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31.
提出一种可在卧式激波管中研究粉尘爆炸特性的装置——加速管。该装置每次实验仅需样品50~100mg,还能回收约85%的样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 X 射线光电子结合能谱仪对铝粉在不同氧含量条件下的爆炸特性的研究表明。铝粉在富氧的环境中才能燃烧,产生爆炸。  相似文献   
32.
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区域的地表覆盖类型发生转变,大量自然景观被人造景观所替代,环境温度随之上升.研究城市空间格局与热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合肥市区2020年的Landsat 8系列遥感影像数据及ENVI和ARCGIS等分析平台,采用皮尔逊相关性与剖面线反映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再选取关联性最大的3个空间格局组成要素构建多元回归函数,以探究城市空间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 2013~2020年间,随着时间推进,合肥市高温区明显增加.对于不同的季节,热岛效应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2)中心城区内,建筑占比、建筑高度、不透水占比和人口密度明显高于郊区,而植被覆盖度呈现出郊区高于城区,且在城区主要呈现出点状分布,水体呈不规则分布.(3)城市高温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各类开发区内,而城区内其他地方则以中高温及以上温度分区为主,郊区以中低温为主.(4)各要素的空间格局与热环境之间的皮尔逊系数为正相关的有建筑占比(0.395)、不透水面占比(0.333)、人口密度(0.481)和建筑高度(0.188),负...  相似文献   
33.
基于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14个环境国控站点的O3历史资料与气象要素,研究O3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结合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的垂直臭氧探测资料,分析近地层O3廓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发生高浓度O3污染的关键气象要素为24~36℃的大气温度和36%~77%的相对湿度,24℃以上的大气温度与77%以下的相对湿度可作为启动预警O3污染的气象指标.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监测结果显示,无论O3超标天与清洁天,在垂直方向上其浓度随高度先升后降,在600~800m范围出现峰值;O3污染时段,在中午到午后低空形成持续向下的O3输送带,这种低空O3与地表O3的叠加机制加重地表O3污染程度,导致地表O3超标与低空高浓度相伴出现;其廓线日变化规律表现出800m以下浓度在夜间和凌晨梯度不显著,日出后近地层O3随时间快速增加,中午和午后持续高值,傍晚随时间逐渐下降的特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10,500,1000m高度层的气流后向轨迹聚类有相似性,500m处沿闽浙海岸线的轨迹簇对应O3较10m处来自海上的轨迹簇高,这与500m处前体物输送堆积和紫外线辐射增强有关.污染过程近地层气流来向紧贴地面,但中高层有明显下沉气流使得O3前体物在500m附近堆积,是造成2个典型污染过程中垂直方向上O3高值出现在500m左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针对危险化学品、生化制剂、放射性或核物质( CBRN)事故情景,建立区域疏散路径优化模型。基于个体脆弱性模型,提出了适合求解模型算法,包括静态最优路径算法和动态最优路径算法。最后用随机路网测试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满足区域疏散路径双目标优化的需求,并能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动态更新当前最优路径,是一种近似、快速的算法。区域疏散路径的确定可为CBRN事故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5.
重金属的环境行为与其在沉积物上的吸附状况密切相关,沉水植物对沉积物的重金属吸附性能有何影响值得关注.以武汉南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种植沉水植物菹草后沉积物的锌吸附性能变化开展研究,并将沉积物进行逐级分离,分析不同级的沉积物对锌吸附特性的作用.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均能拟合沉积物对锌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针对石化设备常用的维修方式导致设备检维修成本高的问题,同时保障设备的可靠运行,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设备异常检测模型,快速识别异常设备。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增压站数据清洗后各生产监测参数间的关联度,并以计算得到的关联度建立参数间的关联度矩阵,实现参数间的聚类。利用基于参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变化的方法,识别参数聚类结果中同类监测参数对应设备的异常状态。结果在大部分时间段,同类监测参数的关联性较高,预测关联性出现异常时为设备异常状态。结论相对于监测参数阈值判断等方法,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实现了异常设备的快速有效识别,保障了设备的可靠运行,降低了设备检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37.
三种浓度(0.5%,1.5%,5%)的黄精多糖乳膏能明显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豚鼠阴道炎,用药组豚鼠的外阴病变积分值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这三种浓度的黄精多糖乳膏能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豚鼠外阴红肿、溃破等病变,并能降低患病豚鼠的死亡率,其中以1.5%浓度乳膏的疗效相对较好.各浓度试验组黄精多糖乳膏并能显著降低感染HSV—2 Sav strain病毒的豚鼠阴道分泌物中病毒的毒力.临床预试验表明,1.5%黄精多糖乳膏与3%无环鸟苷乳膏疗效相近.图1表3参19  相似文献   
38.
外源硫酸盐对武汉南湖表层沉积物磷形态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选取武汉市南湖表层沉积物及相应上覆水,研究了硫酸盐的输入对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输入水体后提高了沉积物磷的迁移活性,导致上覆水中总磷(TP)、溶解性正磷酸盐(SRP)含量升高,上升幅度随硫酸盐输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硫酸盐扩散到沉积物后,先是生成酸可挥发性硫(AVS),进而转变成铬还原硫.硫酸盐输入提高了沉积物pH值,而使Eh降低.沉积物不同磷形态对外源硫酸盐的响应有所差异,二钙磷(Ca2-P)含量随输入硫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含量最高的铁磷(Fe-P)为800mg/kg左右,占总磷的51.4%~56.6%,受硫酸盐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沉积物中含量降低而向上覆水中释放.上覆水中溶解性铁和TP、SRP均呈显著正相关.硫酸盐对沉积物中闭蓄态铁磷(O-Fe-P)也产生显著影响(P < 0.05),总体而言是促进其释放.  相似文献   
39.
航空运输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处置存在问题,应急救援效果不甚理想。建立了基于灾害体、受灾体、孕灾环境以及抗灾体四要素的突发事件情景分析模型,并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了基于关键时间节点的突发事件情景演化模型。基于上述模型,以某航班降落时起落架故障的典型事件为例进行模型构建与分析,分析结果验证该模型运用于民航突发事件情景分析与评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该模型为提高民航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处置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0.
区域疏散分析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CBRN事故区域疏散的特点,引入疏散亚区域的概念,并运用运筹学中图论与离散时间动态网络流的理论和方法,建立CBRN事故区域疏散优化模型。采用RELAX算法求解该模型,并结合CBRN事故时期人员疏散过程详细介绍区域疏散分析的流程。最后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具体实例,程序运算结果表明群众对紧急疏散通知的反应速度越快,被疏散人数越少以及尽早通知群众疏散时,人员疏散效率明显提高。CBRN事故区域疏散优化模型可为优化和改进CBRN事故区域疏散的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