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199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445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78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3.
随着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推行,依法行政日渐深入人心,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在加强行政法制建设过程中,环保执法人员愈来愈意识到对具体行政行为采取“强制执行”这一法律手段的重要性,以使行政执法工作真正做到“一执到底”。然而,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分别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强制执行作了规定,但环保执法实践中对强制执行的认识仍较为模糊。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1具体行政行为“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辩析我国《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诉讼期间,…  相似文献   
104.
105.
<正> 历次地震都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但遭受损失最大的还是在人口稠密、工业集中的一些大城市。这些城市往往又是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在我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二十多个,其百分之七十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以上的地区。因此,制定大城市地震科学知识宣传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6.
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7.
做好架空线路停电检修的组织工作是确保人员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列举我所几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所发生的一些实例说明,防止线路检修时触电的一些安全措施 。  相似文献   
108.
<正> 根据辽宁省自然生态的破坏状况,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以及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出现,要实现到2000年使国民经济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在保护自然与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然与自然资源的最大潜力,将是极为重要和迫在眉睫的大问题。自然保  相似文献   
109.
根据多条高速公路近3年的事故数据及实时交通流数据,分析了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车速变异系数指标及其分级标准,建立了考虑交通流量、平均车速、车速变异系数、天气条件等多因素的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风险预测多元模型,并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流实时行车风险指数TRI指标,制定了交通流状态实时安全性评价标准,最后给出了高速公路交通流混合交通状态下的实时安全风险评价流程。通过西攀高速公路的交通流实时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隧道是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为了提高隧道路段行车安全性,需为驾驶员提供与一般路段相近的视觉环境,以有效减少由隧道行车环境变化引起的驾驶员判断和操作失误,逆反射技术在提高隧道路段驾驶员视觉舒适性方面具有潜力.为了确定隧道路段轮廓标设计方案,利用Smart-Eye Pro 5.7型眼动仪,对隧道路段逆反射轮廓标设置技术进行试验,获得了不同逆反射轮廓标组合方案的驾驶员视觉数据.结果表明,小型车和大型车驾驶员对逆反射轮廓标设置高度的视觉差异性明显,设置高度约为0.4 m的逆反射轮廓标对小型车驾驶员的视觉环境改善效果最佳,相应地,大型车约为1.0m.从控制隧道内明暗变化的闪频出发,轮廓标间距以15 m左右为宜.为满足驾驶员视觉舒适性要求,应将驾驶员瞳孔直径变化率控制在0.396 ~ 1.302mm/s,据此确定小型车适用的轮廓标反光膜为超强级,大型车为工程级.研究成果在G65高速公路木冲隧道的应用使驾驶员瞳孔直径变化率控制在1.302 mm/s以内,并使同期事故减少了5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