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68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火灾残留物的提取、前处理及实验室分析几个方面论述了目前对火灾残留物分析的研究现状,归纳出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其中固相微萃取技术因以无溶剂化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实验室分析方法以GC/MS为主。火灾残留物的分析集中在以汽油和柴油为主的纵火案件中,而化工火灾残留物分析方法研究较少。对于火灾残留物化学分析的图谱数据库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2.
针对高斯模型中忽略物质质量流率的变化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的问题,将物质质量流率根据泄漏持续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获得不同时间段的物质泄漏量,以此对高斯烟团叠加模型进行修正,得到若干烟团不同时刻的浓度分布模型,并以液氨储罐泄漏事故为研究对象,获得较恒速泄漏条件具有明显差异的有毒云团危害区域。针对其后果偏差产生的原因——罐内初始压力Pn及储罐的充装水平α进行研究,分别比较在不同的Pn及α取值情况下泄漏后果的变化及差异。研究表明,增大Pn或减小α能够有效减小液氨泄漏的危害距离,并且会减小恒速泄漏条件分析后果的偏差,对液氨等罐区的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支持向量机应用核函数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一个研究的热点,由于支持向量机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泛化性能,可将其引入到混合液体闪点预测的研究之中,以期建立准确、高效的预测模型。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理论模型,用于预测二元互溶混合液体的闪点。根据所研究混合液体的物理性质,选择了纯物质的粘度、表面张力、配比、燃烧下限等物理参数来表征闪点,以这些参数作为输入参数,二元混合液体的闪点作为输出值,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闪点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本方法的提出为工程上提出了一种预测二元互溶液体闪点的有效方法,可应用于评估混合溶液的火灾爆炸危害性及本质较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24.
危险品罐区突发性泄漏事故实时环境风险模拟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危险品罐区突发性泄漏事故的动态发展过程,并给出了具体的数学描述.将危险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MAC)、阈限值(TLV)、最小致死浓度(LCL0)以及美国环保局(EPA)工业环境实验室建立的针对生态系统的周围多介质环境目标值AMEGAE引入到环境风险分析中,建立了针对人和生态系统的环境危害程度分级标准.采用基于数学模型的模拟方法,结合苯储罐突发性泄漏事故,对苯泄漏速率、泄漏后在地表形成的液池的池半径和苯的蒸发速率进行了实时描述.采用改进后的重气扩散模型———箱模型(BoxModel)以及将连续泄漏看作连续的瞬时泄漏,模拟计算了地面附近苯蒸气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并根据文中建立的环境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对苯泄漏事故造成的实时动态环境危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
为了评估反应体系发生热失控时引发3-甲基吡啶-N-氧化物分解的可能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Q20)对3-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催化分解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Kissinger法和Starink法计算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根据得到的活化能,计算3-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时间(TMRad),结合可能性评估判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分解由两部分组成;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活化能较为接近;当冷却失效,反应体系热失控温度达到448 K时,3-甲基吡啶-N-氧化物发生分解的可能性为高级,当温度为433~443 K时,可能性为中级,而当温度低于428 K时,可能性为低级。  相似文献   
26.
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大面积使用,使得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Direct3D技术在游戏开发和三维仿真方面日益重要,已经成为事实上的3D标准,基于.NET Framework的3D技术的开发也是未来一个趋势,本文研究建立了描述危险性液体储罐泄漏过程的数值模型,基于.NETFramework,运用Direct3D技术开发了动态模拟软件,不仅实现了泄漏过程的三维动态效果,提高仿真的逼真程度,而且可以获取泄漏速率、泄漏量、液面高度和时间的关系。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和仿真方法是可行的,模拟仿真结果为危险性液体储罐泄漏事故后果定量风险评价和事故应急救援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也可以应用于科研方面,进一步研究液体储罐泄漏机理,节省研究时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  相似文献   
27.
高校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宿舍的消防进行风险分析对高校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宿舍的消防安全进行风险分析。在进行层次分析法之前,引入了事故树,通过事故树寻求指标层中各类重要因素,从而提高了层次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事故树-层次分析法,可定量地分析各个因素对建筑火灾风险的影响大小,对制定建筑火灾的防范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分析结果表明:消防设施、火灾荷载和安全疏散设备对学生宿舍的火灾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引起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8.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圆柱形储罐泄漏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泄漏持续时间是影响事故后果定量风险评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已有的泄漏时间计算多是基于参数确定性考虑,计算结果往往与实际数值有较大的偏差.在分析泄漏源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圆柱形储罐泄漏时间理论计算公式,并从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分析出发,选用已知状态变量下的分布函数加以描述.同时,结合蒙特卡罗法解决了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通过实例模拟,揭示了连续泄漏事故场景下储罐内物料发生完全泄漏的时间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最大有效泄漏持续时间概念.  相似文献   
29.
四。本专业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发展趋势化工过程本质安全1977年英国化工安全专家科雷兹(T.A.Kletz)向英国化工协会提交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本质安全”的概念,并提出了化工生产过程本质安全设计的基本原理。其核心思想是从根源上消除或减小危险,而不是依靠附加的安全防护装置或措施控制危险。本质安全设计和评价是实现化工过程安全“源头治本”的关键。从广度和深度来讲,其不仅仅是在模型中引入危险评价目标,  相似文献   
30.
本期讲座介绍了高等院校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化工工业过程安全技术对安全监督和管理的指导作用,以及高等院校化工安全工程专业应学习和掌握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