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44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无可置疑,生产必须安全。基于此,不少人(部门)认为对存在事故隐患较多较大的企业予以停产整改是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保障生产安全的好作法。不安全就一定要停产吗?不应一概而论。生产是安全的主体。只有生产活动的进行,才能谈得上安全管理的存在和物质财富的创造,离开生产谈安全就是空中看花,摘月为饼。因此,安全只能永远处于促进生产、服务生产的地位。同时,安全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对局限性,即安全规范、标准总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发展。如对液化气储罐的安全要求,从压力表到安全阀、从可燃气体…  相似文献   
12.
对野外作业性质较强的石油企业来讲,第一个季节都具有特殊的不安全因素。根据不同季节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控制季节性不安全因素,对于抓好不同季节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抓好石油企业季节性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案例] 船主杨某在长江上经营一艘货船.2003年7月18日,杨某从重庆装运30吨重铬酸钠、30吨硒酸钾运往上海,在行至武汉接受水上交通部门检查时,检查人员黄某、梁某二人发现了其装载的硒酸钾为剧毒化学品内河禁运,遂对其罚款5万元.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企业事故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1.重伤界定过于笼统 ,难以操作对重伤的认定 ,目前全国各企业执行的依旧是1960年5月23日(60)中劳护久字第56号《劳动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随着各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职工人身伤害情形越来越复杂 ,事故管理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新问题。而职工随着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法制意识的日益提高 ,对事故处理中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凡事都要讨个说法。没有规范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规定 ,许多问题常常是各执一词 ,难以解决。无数事实证明 ,这一沿用了…  相似文献   
15.
对野外作业性质较强的石油企业来讲 ,每一个季节都具其特殊的不安全因素。根据不同季节特点 ,采取相应的措施 ,消除控制季节性不安全因素 ,对于抓好不同季节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抓好石油企业季节性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0月9-12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办的“2002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成功举行。此次展会展品包括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安全卫生检测设备、矿山安全设施、特种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防火设备、应急救援设备、个体防护装备、环保设施、交通安全设备、安全培训、宣传和文化产品、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安全生产科技等13  相似文献   
17.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虽然安全生产日益重视,但是安全投入问题却一直没有受到普遍的高度重视,历史欠帐严重,诸多国有企业如此,大量民营个体企业更是问题突出,其严重后果已呈爆发式暴露.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懂安全投入的效益产出规律,不能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等等.本文从事故损失规律、安全投入的效益产出规律等方面对安全投入的科学性、紧迫性和具体运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生产要安全,保障有两条:一是物的安全,即生产的一切生产装置、设备等组成的生产系统要正常运行;二是人的安全,即管理生产、操作装备和设备的人员要具有满足安全生产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因此。安全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正宏  肖曼霞  张军  王春晖 《安全》2001,22(4):24-26
1 PDCA循环工作方式简介 PDCA循环工作方式是美国数理统计学者V.E.Deming根据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总结出来的.他认为:质量管理中的任何工作都可以分为计划、推广、核查、反应4个阶段. (1)计划阶段这一阶段包括4个步骤:①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②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③从各种原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④针对主要原因制订措施、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由于炼化企业具有高温高压、工艺复杂、管线密布、易燃易爆、生产连续等特点,使得工业动火极具危险性,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炼化企业总结多年的经验,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从动火作业的等级划分、审批权限、动火措施、过程监护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基本能够满足工业动火安全。然而,现行的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中的有关条款在实际中却是不易操作的,如对地下的管沟、污油池、污水池及电缆、管线等光凭内眼实地观测是无法做到的,而安全部门又难以集齐所有的基建图纸(因为大多数炼比企业在建成后,都随着设备的使用、工艺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需求,进行过大大小小修理和技术改造,地下的电缆管线分布情况很少有人能一清二楚)。因而,只能凭经验,靠询问来处理,这就难免出现考虑不周、措施不力的现象。2000年11月3日,河南某化工厂在进行焊割作业时,由于动火作业面下的一集水池用水泥盖板盖死,只露有不易察觉的细缝,火票审批人员及动火人均未察觉,导致焊花引爆集水池内的油气,将水泥盖板掀起,造成一名现场安全监护人坠入水池窒息而死。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切实提高动火作业的安全可靠性,笔者尝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