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428篇
基础理论   103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汶川地震期间天津地震前兆台网运行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发生后,天津市地震局迅速进入应急体制,高效应对突发事件.监测中心、预报中心全体人员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汶川地震期间天津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监控、数据管理、台站综合评比、数据服务、总结评估等项工作,以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2.
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分析上海地区一次灰霾过程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通过分析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期间浦东新区灰霾天气出现的特征,并以2008年12月19日至2008年12月21日一次典型的灰霾天气过程为例,利用激光雷达(Light 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简称Lidar)数据资料反演得到气溶胶消光系数及其强度图和廓线图,结合地面气象数据和气溶胶观测资料,分析了此次灰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一年的观测资料表明,上海地区冬季和春季易产生灰霾天气,冬季出现重度霾最多,秋季和夏季灰霾天气较少.较弱的太阳辐射以及静风、小风是导致灰霾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且高湿度的霾天气对能见度影响更大.大气边界层(以下简称边界层)高度变化决定着灰霾天气发生的强度,当边界层高度在1km左右时,易发生轻微霾天气,当边界层高度降至600m左右时,易发生中度、重度霾天气,而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决定着边界层高度的变化.轻微霾天气下,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最强消光值约为0.15km-1,而重霾天气下可达0.30km-1以上.本次霾过程还受地面颗粒物排放的影响,主要是PM1和PM2.5,且在消光作用中散射性气溶胶的贡献大于吸收性气溶胶.轻微霾天气下PM2.5浓度为50μg·m-3,黑碳浓度为5000ng·m-3,浊度为200Mm-1,而重度霾时则分别达到200μg·m-3、24000ng·m-3和1400Mm-1.随着此次霾的出现,整层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550nm)不断增加,在重度霾时达到0.6左右,Angstrom指数在重度霾时显著降低,表明有大颗粒物导入,说明此次重度霾天气的发生还与气溶胶的输送有关.  相似文献   
153.
中国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模拟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是目前大尺度上土壤性质研究的热点。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5 374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分析表层土壤有机质(20 cm)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HASM模型结合的方法模拟中国国家尺度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该方法的模拟误差,为国家尺度上有机碳的估算提供方法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对350个检验点模拟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为15.61 g.kg-1和56.59%,与普通克里格法相比分别降低了1.61 g.kg-1和20.84%;对样点分布较少以及无样点的西北地区和台湾省的模拟结果也更符合实际情况。建模样点减少一半的情况下,模拟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仅分别增加了0.14 g.kg-1和1.07%。因此,论文方法可作为模拟国家尺度上有机质空间分布相对有效的方法,同时如何使模型解释更多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将是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4.
<正>开放是最好的"化解剂"——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可以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激发公众参与理解环境治理、破解"邻避效应"的有效途径。我们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到哪去了?怎样进行垃圾分类?污水如何变成净水?为守护青山绿水,我们能做些什么?成都通过持续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带领公众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55.
稠油亦称重质原油,稠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等大分子组分含量较高.通过以稠油为唯一碳源的摇瓶发酵和稠油平板实验,从辽河油田油水样中筛选获得一株稠油降解菌AD.对菌株AD发酵所产表面活性剂的CMC值、乳化活性、稠油降黏作用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D产表面活性剂对原油具有较强的乳化、降黏作用,可耐高温和高浓度盐,适用于油藏微碱性环境,稠油降黏率最高可达81.7%,与曙光油田的地层水有较好的配伍性.  相似文献   
156.
为了深入分析环境因子对湿地CH4排放产生的影响,利用中型试验生态系对若尔盖典型泥炭地开展地下水位和土壤温度控制试验,比较不同条件下泥炭地2012年生长季(5—10月)CH4排放通量的月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高水位(土壤表面0 cm)下CH4排放通量最高,中水位(地表以下10 cm)下次之,低水位(地表以下20 cm)下最低;其中,10月CH4排放通量变化不明显,不同地下水位下泥炭地的CH4排放通量均在7月达到最大值,并且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高、中、低地下水位下CH4排放通量平均值分别为6.263 3、4.754 4和3.949 8 mg/(m2·h). 而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CH4排放通量随土壤温度的升高均呈指数式增长. 其中,高水位下CH4排放通量对土壤温度变化最为敏感,中水位下次之,低水位下相对最不敏感. 研究显示,若尔盖泥炭地CH4排放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差异,并且季节性升温和涨水均会促进CH4排放通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7.
共享经济发展对旅游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以CNKI数据库中2001—2018年主题与旅游共享经济有关的40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进行软件可视化分析,探究我国旅游共享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演化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共享经济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旅游共享经济研究、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与共享经济融合研究、旅游品牌共享研究、游客共享行为研究、旅游企业和平台共享机制研究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8.
偶氮染料酸性橙Ⅱ、吩嗪染料中性红和三苯甲烷染料碱性艳蓝BO是3种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工业染料。通过气液两相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产处理这3种染料,对其脱色效果、反应动力学、降解效果及降解路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放电电压10 k V、频率50 Hz、载气(空气)流速0.8 m~3/h、液体流速60 m L/min、染料溶液体积500 m L、浓度200 mg/L,放电处理60 min时,滑动弧等离子体对染料溶液的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酸性橙II、中性红和碱性艳蓝BO的脱色率分别为84.1%、72.7%与89.7%。3种染料的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中碱性艳蓝在前30 min的脱色速率最快,可达0.0631 min~(-1),远大于酸性橙II和中性红,而后30 min的反应速率均明显放慢,低于酸性橙II和中性红的同期脱色速率。滑动弧等离子体对3种染料的降解效果(COD去除率)不高,经过60 min的处理降解率分别仅为27.4%、37.3%和28.2%。最后,通过降解过程中的UV-Vis色谱变化对3种染料的降解路径作了初步推测,即等离子体先破坏染料的发色体系与共轭体系,随后发生开环反应,最后再降解为小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59.
由于地铁地下停车场本身的空腔结构,所以易受到地铁车辆进出库运行时所引发的地面振动的影响,因此其振动的规律不能简单的依靠常规的预测模型来计算和描述。本测试以国内某地下双层地铁停车场内车辆进出道岔段所产生的振动对地面及上盖物业的环境影响为研究对象。在时域,频域内分析其振动的大小及传播特征,并结合国内相关标准及传统的振动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模拟地铁地下停车场车辆进出库最不利条件下,道岔段断面各楼层地面振动均大于与之对应的直线段断面各楼层地面的振动。各楼层地面的主振频率较低,其值也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60.
省级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二次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省级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和二次开发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目标、功能需求、开发环境、数据需求和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