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探究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选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层次分析-熵权法进行计算,并通过我国37家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地下水中苯浓度的拟合验证对权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选.结果表明:①3组权重计算结果中,含水层渗透系数和包气带渗透系数均为最重要的指标,危险废物填埋场所处地层介质类型是影响地下水污染风险最显著的因素.在建设危险废物填埋场时,选址需优先关注含水层及包气带介质类型,必要时应采取更高性能的防渗技术手段;②3组场地风险指数(R)和污染指数(C)线性拟合R2值排序为层次分析-熵权法(R2=0.84)>层次分析法(R2=0.75)>熵权法(R2=0.51),因此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得出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匹配度更高,构建的风险评价方法更能准确预测地下水污染风险;③当各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加和至总权重为0.96时,层次分析-熵权法可包含12项指标,且权重分配更为均衡,不易受到单个指标缺失的影响,由此建立的综合指数计算方法更加可靠.研究显示,层次分析-熵权法是更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构建的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结果准确、易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及运行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2.
建立了3组模拟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R1、R2和R3,其中R1反应器无中间覆盖层,R2和R3反应器分别以矿化垃圾+重质碳酸钙、矿化垃圾+天然沸石为中间覆盖层,以研究不同中间覆盖层对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有机物降解的作用. 结果表明:以矿化垃圾+重质碳酸钙、矿化垃圾+天然沸石为中间覆盖层时,均能维持反应器中良好的内环境,可促进垃圾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降解. R1、R2和R3反应器中垃圾的w(VS)(VS为挥发性固体))分别比初始值下降了69.81%、75.06%、73.86%,w(BDM)(BDM为生物可降解组分)分别下降了66.87%、82.86%、75.38%,w(纤维素)分别下降了67.96%、75.41%、72.90%;R1、R2和R3反应器中垃圾渗滤液的ρ(CODCr)比最大值分别降低了25.45%、29.72%、23.01%,ρ(BOD5)分别降低了39.28%、45.66%、46.74%. 表明矿化垃圾+重质碳酸钙为中间覆盖层时,既能接种可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又能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碱度,因此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3.
由于河道水体的线性特征,使得涉及自然保护区河道的建设项目难以避绕,所在区域的内河运输航道、跨河桥梁和防洪设施等建设项目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法律障碍,河道水体的保护与合理利用难以兼顾.从促进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河道两岸经济社会建设和民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就当前涉及自然保护区河道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中存在的下列问题进行分析:《自然保护区条例》未考虑河道水体的特殊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规定不适用于河道水体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河道水体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涉及自然保护区的规定.提出包括有条件地允许一些基础建设和民生项目进入保护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完善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制度以及加强涉及河道水体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4.
目的总结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腹股沟疝及切口疝的手术抉择、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对腹股沟疝和切口疝行腹腔镜手术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43例(51侧),TAPP25例(31侧),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3例.结果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4.5 min,术中出血量5 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71),其中血清肿2例,阴囊气肿4例,腹股沟区血肿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8 d,术后随访1~12个月均未出现疝复发、慢性神经性疼痛、异物感、补片及切口感染等.结论腹腔镜疝手术安全性良好、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及术后住院时间短;对于疝开放手术术后复发、双侧疝、复合疝等是首选术式,并可避免隐匿疝的遗漏.参4.  相似文献   
45.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为目的,针对天然药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论述天然药物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问题,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参5.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针对金属电化学腐蚀中腐蚀电流检测,设计一种高精度I-V转换的微电流检测电路,突破宽范围微弱电流高精度检测技术。方法 通过分析电路的稳定性,针对100 pA~10 mA的微弱腐蚀电流采集,采用法安级偏置运放实现I-V转换,设计基于ADG708电子开关的8档自动调节电路,并通过24位ADC实现高精度模数转换。针对微弱电流采集中信号易受噪声的影响,设计自适应滤波器用于信号滤波处理。结果 通过MATLAB仿真自适应滤波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采集i(k)=2sin(2πk)电流时,误差从0.29 mA(1σ)降低到0.003 9 mA(1σ)。通过电流源校准测试系统精度,在100 pA时误差最大,为4.7%;在10 mA时误差最小,为0.049%。当电流值低于100 nA时,测量误差可以控制在5%以内;100 nA以上时,测量误差可以控制在1%以内。结论 在微弱电流采样中引入自适应滤波器后,系统的采样精度显著提高,突破了宽范围的腐蚀电流采集技术,实现了微弱电流检测。可以将腐蚀电流应用在金属腐蚀速率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47.
沈阳松下蓄电池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大量的环境负荷物质(铅、酸等)。为此,公司每年均投入大量资金,持续不断地进行环境治理和清洁生产,努力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据了解,长期以来这家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对产生的污染进行源头削减,降低工程不良和工程损耗活动,  相似文献   
48.
美国飞机制造业巨头波音公司4月3日宣布,他们已成功完成氢电池动力飞机的试飞,这也是全球第一次利用氢电池的飞行。这项技术的突破有助于推动航空业发展“绿色飞机”。  相似文献   
49.
在连续流条件下,快速培养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颗粒污泥是实现污水高效生物脱氮处理的关键技术. 与PN/A污泥相比,亚硝化(PN)颗粒污泥具有生长周期短、易于批量化培养的优点,并可作为富集厌氧氨氧化菌(AMX)的载体. 在3个完全混合流反应器(R1~R3)中,分别按照质量比3∶1、1∶1和1∶3混合接种PN/A和PN颗粒污泥,并通过设置高氨氮负荷、短水力停留时间和强水力剪切条件,成功启动了连续流自养生物脱氮工艺. 结果表明,尽管R3的启动时长较R1和R2更长,但污泥接种比并未显著影响连续流反应器在稳定状态下的脱氮性能,总氮去除负荷均可达到2.6 kg·(m3·d)-1以上. 接种的PN颗粒污泥通过提供好氧氨氧化菌种(AOB),为AMX生长供给了充足的亚硝态氮基质,充分发挥了培养PN/A颗粒污泥的前驱体作用. 由高通量测序结果可知,R1~R3中成熟颗粒的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接种污泥. AOB(Nitrosomonas属)和AMX(Candidatus KueneniaBrocadia属)与Chloroflexi、Bacteroidetes和Chlorobi等异养菌门是驱动自养生物脱氮和维持颗粒结构稳定的关键菌群. 总之,PN与PN/A颗粒污泥的混合接种是快速启动连续流自养脱氮工艺的可行策略,对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生物法治理铬废水,国外报道不多,国内尚无这方面报道。1980年我市开展生物法处理铬废水的研究实验,从实验室分离得到一株铬酸盐还原菌,它是革兰氏负反应、兼性厌氧的异养杆菌,具有较强的还原铬酸盐的特性。在实验室对含铬废水的处理取得较好效果。接着青岛一中、即墨黄家西流等电镀车间进行中间扩大试验,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