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全国环境监测QA/QC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全国环境监测QA/QC技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13日至16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办,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承办,参加研讨会的有北京、辽宁、河北、新疆、陕西、贵州、云南、广西、青海、重庆、四川等十二个二级监测站和四十二个三级监测站从事QA/QC工作的技术人员或监测站质量负责人共计70余名。开幕式由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廖激主持,四川省环保局谢添副局长和四川省环保局科技标准处黄崇祥处长到会并讲话。研讨会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总工程师齐文启和日…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不同复合铁基钝化剂对黔西南高砷(As)土壤修复效果,筛选出钝化土壤砷和抑制水稻籽粒砷富集效果较好的复合铁基钝化剂,以期为黔西南高砷背景土壤的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黔西南某矿区耕地高砷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水稻盆栽实验,分析了3种市售复合铁基钝化剂(复合型铁基生物炭(A)、铁基生物炭(B)和铁基腐殖酸钾(C))在不同用量(0.67g/kg、1.34g/kg、2.68g/kg、5.36g/kg)下土壤有效态砷、土壤中砷的各种结合态以及水稻籽粒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复合铁基钝化剂的施加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pH和钝化土壤砷,其中钝化剂C在5.36g/kg施用量下效果最好,钝化率为26.2%;各处理均使土壤砷的赋存形态发生一定的改变,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非专性吸附态、专性吸附态及无定形和弱结晶铁铝氧化物结合态的砷,其中钝化剂A和B主要是向结晶铁铝氧化物结合态砷转变,C处理主要向残渣态砷转变;各处理均显著抑制了水稻精米砷含量,相比对照组,复合钝化剂A在1.34g/kg施用量下大米对As的富集作用最弱,降低率为48.6%;因为土壤砷钝化率不能完全表征水稻对砷的富集能力,其不宜作为土壤砷修复的唯一考察指标,因此土壤修复评估时应综合考虑土壤钝化率及水稻籽粒对砷累积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3.
pH对穗花狐尾藻吸附重金属镉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沉水植物修复水体中低浓度重金属污染,研究不同pH条件下,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鲜样对重金属镉的吸附特征. 结果表明,pH对吸附结果影响较大,且在适宜的范围内,等温吸附均可用线性Langmuir模型和拓展Langmuir模型来描述. 当初始pH为3.0~7.0时,Langmuir模型的相关系数(R2)均可达0.954 7(n21)以上,但当初始pH为2.0时,穗花狐尾藻对重金属镉的吸附不符合Langmuir模型.当初始pH为3.0~6.0,初始ρ(镉)(即C0)为16~72 mg/L时,分别有38%的Langmuir模型计算值,75%的拓展Langmuir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小于10%,这表明穗花狐尾藻吸附重金属镉时,拓展Langmuir模型比Langmuir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 总体来说,穗花狐尾藻对镉的吸附,最适宜的初始pH为5.0.   相似文献   
44.
湿地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湿地碳库受到温度、降水量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所以评估多种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于深入理解和预测湿地生态系统不同碳库(植物、土壤和土壤微生物量)的碳储量变化至关重要.基于对42例1999-2019年发表文献研究数据的Meta分析,讨论了多种环境因子对湿地碳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评价法,对2008—2017年苏州沿江三市(张家港、常熟、太仓)主要入江支流水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沿江三市的入江支流水质总体好转,张家港市入江支流水质明显好转,太仓市入江支流水质有所好转,常熟市入江支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NH3-N、COD和BOD5是影响入江支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主要污染指标优Ⅲ类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14—2016年有所下降。2017年沿江三市入江支流水质总体处于Ⅲ类水平。  相似文献   
46.
<正>随着我国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过去被我们所忽视的垃圾处理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庞大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据统计,目前我国一年所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高达1.6亿吨以上,并以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攀升。诸多资料显示,我国的大  相似文献   
47.
据统计,我国有近千家生产印制电路板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被刻蚀下来的铜离子随废水排放。一个年产20万m~2电路板的小型工厂,一年内就要排放掉近30t铜。这不仅浪费了铜,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因此,治理刻蚀工艺含铜废水具有现实意义。 传统的中和沉淀法处理刻蚀工艺含铜废水投资高、占地面积大、耗用大量化学试剂;该法处理过的水含盐量(尤其C1~-)高,不能直接回用。  相似文献   
48.
采用氯碱工业的含镁盐泥对直接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以直接大红、直接深蓝和直接黑3种直接染料水溶液作为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盐泥活化温度、盐泥用量等对脱色效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吸附动力学特征,并对盐泥的循环再生利用进行了初步考察。经400℃煅烧活化的盐泥对直接大红、直接深蓝和直接黑3种直接染料均有很高的脱色效果,直接大红、直接深蓝和直接黑3种染料在盐泥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20min左右时,吸附接近平衡。饱和吸附的盐泥经过煅烧后可以循环使用。研究结果为盐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9.
薛黾 《安防科技》2004,(10):27-28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劳动保护指导方针的形成是付出了生命和血的代价,于1984年底才正式确立起来的。通过近20年的实践,特别是经历许多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训后,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仅为一般的重视是不够的,必须高度重视,必须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警觉。同时,也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必须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以“预防为主”的超前意识把工伤事故和各种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50.
以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电子垃圾拆解场附近受多氯联苯污染的河涌底泥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0.1、-0.3、-0.5和-0.7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恒定电压的生物电化学系统,考察了闭路和开路条件下河涌底泥中PCB 61的降解率及其产物,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7 V电位刺激下微生物还原降解PCB 61的效率最高,24周后,PCB 61的降解率达到了59.05%,高于开路条件的32.22%,在考察的电极电位范围内,电极电位值越小,PCB 61的还原脱氯速率越高。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底泥微生物的结构组成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表现出显著差异;施加电压刺激可提升电化学活性菌(Geobacter和Ignavibacterium)菌群丰度,进而强化脱氯效能;而Methanosarcina和Methanosaeta这2种菌在闭路条件下是显著优势菌,这2类菌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对PCB 61还原脱氯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