮存环节豁免限值的计算方法,并以选取的重庆市15家电镀企业产生的电镀污泥为例,计算获得重庆市电镀污泥贮存环节豁免量限值。结果显示,以重庆市15家电镀企业贮存点的环境参数统计值建立的电镀污泥贮存豁免管理量反推计算场景中,在暴露点和释放点处有害物的浓度分别为0.009 5 mg/L(致癌效应)、1.2 mg/L(非致癌效应)和0.11 mg/L(致癌效应)、13.63 mg/L(非致癌效应),并以此计算得到电镀污泥豁免管理限值为0.847t/a,即企业电镀污泥年产生量小于0.847t其贮存环节可以豁免管理。 相似文献
304.
以序批式反应器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对象,从出水MLSS、COD、污泥粒径分布、污泥圆形度及复杂度角度,研究颗粒污泥失稳过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出水MLSS从接种时的693.3 mg/L降低至稳定运行至67 d时的9.5 mg/L,出水COD保持在50 mg/L以下,去除率由89.3%增加至98.1%。随着颗粒污泥的失稳,出水MLSS由9.5 mg/L增加至507.6 mg/L,出水COD增加至在70 mg/L,去除率为94.2%,好氧颗粒污泥逐渐转变为真菌颗粒。颗粒粒径急剧增大,圆形度降低,复杂度增加,说明失稳后的真菌形状不规则,沉降性能因此变差。这是由于在有机冲击负荷条件下,部分有机物未能充分降解而酸化,导致pH值提高,丝状真菌在与细菌的竞争中有优势,导致菌群失稳,功能菌群被淘汰,最终导致颗粒失稳。 相似文献
305.
306.
2011年12月2日凌晨6时许,泉州市鲤城交警大队接到报警称:江滨南路田中旱闸附近,有两位老人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在地,已经死亡,面包车逃离事故现场。接警后办案民警迅速驱车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取证。但事故现场除留下肇事车辆的标志、大灯碎片、防雾灯碎片及灰色车漆碎片外,别无他物。一位晨练老人(当时与两位死者结伴而行)告诉民警,事故发生后,他极力阻拦肇事者驾车逃离,肇事者为尽快摆脱他的纠缠,使了个障眼法,丢给他一串钥匙,后乘其不备驾车绝尘而去。这串钥匙能说明什么呢?侦破工作一时陷入困境。同时,当地媒体对此案进行了密集报道,这不但给侦办民 相似文献
307.
308.
根据2014年全年实时在线观测数据,分析了徐州睢宁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和气态污染物(包括SO_2、CO、NO_x、O_3)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结合后向轨迹模型,分析不同气团对该地区大气污染浓度的影响。PM_(2.5)与O_3值在夏季最低,呈显著相关,表明夏季PM_(2.5)主要受控于本地大气光化学活性。在冬季,除O_3外,PM_(2.5)、SO_2、CO、NO_x值最高,且大气颗粒物主要以细粒子为主。O_3在春季最高,并与远程传输的气团且经过我国东部污染源密集地区相对应。高浓度的PM_(2.5)主要与冬季缓慢移动的气团相对应,这可能将PM_(2.5)及其气态前体物传输至该地区进而加重大气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309.
为研究板块碰撞区高地应力条件下隧道开挖过程岩爆的致灾特征,确保施工安全,以喀喇昆仑公路2号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对隧道施工期间1 110次岩爆记录深入研究,分析总结出岩爆的运动类型、发生位置、坑口性状、岩体散落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及岩爆次数与埋深、开挖暴露时间、掌子面距离关系等岩爆特征规律.根据岩爆特征,并结合室内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和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综合分析认为2号隧道岩爆的发生是受区域挤压构造应力场、片麻岩脆性指数高、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隧道轴线大角度相交、高山峡谷谷底应力集中、岩爆段干燥无水、隧道断面形状及开挖方式等因素影响,其中区域挤压构造应力场对岩爆的发生起控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围岩实施喷水软化、调整爆破参数、在掌子面钻超前卸压孔等有效的岩爆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岩爆的发生概率.研究结论为今后在高地应力环境下建设地下工程避险岩爆灾害提供了一些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10.
温度和污泥浓度对碱性条件下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挥发性脂肪酸(VFAs)是脱氮除磷过程中易于利用的碳源。剩余污泥在碱性条件下发酵能产生大量的VFAs,而温度和污泥浓度是影响剩余污泥发酵的两个重要因素,为此考察了厌氧环境,温度15℃和35℃,pH为10的条件下,剩余污泥挥发性悬浮污泥浓度(VSS为1.708~11.049 g/L)对水解酸化的影响,为实现剩余污泥的资源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污泥浓度对剩余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溶出率影响不大。低污泥浓度和高污泥浓度均不利于剩余污泥产酸,最佳产酸的污泥浓度为8.540 g/L。各污泥浓度条件下产生的6种挥发性有机酸中乙酸的比例总是最大,且低污泥浓度条件下乙酸的百分含量要高于高污泥浓度条件下。温度对高污泥浓度条件下污泥的最大SCOD溶出量影响较大,而对低污泥浓度条件下污泥最大的产酸量影响较大。无论15℃还是35℃,中等污泥浓度对氨氮的释放量影响不大,35℃条件下污泥浓度对正磷酸盐的释放要比15℃条件下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