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284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高放核废料深地质处置中,膨润土缓冲/回填材料需要满足低渗透性要求,实现阻滞地下水入渗和放射性核素泄漏的目标。增强膨润土防渗能力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增大压实功提高其密实度,但该方法十分耗时耗能。为此,尝试从调整膨润土团(颗)粒级配角度,探究提高压实度的有效方法。首先,配置不同团粒级配和初始含水率的膨润土试样,再利用压力机压实到45 kN;最后,采用液氮冻干法干燥不同状态的试样,通过压汞仪获得其孔隙分布曲线。结果表明:相同压实荷载下(45 kN),干密度随含水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整体变化趋势,含水率约为20%时压实效果最佳,其中O-B组合与A-B-3组合具有双峰特征;另外,通过调整团粒级配,压实效果显著提升,最大干密度由1.64 g/cm-3提高到1.72 g/cm3,其中A-B-3团粒组合效果最好。孔隙分布曲线表明,压实荷载只能压缩-3.59~0.188 μm-范围的孔隙,而对26 nm左右的孔隙没有影响。当含水率超过20%时,依靠增大压实荷载不能提高其压实度,但当改变团粒组合后,却可以有效提高其压实性能。  相似文献   
102.
刁江水体多相介质中As,Zn和Pb的空间和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广西刁江河水中As,Zn和Pb的溶解态、悬浮颗粒态分布情况及季节变化,以及3种重金属在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的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刁江流域河水与沉积物中3种重金属污染在流域尺度上的分布存在差异,沉积物污染更为严重. 与土壤污染一致,沉积物中3种重金属的污染范围扩散延伸到距离污染源近200 km的下游区域,其中车河矿区对As污染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大厂矿区,而对Pb污染的贡献率明显小于大厂矿区;不同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赋存形态存在差异,河水中悬浮颗粒态Pb所占比例远高于As和Zn,这与3种重金属矿物的稳定性以及在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的富集特征有关;河水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存在季节差别,丰水期悬浮颗粒态重金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103.
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是研究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重要手段.应用水生生物摄食过程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会伴随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分馏作用而变化的特征,以北京地区永定河流域山区河道、永定河流域平原河道、潮白河流域山区河道、北运河流域平原河道为研究对象,共布设30个样点,探究不同流域河道水生生物食物网结构变化特征,定量反映其水生生物摄食关系、营养级、食物网的冗余程度,揭示水生生物食物网结构、物质循环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不同流域河道δ13C、δ15N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不同流域呈现不同上升趋势,永定河流域、潮白河流域山区河道均总体呈现“L”型阶梯上升趋势,永定河流域平原河道呈现■型上升趋势,北运河流域呈现“│”型上升趋势.(2)永定河流域、潮白河流域河道鱼类δ15N总体稳定在8‰~18‰之间,显著大于北运河流域δ15N(5‰~15‰).(3)不同流域鱼类δ15N、δ13C形成的矩阵...  相似文献   
104.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已与艾滋病并列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预计到203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世界第三大死因."慢阻肺"的主要高危因素是吸烟、室内外空气污染及接触职业性灰尘和化学品.为此,全球"慢阻肺"创议组织(GOLD)倡议设立世界"慢阻肺"日,自2002年起,在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举行纪念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5.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城市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目前中国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的城市越来越多。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生态城市建设,对促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单因子分析与系统分析方法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法理演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考察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外立法经验,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6.
机动车行驶过程道路扬尘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机动车行驶过程道路扬尘是城区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因素,其贡献率可达30%-50%。城市路面积尘是机动车行驶过程道路扬尘的主要尘源。路面尘受机动车车轮积压作用、机车行驶过程诱导气流、热射流等综合尘化作用的影响,再次扬向空中并扩散,造成空气中颗粒污染物TSP、PM10浓度增高。实验模拟单车行驶,研究道路粉尘负荷、车速、排放源距离对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TSP、PM10浓度与机动车行驶速度呈显著正相关;同一车速下与路面粉尘负荷呈对数变化规律;与排放源距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7.
当前,环评管理中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及验收工作是急需加强的重要环节,把住这一关口,对有效推进污染减排,防范环境事件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全省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调研分析,感觉目前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在环评管理中最突出的是“重前期环评审批,轻后期验收管理;重环评文件审批,轻现场监督检查;重事后补办手续,轻违法立案查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审批、监管、验收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  相似文献   
108.
"2011年将DVR价格战争进行到底,这是一线厂家的共同宣言,或者未曾公开,但是已经蓄势待发。"年初和业内一位人士聊起行业的发展情况时他大胆预测,时间进入到5月份,这一预测变成了残酷的现实。5月初,DVR一线厂家大华、海康、汉邦等大企业的4路、8路、16路等产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4路DVR价格下降达到40%-50%,一时间竞争来势汹汹。众所周知,DVR发展到今天,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产品结构也很丰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样的价格大幅下调在业内已不是第一次,自从国内有DVR开始,PCDVR的"将价格进行到底"到如今嵌入式厂商的洗牌过程,市场上一直充满价格战的硝烟。虽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战是现代企业很重要的一种营销手段,然而价格战这把双刃剑如果舞得毫无章法,也将使自己满身是伤。对于此次DVR价格竞争,具体的利与弊有哪些?对视频监控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企业对此如何反应?围绕这些问题,《中国安防》记者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9.
具有危险源性质的复杂系统安全行为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具有危险源性质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行为演化动力机制问题,针对系统生命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的特点,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为例,创建扩展型功能共振模型,用于描述系统内安全事故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而后将系统相关主体分为实施方、业主方和第三方共3类,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深入研究发现,三方所承担的安全执行成本、安全处罚成本及事故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变化是系统安全行为演化发展的动力,3类成本失衡引发的监管机制失效是导致此次核泄漏事故的根源,并据此提出保持政府独立性和权威性、限制业主行为、建立项目责任主体终生追溯机制和采用立体处罚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选取全国13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气候带和植被类型的森林土壤,通过外源添加重金属镉(Cd),比较分析土壤Cd的固-液分配系数(Kd)和有效态Cd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土壤/土壤溶液性质对Kd及土壤有效态Cd的影响,并建立了土壤Kd及有效态Cd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Cd处理的土壤中,其Kd值的变化范围为0.91~623.66L/kg,平均值为53.11L/kg,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异达到684.37倍;土壤孔隙水中Cd浓度(PW-Cd)的变化范围为0.309~104.450mg/L,其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为338;DTPA提取态Cd含量(DTPA-Cd)从未添加Cd处理的本底土壤C0至最大添加量128mg/kg,其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分别为9和1.4倍.土壤溶液pH值与lgKd呈显著正相关(R2=0.49,P<0.001),其与PW-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2=0.41,P<0.05);单一的土壤溶液Mg2+可解释46%的DTPA-Cd的变异.在对土壤性质的回归分析中,并未发现有单一的主控土壤性质影响Cd的固液分配,当回归方程中加入其它土壤或溶液性质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拟合模型的预测能力.总之,土壤溶液pH值和Mg2+Kd和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