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336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479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为了探明酸雨对红壤中硼释放的影响,了解土壤缺硼机制,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作用下红壤中硼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硼的淋溶损失.酸雨作用下红壤中硼的释放随淋溶量的变化具有初期阶段减小,中期阶段显著增大和后期阶段又减小的阶段性特点.模拟酸雨的pH值越低,硼的释放量越高.酸雨对硼释放的这种促进作用,一般表现为中期阶段的影响要大于初期和后期阶段的影响.淋出液中硼含量的动态变化与pH值的变化成负相关关系.供试土壤不同,硼的释放强度和释放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硼的释放强度和特点明显受土壤硼的背景值和土壤对酸缓冲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2.
模拟酸雨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恒温恒湿连续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外源酸雨对土壤pH值、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同时运用紫外差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酸雨通过改变土壤pH值而影响酶活性,pH6.66的近中性土壤酶活性呈现激活-抑制的变化过程;而pH4.61的酸性土壤酶活性持续下降.溶液构象研究表明,pH值是通过改变酶的肽链构象、氨基酸残基微环境而影响其活性的.  相似文献   
193.
模拟酸雨影响下红壤中钴的释放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影响下红壤中钴的释放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钴的淋溶损失.酸雨作用下红壤中钴的释放随淋溶量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点,但不同土壤之间其阶段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验所施的淋溶强度下,供试的4种红壤中有3种表现为前期阶段减小和后期阶段增大的规律性,1种表现为前期阶段减小,中期阶段增大和后期阶段减小的规律性.酸雨对红壤中钴释放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有利于提高红壤钴的可给性,但长期的酸雨淋溶可导致红壤因钴的加速淋失而缺钴.   相似文献   
194.
表面活性剂对土壤粘粒絮凝-分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浙江红壤为例,研究了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土壤粘粒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土壤粘粒的分散作用影响较大,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大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粘粒的分散作用主要是土壤颗粒对表面活性剂的电性吸附和配位吸附所致.表面活性剂进入土壤环境,会导致土壤粒子的分散,流动性增加;其结果是:一方面加重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使水环境污染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95.
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钛白粉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无机白色颜料 ,其产量占世界白色颜料总产量的 80 %。近年来 ,我国钛白粉的年生产能力已达 2 0 0 kt,其中绝大部分是采用硫酸法生产。硫酸法生产钛白过程中 ,每生产 1 t钛白粉产品会产生 3.5~ 4.0 t副产七水硫酸亚铁 (俗称绿矾 ) ,按此估算 ,我国每年会产生副产硫酸亚铁约 70 0 kt。因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中含有多种杂质 ,不能被直接利用 ,随地堆放 ,严重污染环境 ,而且还造成资源浪费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势在必行。1 副产硫酸亚铁的来源及组成副产硫酸亚铁来源于钛白粉…  相似文献   
196.
对一起在钢质容器内进行水性无机富锌涂料作业人员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7.
涂料涉及到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它给人类带来各种防护保护之便 ,把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姿 ,但同时又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涂料的污染主要是来源于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涂料在生产、施工、固化过程中散发出来的VOC ,首先污染周围环境 ,造成对作业人员健康的损害 ,然后进入大气 ,和汽车尾气一样 ,在阳光中紫外线作用下产生光化学反应 ,称为光化学烟雾 ,造成二次污染。早在70年代 ,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就已着手研究建筑材料释放的气体对室内空气与人体健康的影响 ,揭示了导致人体产生刺激、流泪、乏力、头痛、记…  相似文献   
198.
环氧丙烷生产工艺现状及清洁生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氧丙烷生产工艺的现状及新动向进行了综述,指出与蒽醌法制H2O2内烯直接环氧化工艺是环氧丙烷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9.
DDT降解菌株DB-1的分离、系统发育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农药厂下水道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够在好氧条件下降解DDT的细菌菌株DB-1,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DB-1初步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sp).该菌株能在含酵母膏(40mg/L)的DDT(40mg/L)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降解DDT,10d降解率达到83.6%,菌株DB-1在25~30℃长势较好,最适生长pH值为8.0.  相似文献   
200.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蒸发处理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难于处理的废水。本文首先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是一类有发展前景的工艺 ,然后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蒸发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