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近地层臭氧(O_3)会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均产生一定的负效应。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不断升高的近地层O_3浓度已经威胁到世界粮食安全。O_3主要以干沉降的方式沉降到陆地生态系统,所以需要定量确定陆地生态系统中O_3通量、干沉降速率和不同沉降通道的沉降过程,预测其对植物的潜在影响。介绍了目前O_3干沉降的主要观测方法及其模拟模型,从4个方面(O_3通量和干沉降速率的季节变化、日变化、气象因子等对O_3干沉降的影响、不同O_3沉降通道的沉降过程)重点评述了不同陆地生态系统O_3干沉降观测和模拟的研究进展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未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2.
李振军  彭栋栋  赵辉 《安全》2018,39(7):58-59
论文分析了油田公司对承包商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现场监管和安全标准方面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承包商自身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安全投入以及安全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市场准入、现场监督、安全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承包商安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3.
近地层臭氧(O3)会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均产生一定的负效应。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不断升高的近地层O3浓度已经威胁到世界粮食安全。O3主要以干沉降的方式沉降到陆地生态系统,所以需要定量确定陆地生态系统中O3通量、干沉降速率和不同沉降通道的沉降过程,预测其对植物的潜在影响。介绍了目前O3干沉降的主要观测方法及其模拟模型,从4个方面(O3通量和干沉降速率的季节变化、日变化、气象因子等对O3干沉降的影响、不同O3沉降通道的沉降过程)重点评述了不同陆地生态系统O3干沉降观测和模拟的研究进展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未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4.
我国近地层臭氧污染日趋严重,其不断增加的浓度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威胁。以冬小麦和大豆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田开顶式气室(OTC)试验,分别设置对照(CK)、100 n L·L~(-1)和150 n L·L~(-1)这3个O3浓度处理组,对2种作物生长指标和产量等参数连续观测,结果表明:O3浓度增加对冬小麦和大豆的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产生影响,并且对大豆的影响更为明显。与此同时,O3浓度增加使得冬小麦的穗重、穗粒数以及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都呈现大幅度下降状态,进而导致其产量降低。在100 n L·L~(-1)臭氧处理下,冬小麦产量较CK降低了12.89%,而大豆产量下降了23.76%。在150 n L·L~(-1)的臭氧处理下,冬小麦产量较对照组降低了29.23%,大豆则比对照组下降了41.57%,与CK相比,大豆产量下降更为明显。上述研究表明,臭氧污染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且大豆对O3的反应比冬小麦敏感。  相似文献   
65.
赵辉  程学文  刘正  栾金义 《化工环保》2011,31(6):524-527
采用“催化氧化—混凝沉淀—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对某厂达标橡胶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单元均能达到预期处理效果,系统出水水质优于当地地下水及循环水补水指标,废水回用产生的经济效益为0.96元/m3.  相似文献   
66.
赵辉  郑有飞  李硕  徐静馨  曹嘉晨  魏莉  关清 《环境科学》2017,38(12):5315-5325
近地层臭氧污染及其对作物产量和粮食安全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利用2014~2016年冬小麦主要生长季期间臭氧浓度和气象因子观测资料,分析了麦田臭氧浓度、AOT40的变化特征.根据Pleijel等2007年修正的气孔导度模型,模拟了冬小麦气孔导度的变化,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同时结合通量模型,计算了冬小麦气孔臭氧通量.此外,利用前期课题组建立的模型,估算了臭氧对冬小麦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在冬小麦生长季期间从前期到后期逐渐增加,并呈现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特征.从2014~2016年的每年3月1日~5月31日,平均臭氧浓度分别为36.2、37.7和33.6 n L·L~(-1),AOT40值分别为17.08、17.90和11.84μL·(L·h)~(-1).Javis气孔导度模型可以用来模拟本地区冬小麦的气孔导度,模型解释了实测气孔导度81%的变异性.2014~2016年冬小麦气孔臭氧吸收通量分别为9.36、9.32和8.65 mmol·m~(-2).在近3年臭氧浓度平均水平下,近地层臭氧会使冬小麦产量减少18.03%,干物质累积减少19.31%.  相似文献   
67.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是描述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内容的方案,内容是文字说明性质的。随着相关海洋环境监测软件系统对结构化的工作任务信息需求日益提高,必须考虑海洋环境监测方案任务标准化的实现方法。文中介绍了海洋环境监测方案任务标准化的原则,描述了实现过程,并给出了北海区海水监测方案任务标准化的实现示例,对未来海洋环境监测方案任务标准化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实施最严格的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最严厉的污染减排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是我国东部沿海省市之一,总人口9248万,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GDP)多年居全国前列。但与此同时,全省资源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已经由过去能源调出省变为调入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二氧化硫(SO2)和烟尘排放未完成国家“十五”计划规定的总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69.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烟道内二氧化硫准确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环境监测部门对烟道内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普遍采用定电位电解法来完成,其主要原理是二氧化硫气体在传感器的电解槽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产生的扩散电流确定二氧化硫浓度,此方法快捷、简便,但准确程度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即对影响该方法准确程度的诸多因素做系统分析,并对检测过程应注意的环节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70.
南京市北郊夏季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京市北郊2014年7月11日至2014年9月10日近地面O3浓度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相应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近地面O3浓度的逐日变化、日变化以及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日变化特征,同时对青奥会时段以及非青奥会时段O3浓度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探讨了O3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整个观测期间O3浓度日均值为75.55μg/m3,青奥会时段日均值为66.47μg/m3,非青奥会时段为79.74μg/m3,随着青奥会的临近,O3浓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2 O3浓度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型的特点,夜间变化平缓,白天变化剧烈。3不同天气条件下,晴天、阴天、雨天的O3浓度的日均值分别为102.23、63.66、63.86μg/m3,日变化最强烈的是晴天,阴天和雨天日变化较为平缓。4O3浓度的日均值出现的频率主要集中在40~80μg/m3之间,占总日数的59.02%。5太阳辐射强度、相对湿度、气温、风向、风速影响O3浓度的变化,其中O3浓度与气温及太阳辐射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