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431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谢云岩 《劳动保护》2008,(7):112-112
编辑同志:我是单位的一名安全管理人员。我单位有一名员工,自述“在进行天车维修中,登上天车平台转身行走时,扭伤膝关节”。但该员工当天下午到医院就诊叙述病情时却说,“疼痛一周”(见病历记录)。X片检查结论“未见异常”。后该员工又到另一家医院,CT检查出膝关节膑骨撕裂。请问两家医院诊断不同,  相似文献   
62.
区域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方法与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地理分布范围大、系统仪器设备众多、监测数据以海量计,如何对数据进行审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区域空气自动监测的数据审核方法与制度.  相似文献   
63.
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南涌流域近年来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为了解受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水平与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已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Cu、Zn、Pb、Cd、Cr的污染,与珠三角土壤背景值相比,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Cu、Zn、Pb、Cd、Cr分别超标11.38、3.32、1.81、19.45、3.20倍;底泥中的Cu、Zn、Cr、Cd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615~0.964)。通过地累积指数法评价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中的Cd为偏重污染,Cu、Zn为偏中度污染,Pb为轻度污染,Cr为无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总体属中等,主要是由Cd的含量过高引起。  相似文献   
64.
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与预警监测响应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择2007和2008年200幅EOS/MODIS太湖蓝藻监测遥感影像,统计分析了梅梁湾、竺山湾宜兴段、贡湖湾、东太湖胥口湾和湖州方向湖体蓝藻水华爆发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并在得出全太湖蓝藻水华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从环境监测部门蓝藻预警监测工作的实际出发,将蓝藻水华预警监测的响应划分为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提出了具体的监测要求,为环太湖地区的相关部门更好地开展蓝藻预警监测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太湖蓝藻水华问题日趋严峻,除藻技术是解决该问题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对现有各类除藻技术进行了比较,并以"加压上浮法"应急除藻技术在苏州阳澄湖局部地区的示范工程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原理、技术实现以及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意义,为同行在水源地或特殊功能区除藻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对京杭运河苏州市区段4个点位进行了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多年研究,并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底栖动物共12种,寡毛类的克拉泊水丝蚓为各点位的优势种;从时间尺度来看,S1点位的物种种类数量从2008年开始明显增加,软体类物种出现,种群密度也在增加,生物污染指数下降,水质明显改善;从空间尺度来看,京杭运河苏州市区段上游和中游物种种类数量要多于下游和老运河城区段,下游水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7.
水中色度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针对目视比色法色度测定不足之处,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1)在天然水的测定中,研究了以往的380nm作最大吸收波长测吸光度方法的问题.寻找到最佳波长455nm,吸收池5cm测定天然水吸光度A.(2)在5~400℃测定温度对吸光度无影响,溶液浊度、pH值对吸光度测定的影响呈线性关系.(3)在工业废水的测定中,先扫描出其最大吸收波长,以仪器检测限吸光度0.010为稀释终点.改进废水稀释倍数法.  相似文献   
68.
太湖饮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从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分工、预警监测时间的确定、预警监测的启动、预警信息的发布、预警监测的终止、预警监测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建立了太湖引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指出了政府必须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预警监测体系充足的保障,确保预警监测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69.
阳澄湖浮游藻类现状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州阳澄湖2009年-2011年的浮游藻类现状进行调查,采用硅藻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两种生物学指数评价阳澄湖水体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阳澄湖发现浮游藻类219种(包括变种),秋季的浮游藻类种类数多于春季;阳澄湖水质尚好,东湖南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目前阳澄湖的有机污染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富营养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0.
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态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南京市2012年冬季4个功能区的PM2.5、PM10、TSP样品,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颗粒态汞测试。结果表明,南京冬季大气颗粒物TSP中汞的质量浓度为49.26 pg/m3~257.14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61.27 pg/m3;PM10中汞的质量浓度为44.82 pg/m3~228.29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47.38 pg/m3;PM2.5中汞的质量浓度为35.98 pg/m3~178.58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04.10 pg/m3。不同功能区大气颗粒态汞质量浓度的分布趋势为:交通综合区>旅游区>住宿综合区>商业区。大气颗粒态汞60%以上存在于可吸入肺的PM2.5中,细颗粒物富集汞的能力比粗颗粒物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