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8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317篇
安全科学   481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195篇
综合类   1135篇
基础理论   203篇
污染及防治   138篇
评价与监测   138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藻类生长抑制试验和光合活性抑制试验两种方法对蛋白核小球藻受不同浓度Cd2+胁迫作用下叶绿素浓度及藻活性荧光参数进行测量,依据Sigmoidal曲线拟合及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方法对Cd2+不同胁迫时间下藻活性抑制率和96 h比生长率抑制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8、53、72、77和96 h的藻活性抑制率和96 h比生长率抑制率间具有较好的S函数关系(R2>0.95),因此可采用藻活性抑制率48 h-EC10和53 h-EC10来代替96 h的藻类半数比生长率抑制率EC50进行Cd2+藻类毒性实验评价.进一步分析了蛋白核小球藻受Cd2+胁迫48 h和53 h藻活性抑制率和Cd2+毒性当量的剂量-效应关系.该方法为实验室内单一Cd2+毒性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新方法,为水环境综合毒性预警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22.
于2013年7月1日~8月31日,在天津市南开大学理化楼楼顶,采用蜂窝状溶蚀器进行了溶蚀器涂层溶液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天津夏季,蜂窝状溶蚀器的碳酸钠涂层溶液最适浓度为3%,柠檬酸涂层溶液最适浓度为6%.含有溶蚀器系统的颗粒物采样法与传统采样法对比发现,含蜂窝状溶蚀器的采样系统所得到的PM2.5样品浓度有86%低于传统方法所得到的PM2.5样品浓度,其原因主要为1酸/碱性气体被去除,使其无法与富集在采样膜上的颗粒物发生反应,也无法吸附到颗粒物上;2溶蚀器系统采样过程中,部分颗粒物被捕集到溶蚀器上;3酸/碱性气体被去除,导致气-粒平衡被打破,部分颗粒物组分向气态转化.  相似文献   
123.
树脂基固态胺吸附剂室温下对低浓度CO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大孔甲基丙烯酸酯吸附树脂为载体,聚乙烯亚胺(PEI)为有机胺,采用液相浸渍法制备出固态胺吸附剂,并研究了其在室温下对低浓度CO2的吸附行为.同时,利用氮气吸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表征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并采用热重法和固定床吸附法考察了材料的CO2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大孔树脂担载50%PEI(质量分数)时吸附性能最佳,对纯CO2的最大吸附量为175 mg·g-1;CO2的吸附行为由扩散动力学与吸附热力学共同决定,低温有利于提高吸附容量;吸附剂对400 ppm~15%浓度的CO2都具有优异的动态吸附性能,其中对400 ppm CO2的吸附量达到86 mg·g-1,对15%CO2的吸附量达到150 mg·g-1;湿度对吸附起促进作用,相对湿度为10%时,对400 ppm CO2的吸附量提高至139mg·g-1;吸附剂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具有直接空气捕集CO2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4.
智能化环境执法是提高环境执法效率、强化企业环境责任承担的重要手段。受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因素制约,我国智能化环境执法存在自动监测监控设备的主体和用途定位模糊、数据可信度不高、日常环境管理与自动监控存在脱节等问题,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在线监测主体改革运行体制、进行绩效考核强化企业环境责任承担,解决环境执法中企业排放量监控及违法行为责任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125.
文章通过对可调式动态流量平衡阀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质对于可调式动态流量平衡阀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水中含有颗粒物,会对可调式动态流量平衡阀产生影响,并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原因。通过对不同开度下可调式动态流量平衡阀的实验证明,对于可调式动态流量平衡阀的回程影响更为明显。水质的过滤对于系统的有效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建立了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此方法是建立在一种有效去除空白干扰的专有抗干扰装置基础上实现的。抗干扰装置是通过与分析仪器特殊的连接方式,接一根具有吸附分配作用的吸附柱,使管路中引入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空白干扰在该吸附柱上产生一定的保留,产生一个时间差,从而排除干扰。  相似文献   
127.
128.
3种常规消毒方法对磺胺类抗性基因削减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吉  周振超  陈芳  陈涛  魏媛媛  韩玥  陈红 《环境科学》2017,38(4):1497-1505
近年来,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从1家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分离出两株磺胺类抗性细菌,控制浓度投加到灭菌后的出水中,分别进行氯消毒、紫外消毒、臭氧消毒处理,采用菌落计数法、q PCR法对消毒后目标细菌及磺胺类抗性基因(sulⅠ、sulⅡ)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采用"消毒+DNase I酶"实验研究磺胺类抗性基因在各消毒过程中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3种消毒均有效削减细菌浓度,但对抗性基因削减程度不高.结合"消毒+DNase I酶"实验分析,氯消毒削减磺胺类抗性基因与微生物量的降低有关;紫外消毒能直接破坏抗性基因;而臭氧消毒在大量削减细菌量的同时,抗性基因进入到胞外环境中,其潜在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9.
<正>为科学推进“碳中和”与“碳达峰”的重要发展目标,加快国际碳交易机制的协同与融合。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碳减排、推广低碳技术应用、降低交易成本、控制风险并提高交易效益成为了全球碳交易的共同追求。通过建立国际合作体系,促进全球碳市场规范发展;推动统一标准认证体系,减少交易壁垒,提升全球碳市场整体效能;构建多边对话机制,保障全球碳市场交易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面对国际碳交易市场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提出促进碳减排技术创新、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开展碳排放案例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130.
绿色信贷风险的优化控制,有利于推动绿色信贷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本研究将政府部门、环保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行为纳入同一个理论体系中,充分考虑影响参与主体最优努力水平和绿色信贷风险最优轨迹的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合作模式下的绿色信贷风险优化控制模型,分析不同情境下参与主体的努力水平,比较绿色信贷风险的最优轨迹,找出绿色信贷风险优化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四方合作模式对绿色信贷风险的优化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政府的参与能够有效带动其余合作者的积极性。第三,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共存和投入互动关系。第四,补贴和惩罚措施在合作过程中能够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但在非合作模式下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第五,参与主体的协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绿色信贷风险的优化控制。因此,需要灵活运用行政、经济或法律等多种干预手段,并对补贴用途进行考评和增强舆论监督,防止金融机构和企业将绿色补贴挪作他用。同时,建立符合国内绿色信贷发展特点的风险标准,统一绿色信贷风险的评判和管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