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3篇
综合类   1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硫酸羟胺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硫酸羟胺(HAS)的热稳定性能及其在不同温升速率(4℃/min、7℃/min、10℃/min)下的热分解动力学;由同步热分析仪(STA)测试得到的DSC热流数据,运用AKTS高级热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硫酸羟胺的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焓等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硫酸羟胺在空气气氛中发生自分解放热反应,反应热为118.8±2.1kJ/mol;根据Ozawa法得到的活化能为82.45kJ/mol,并由Friedman法得到了不同转化率下的活化能E及指前因子A的关系,计算得到的反应热为116.2±1.lkJ/mol.最后,结合硫酸羟胺的生产工艺条件,对硫酸羟胺的安全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讨论.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引发硫酸羟胺的自分解放热爆炸事故,实验研究结果对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2.
硝基苯精馏再沸器安全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硝基苯精馏再沸器装置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综合运用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IC I蒙德评价法和事故树分析(FTA)法对精馏再沸器进行安全分析研究,确定了该装置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物质系数,计算相关的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和毒性指数,经过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修正后,得出了硝基苯精馏再沸器总危险性系数和危险等级;定性地分析了各危险因素的大小;定量地得出装置的危险程度,并提出了安全措施。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危险等级属中等,高温下漏入空气、阀门失效和法兰密封不严是导致该事故的3个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应从以上几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精馏再沸器的加热温度,防止局部积累热量,从而降低危险等级,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3.
基于定量结构一性质相关性(QSPR)原理,研究了烃类及其衍生物闪点、沸点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CODESSA软件计算384种烃类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建立了闪点和沸点的QSPR模型。用最佳多元线性回归(B.MLR)方法筛选得到的分子描述符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用B-MLR方法所选择的5个描述符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建立了非线性模型。所有的化合物被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每个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复相关系数、交互验证系数、均方根误差等进行了计算,并用测试集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均符合良好,所建立的闪点模型稳健,泛化能力强,预测误差小,预测的效果令人满意,但沸点的模型预测效果有待加强。相比烃类物质的模型,加了衍生物的模型性能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4.
针对近五年来渤海湾客货滚装船车载化工产品货物常见种类及危险性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阐述了渤海湾航线客货滚装船车载化学品运输现状,分析了渤海湾航线客货滚装船车载化学品运输存在的问题以及载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客货滚装船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加强管理部门间协作、疏导与查堵相结合、制定适应渤海湾短途航运的货物危险性测试标准以及引导和促进货物生产商、经营者、运输单位提前进行货物危险性测试分类,并采用合适的包装方式及警示标志等加强载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客滚船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5.
化学事故时,由于事故单位最了解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尽快控制危险源,实施初期扑救,所以,事故单位积极实施自救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  相似文献   
26.
针对相转移法环氧氯丙烷装置蒸馏釜燃爆事故,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以蒸馏釜燃爆作为顶上事件进行分析。在进行故障树最小割集分析与基本事件重要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3种不同燃爆事故类型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蒸馏釜燃爆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一种基于初始放热温度、反应热功率、绝热反应温升、热自燃温度、(初)沸点的反应危险性指数定量分级化学品反应危险性的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判定各参数的权重,利用两种正态分布函数进行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处理。通过计算得到的反应危险性指数对几种物质进行验证,得到较为理想的定量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8.
针对异丙醇与丙酸酐酯化合成丙酸异丙酯工艺的反应失控危险性,利用泄放尺寸实验仪(VSP2)研究了其反应的放热特性,选择自催化模式模拟得到了反应动力学参数,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利用得到动力学模型,模拟了该工艺在半间歇模式、反应温度为70℃时,中试规模(> 100L)条件下的反应特点,分析了反应失控的危险性,并针对加料程序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最佳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9.
首先用同步热分析仪(STA)测定了一定温度区间内2,4-二硝基酚钠的比热容,利用Origin8.0软件回归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方程式,拟合系数为0.913 6,标准偏差为0.005 9。然后分别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对2,4-二硝基酚钠进行了TG/DSC测试,并与单硝基酚钠(邻、间、对位)的热分解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在氮气气氛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测试,用Kissinger法得到2,4-二硝基酚钠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2,4-二硝基酚钠在30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Kissinger法得到的2,4-二硝基酚钠表观活化能为244.8 kJ/mol,指前因子为2.5×1018s-1。  相似文献   
30.
国内己内酰胺生产中环己酮肟液相重排反应主要分为溶剂法和非溶剂法。通过对两种工艺装置中的物料和工艺危险性进行分析,表明两种重排反应工艺危险区别主要在于:溶剂法中正己烷溶剂可能导致燃爆危险,非溶剂法中水泄漏将导致失控反应。为己内酰胺的重排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