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H作业区经过对节能减排中问题的总结,实施了哈得四联合站放空气回收轻烃外输、哈得一联合站二段气回收、污水闭路循环回收利用、淡化水流程优化等节能减排工程,促进了节能减排,减少了碳排放,实现了清洁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2.
于2008—2010年每年春季,在南海北部沿岸23个观测站分别采集成体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测定了牡蛎有机氯杀虫剂含量,并探讨了有机氯杀虫剂残留对牡蛎食用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牡蛎有机氯杀虫剂平均含量(μg.kg-1,以湿质量计)高低依次为:DDTs 4.68(含量范围1.53~9.77)>硫丹2.58(nd~17.6)>氯丹1.12(nd~11.2)>三氯杀螨醇0.514(nd~4.42)>甲氧氯0.300(nd~2.66)>异狄氏剂0.229(nd~4.82)>环氧七氯0.182(nd~1.65)>异狄氏剂醛0.159(nd~1.16)>艾氏剂0.138(nd~1.72)>BHCs 0.130(nd~0.727)>狄氏剂0.095(nd~0.237)>七氯0.056(nd~0.531)。除异狄氏剂醛和硫丹外,其他杀虫剂含量明显低于澳大利亚、俄罗斯、欧盟、加拿大、日本和中国的水产品、畜禽肉中有机氯杀虫剂残留限量;硫丹含量低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限量,但少数牡蛎样本中硫丹含量略高于欧盟的限量,接近或超过日本的限量。经食用牡蛎而进入人体的α-BHC、β-BHC、γ-BHCp、p...  相似文献   
93.
生物炭是一种极具潜力的低碳重金属固定材料,但受固定机理的制约,其长效稳定性往往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求.本研究提出通过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MICP)技术来强化生物炭对铅的固定,以期实现长效稳定.首先,从不同原材料、不同生产温度制备得到的5种农业废弃物生物炭中筛选出铅固定量较大但稳定性较差的水稻秸秆生物炭(700℃制备)(RSB700),其固定的铅成分中酸可溶态占比高达94.0%,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对固定了铅的RSB700进行MICP处理,试验以巴氏芽孢杆菌为试验菌株,控制尿素浓度为0.5 mol·L-1,氯化钙设4个浓度梯度(0.05、0.1、0.3和0.5 mol·L-1).微观和化学分析结果显示,MICP处理后,生物炭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团簇型碳酸钙晶体(多为方解石,部分为球霰石),铅的稳定性也得到显著提升.氯化钙浓度对强化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其浓度为0.3 mol·L-1时,可交换态铅和酸可溶态铅占比分别降低约90.0%和92.7%,稳定态铅占比提升约19.6倍.MICP技术的强化机理主要是在生物炭表面形成一层由碳酸钙...  相似文献   
94.
本溪市水环境承载力及指标体系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水环境承载力是近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用以定量描述水资源和水污染及其有关参数的一个综合指标,其含义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下,区域水环境(包括水资源和水污染)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水环境承载力是由水环境系统结构决定的,它体现了水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对一个城市而言,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及不同的水环境治理对策,其水环境承载力各不相同,水环境承载力是区域自然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速度)及相应的水资源与水污染防治对策的函数.水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变动性和可控性三个基本特点,利用水环境承载力可以评判城市水环境对其社会经济发展承载大小.为区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5.
国内外不同尺度的旱灾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实践的科学基础,旱灾风险评价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4个不同的区域尺度对国内外旱灾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作了综述。结果表明:(1)目前所有区域尺度研究中,农业旱灾风险评价研究较多;(2)地区尺度的旱灾风险评价是研究其他尺度的切入点,可为实现空间尺度上推(全球和国家尺度)和下推(县乡农户尺度)旱灾风险评价结果的转换提供依据;(3)随空间尺度从全球和大洲→国家→地区→地方尺度,旱灾风险评价的文献量逐渐增多,内容逐渐深入;(4)旱灾风险对饥荒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农业系统和农作物承灾体的旱灾风险评价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旱灾发生频率较低但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旱灾风险评价需加强;从干旱灾害链的角度以及综合旱灾风险与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的关系来研究旱灾风险是今后的重点。  相似文献   
96.
氧化-微絮凝-高速过滤应用于再生水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北方缺水地区污水再生利用为目标,采用常规滤料双层过滤探讨高速微絮凝、氧化过滤再生水处理技术,试验通过不同的滤料级配、滤层厚度的对比试验;采用3种混凝剂和3种助凝剂做筛选试验,发现采用1#混凝剂,HFO助凝剂做絮凝氧化剂效果较理想,得出高速微絮凝氧化过滤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工艺是可行的。试验装置的滤池单位面积周期产水量为50m3/(m2.h),最佳工艺条件下出水浊度去除率为92.21%,平均浊度为0.889NTU;COD去除率为55.58%,平均为22.33mg/L;PO34--P去除率为84%,平均为0.135mg/L;色度去除率为80.7%,平均为1.45度,完全符合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97.
工业锅炉除尘脱硫废水回用技术及设备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锅炉除尘脱硫废水设计一套工业化的处理设备,并对其实际的处理性能进行考察和评价。该设备由网格絮凝+复合流沉淀+浅滤层过滤三个单元组成,设备构造合理,系统性能协调。设备正常运行时处理出水浑浊度平均值<10度,最大值<15度,出水浑浊度波动系数为1.8,浑浊度极差10.5度,水质稳定,满足回用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98.
近几年,四川的外贸出口一直在低迷徘徊:1995年出口创汇 14.2亿美元、1996年 11.6亿美元、1997年 12.4亿美元、1998年11.7亿美元、1999年11.4亿美元、2000年实现出口13.9亿美元,全省出口创汇仅占全国的0.57%;在全国排名第16位,西部列第2位,出口额只占四川省GDP的2.9%.这与四川在全国大省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与四川“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分析起来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四川省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99.
<正>抓绿色学校创建,厚植绿色教育理念;抓绿色企业创建,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抓绿色社区创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抓绿色镇村创建,营造绿色生态文明。“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江苏涟水,一座因水得名、因水灵动的城市,境内四水环绕,水网密布,丰沛的水资源造就了这个灵韵水乡独特的魅力:春天,田间地头的芦笋一片碧绿;夏天,百花园中群芳争奇斗艳;秋天,白花花的莲藕挤满荷塘;冬天,夕照岛上的白鹭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100.
正5月11日,由省安全生产教育中心党总支书记吴向远带队的慰问组一行,到和龙市西城镇二道村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慰问组在为该村党员讲授党课后,又深入贫困户家中,送去燃气报警器、电子血压计和电风扇等慰问品,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成员、身体状况等基本情况,倾听精准扶贫活动开展以来他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情况,同时将他们的困难、诉求等记录入册,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早日走出困境。慰问组还看望慰问了教育中心驻村第一书记,了解其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同扶贫村的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慰问组表示,教育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