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8篇 |
综合类 | 121篇 |
基础理论 | 17篇 |
污染及防治 | 40篇 |
评价与监测 | 1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采用UV/H2O2/微曝气工艺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降解与矿化进行了试验研究.该工艺是在UV/H2O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微曝气在UV光照射下产生了一定量的O3,提高了·OH的发生率.本试验研究了UV光强、H2O2投加量以及pH值对BPA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光强的增大,BPA的矿化速率呈线性增加;当H2O2投加量由5 mg/L增大到20 mg/L时,BPA矿化速率常数k由0.003 2上升到0.025 0;当pH为6.68时,在相同条件下BPA的矿化效果最好.在同一工况条件下,UV/H2O2/微曝气工艺降解BPA的速率远远大于其矿化速率,分析得出在开始反应阶段BPA首先被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随着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小分子有机物逐步被矿化为无机物. 相似文献
92.
厌氧酸化-缺氧-好氧生物膜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厌氧酸化-缺氧-好氧(A1-A2-O)生物膜法对上海焦化厂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600~1000mg/L,@氨氮为200~280mg/L时,为同时达到较好的有机物去除和脱氮效果,系统的HRT至少应为34.5h;混合液回流比为4.0~5.0;好氧段pH值应维持在7.8~8.0,出水剩余碱度100~200mg/L;在缺氧段中需加入甲醇作为外加碳源,甲醇与硝酸氮的比为2.581为宜.在上述工艺条件下,系统中无亚硝酸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93.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从活性污泥样品中提取DNA,采用套式PCR技术对特征基因片断进行扩增,结合DGGE(变性浓度梯度凝胶电泳)研究了平行AO/NO除磷工艺中的放线菌种群结构,并分析了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及行为特征.测定了活性污泥中部分菌种的16SrDNA V3 区片段序列,通过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库比对,初步确定了部分细菌的属.在除磷效果稳定的情况下,系统中除磷微生物种群结构大致能保持不变,少数数量或种类发生变化的种群与系统中含氧量变化有关,但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菌群结构总体能够适应工艺运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4.
负载硝酸盐有机改性沸石抑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摇床振荡试验研究,考察HDTMA有机改性沸石对硝态氮的吸附-解吸特性及对磷酸盐和氨氮的吸附特性,再通过模拟释放试验考察负载硝酸盐HDTMA有机改性沸石对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有机改性沸石吸附硝态氮的最佳HDTMA负载量为276?EC.Langmuir公式能较好地描述有机改性沸石对硝态氮的吸附行为,饱和单位吸附量达到1 724mg/kg,并且有机改性沸石对硝态氮的吸附速率较快.有机改性沸石吸附硝态氮之后一定条件下又会逐渐释放出来,并且吸附的硝态氮越多,硝态氮的解吸量越大.Langmuir公式能较好地描述负载硝态氮之后有机改性沸石对磷和氨氮的吸附行为,且对氨氮的理论吸附量为12.0 mg/g以及对磷的理论吸附量为O.597 mg/g.②采用有机改性沸石负载硝酸盐可以较长时间地向表层底泥提供硝态氮,并且大大减低了进入上覆水的硝态氮比例.硝酸盐负载型有机改性沸石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底泥磷的释放,而且可以控制底泥氨氮的释放. 相似文献
95.
通过直接沉淀-热改性法将纳米氢氧化镁晶体(Mg(OH)_2)负载在生物质炭(BC)上,系统研究了该改性材料(Mg(OH)_2-BC)对模拟废水中氮、磷的固定特性,并探讨了投加量、反应溶液pH、接触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_2-BC在投加量为0.3 g·L~(-1),反应溶液初始pH为7,反应时间≥40 min时对氮、磷的固定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58.8、130.0 mg·g~(-1).Mg(OH)_2-BC对氮、磷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通过SEM、XRD、FTIR等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Mg(OH)_2-BC对氮、磷的固定机制主要为鸟粪石结晶沉淀,也即化学沉淀.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UV和氯联合作用下溴酸根离子(BrO-3)在低浓度含溴溶液中的生成,旨在探讨pH、次氯酸钠(NaOCl)浓度、溶解氧(DO)、光强和温度等因素对其生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暗反应条件下H2O-NaOCl-Br-体系较稳定,而UV照射可使游离氯浓度持续降低,同时伴有部分Br-(6 .6%~32%)被氧化成BrO-3离子;pH、温度和光强恒定时余氯的分解可用拟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拟合;实验条件下(I为610~1 896 μW/cm2,T为12 .2~36 .1℃),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与体系温度和光强值有线性关系;BrO-3的生成大致可以分为快速、慢速和平缓3个阶段;在慢速生成阶段,BrO-3的生成量与余氯的分解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绝大部分相关系数在0 .96以上);实验范围内(pH为4 .41~11 .07,DO为1 .5~9 mg/L,Cl2为1 .23~4 .50 mg/L),低pH、低DO和高初始NaOCl(以氯计)浓度有利于溴酸根的生成,提高温度与光强均不同程度提高溴酸根生成速度,但同时因加速余氯的分解而减少了溴酸根的总生成时间. 相似文献
97.
98.
99.
以降解2-氯酚(2-CP)的厌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驯化过程对污泥降解能力的影响,并采用多种指标全面评价驯化后污泥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经68d驯化,污泥对2000mg/LCOD和25mg/L2-CP的去除率均>95%,2-CP的降解速率达0.3mg/(L·h).对于浓度<140mg/L的2-CP,降解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浓度为200~300mg/L的2-CP,污泥能较快恢复降解能力,但不耐受600mg/L的2-CP.2-CP厌氧降解产物包括苯酚、苯甲酸、正丁酸、乙酸、H2、CO2和CH4.氯酚脱氯是整个降解环节中的限速步骤,速率仅为0.1mg/(gVSS·d). 相似文献
100.
化学生物絮凝与化学絮凝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加药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是利用将化学和生物协同絮凝作用处理污水的强化一级新工艺.试验通过在不同加药量情况下化学生物絮凝和化学絮凝工艺的中试试验对比研究,得出在相同加药量条件下,化学生物絮凝污染物去除效率均优于化学絮凝工艺10%~20%.在70 mg/L液体聚合氯化铝铁复配0.5 mg/L PAM的加药条件下,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经过30 min的水力停留时间,在进水CODCr为100~260 mg/L,TP为2~4 mg/L,SS为80~150 mg/L,NH3-N为10~25 mg/L条件下,出水CODCr、TP、SS、NH3-N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