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15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EGSB反应器处理丙烯酸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进行丙烯酸废水的处理,考察了自制的EGSB反应器菌种驯化和容积负荷提高两阶段的一些运行参数,并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期96 d的试验表明,当进水COD在3 000 mg/L左右时,去除率可达90%以上;当进水COD在5 000 mg/L左右时,去除率可达85%以上,COD容积负荷可达到10 kg/m3·d以上,且出水可满足后续好氧工段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2.
点赞     
正~~  相似文献   
333.
钢铁企业的低碳转型,对我国钢铁企业高能效低碳发展、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在能源方面的利用现状和余热资源的主要分布情况以及余热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在能源消耗方面,虽然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在逐年下降,但是由于大部分钢铁企业节能技术较为传统,导致近年来吨钢能耗下降幅度逐渐减小,已经呈现出几乎不变的趋势,在节能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已势在必行。同时,各个钢铁企业技术发展水平不一,导致吨钢能耗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相差巨大。在钢铁企业余热资源利用方面,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虽然炼钢、热轧工序中余热资源利用程度在40%~50%之间,但是焦化、烧结、炼铁工序中余热资源利用程度不足20%,尤其在炼铁工序中,余热资源利用程度仅仅达到10%左右。因此,进行余热回收技术的创新,对钢铁企业降低能耗,提高余热资源利用程度至关重要。最后,本文讨论了新能源(例如生物质能、绿电等)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使用新能源有助于降低钢铁企业的能耗,从而早日达成“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334.
房利  苏阿兰 《灾害学》2022,(1):47-51
近代淮河流域,灾害的多发性,对农村社会造成严重危机,尤其对农村人口的变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该文借助人口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运用历史文献对自然灾害打击下的近代淮河流域的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动、迁移以及人口素质的变化进行考察和分析.研究认为:在灾害的打击下,农村人口数量发生变动,特别是一些大的灾荒造成的人口死亡率较高,这些严重...  相似文献   
335.
为研究白洋淀夏秋季各典型淀区沉积物中氮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采用逐级提取方法将沉积物中氮分为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和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SOEF-N),并对沉积物各形态可转化态氮与间隙水氨氮、硝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沉积物TN含量为3195.95~6335.34 mg/kg,秋季沉积物TN含量为3553.89~5786.3 mg/kg,原始区和养殖区的TN含量夏秋两季差异最大;夏秋两季15个采样点及5个功能区各形态氮含量均表现为WAEF-N>SOEF-N>SAEF-N>IEF-N,各形态可转化态氮含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相关分析表明,沉积物中的弱酸可浸取态氨氮、硝氮与间隙水中的氨氮、硝氮在夏秋两季均相关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36.
于2018年12月~2019年1月对沈阳市PM2.5进行持续在线浓度监测,使用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对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污染程度下PM2.5及其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冬季碳组分污染较为严重,不同污染程度下的总碳气溶胶(TCA)约占PM2.5的36.3%~42.8%.中/重度污染天气下PM2.5、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达到148.6,29.6,6.6μg/m3,是清洁天的3.1~3.3倍.PM2.5、OC和EC的日变化均表现为早晚高、午后低,任一时刻其浓度均为中/重度污染>轻度污染>清洁天.不同污染程度下的OC/EC值均大于2,其中污染天比值分布在2.1~25.3区间内,表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污染天碳质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二次有机碳(SOC)随污染程度增加表现出升高趋势,清洁天、轻度污染和中/重度污染下其平均浓度依次为2.9,6.5,10.6μg/m3.后向轨迹聚类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冬季污染天主要受偏北和西北方向气团影响.  相似文献   
337.
使用1982~2014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最优插值1/4度逐日海温分析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极端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事件的变化特征,探讨极端SST事件与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明显增大,20世纪80年代为2~5 a一遇,20世纪90年代为1~4 a一遇,21世纪以来,除2004和2011年外,其余年份均有发生。极端高温发生天数呈线性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30 d/10 a。单次极端高温事件持续时间逐渐增长,增长速率为0.56 d/次,且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也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0.032℃/次和0.049℃/次。相反的是,极端低温事件的频率明显减小,1982~2000年为1~2 a一遇,21世纪以来,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极端低温发生天数和单次事件的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减少速率分别为-27 d/10 a和-1.6 d/次。单次极端低温事件的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增长速率分别为0.0087℃/次和0.017℃/次。极端高温事件呈现1~4 a和4~7 a周期的高低频震荡,低温事件呈现多尺度周期变化,主周期尺度为3~4 a。Nino 3.4区下半年ENSO指数与西北太平洋极端高温呈显著负相关,与极端低温事件呈显著正相关。意味着在La Ni?a年份,极端高温事件更容易发生。反之,在El Ni?o年份,极端低温事件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338.
嘉兴市作为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为解决河网型水源地水质微污染问题,探索建设石臼漾水厂水源人工生态湿地工程,成功改善了水源水质,保障了嘉兴市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为平原河网地区采用人工湿地处理饮用水源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39.
华东森林及高山背景区域臭氧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苏彬彬 《环境科学》2013,34(7):2519-2525
为了探讨华东森林及高山背景区域大气中地面O3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以及相关物质和气象因子对O3生成和变化的影响,选取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福建武夷山站2011年3月~2012年2月O3为期1 a的监测数据,研究其浓度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式探讨区域输送对华东森林及高山背景区域O3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华东森林及高山区域O3背景浓度为(87.9±34.1)μg.m-3;O3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秋季>夏季>冬季;与其它气体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O3来源于远距离水平输送、平流层注入和光化学反应生成;来自高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气团的输送导致武夷山背景点O3浓度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340.
作为海滨海岛类风景名胜区,目前三亚市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着主要通过定性评价来简单评价其景观与视觉影响的问题,没有对其景观与视觉影响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本文通过提出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及进行视觉影响评价的相关步骤,采用俞孔坚教授提出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三亚鹿回头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为实例,最终对三亚市旅游景点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