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158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272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为了解在不同浓度的锰盐作用下生物土壤结皮对稻田灌溉水中镉的固定作用及机制,将不同浓度的硫酸锰、镉溶液与稻田生物土壤结皮混合,并在实验室内培养15 d.通过分析生物土壤结皮中不同形态的锰、镉的量,探究不同浓度锰盐对土壤结皮中镉的固定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锰盐能有效地促进生物土壤结皮固定镉,随着锰盐浓度的增加,生物土壤结皮对镉的去除效率增加.在20.00 mg·L~(-1)硫酸锰条件下,生物土壤结皮对水中镉离子去除率达到98.20%,镉主要以非乙二胺四乙酸可提取的矿物形态存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散射能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锰被锰氧化菌氧化成类似水钠锰矿的多孔海绵状物质,镉富集固定在晶格中.本研究对利用生物土壤结皮净化镉污染灌溉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2.
不同温度桉树叶生物炭对Cd2+的吸附特性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元素分析、BET-N2、Zeta电位、Boehm滴定,SEM-EDS、FTIR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热解温度(300、500和700℃)下制备的桉树叶生物炭进行表征,研究了3种生物炭(BC300、BC500和BC700)对Cd2+的吸附特性与机制.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生物炭产率下降,灰分、pH值和Zeta负电荷量上升,比表面积增大.当Cd2+浓度为20mg/L时,平衡时间依次为80min(BC700)<360min(BC500)<540min(BC300),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8),以化学吸附为主.BC300和BC500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BC700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最大吸附量依次为BC700(94.32mg/g) > BC500(67.07mg/g) > BC300(60.38mg/g).在Boehm滴定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FTIR和SEM-EDS,表明生物炭吸附机制主要为静电吸附和官能团络合作用.BC700吸附性能最佳,原因可能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负电荷量和较为丰富的官能团.  相似文献   
163.
g-C_3N_4/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酸化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偏钛酸和三聚氰胺为原料,经煅烧制备g-C_3N_4/TiO_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研究不同原料配比、煅烧温度和升温速率等制备条件对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UV-Vis DRS、FT-IR、XRD、TEM和PL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可见光条件下,用制备的复合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考察了催化剂酸化改性处理对亚甲基蓝光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偏钛酸)∶m(三聚氰胺)为1∶4、煅烧温度为500℃、升温速率为10℃/min时,g-C_3N_4/TiO_2复合纳米材料对20 mg/L亚甲基蓝的可见光降解效率最高,其3 h时降解率可达99.64%。经酸化改性处理后的催化剂,其电子空穴复合率被有效降低,光催化性能得到提高。此外,光催化机理的研究表明,·O_2~-是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6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优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要求,筛选出目前太湖流域农村所采用的5种主要污水处理工艺,从经济、技术和运行管理3个层面确定了6个评价指标。基于熵权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建立了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优选的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分析,得出工艺的优劣排序,并进行了评价结果的分析,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5.
以沅陵县凉水井镇的5年生马尾松和檫木混交林为对象,抽取不同石漠化程度下的马尾松作为实验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减轻,该地区马尾松幼林的树高、胸径和冠幅均会增加,不同石漠化程度地区间的胸径、冠幅和树高差异均很大.  相似文献   
166.
167.
周丕仁  邓文义  陈沈雷 《环境工程》2018,36(11):112-117
采用旋转黏度仪研究污泥在恒定及变剪切速率条件下的表观黏度变化规律,探讨了CaO添加剂、加热和高温预处理对污泥表观黏度及流变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向污泥中加入一定含量的CaO试剂及提高污泥温度均能显著降低污泥的表观黏度。当向污泥中加入1%、3%及5%的CaO后,污泥表观黏度值分别减小41.0%、61.0%、69.7%。CaO试剂、加热及高温预处理对污泥流变特性影响显著,Power law(PL)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污泥流变曲线均有较优的拟合效果(R~2>0.9)。在常温及加热条件下,随着CaO含量升高,污泥的非牛顿性也逐步提高,呈现更显著的剪切变稀特性;而经过高温预处理后,污泥的非牛顿性则随CaO含量升高而逐渐降低,在5%CaO时的流动特性已接近牛顿流体。  相似文献   
168.
经济学家理查德·帕斯卡尔说:“逐渐地,国家的强盛将由该国公司的竞争力决定。”企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9.
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发展和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文俊  邓九兰 《安全》1998,19(6):7-9
介绍了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着重综述了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0.
红外光纤是一种新型光导材料 ,制作过程属于尖端科技领域。普通玻璃纤维的制作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玻璃熔化阶段 ,玻璃(固态)在特定的容器内 ,以一定的温度熔化(变为液态);第二阶段随着不断地被拉伸 ,熔融的玻璃慢慢冷却 ,变成固态 ,形成了极细的玻璃纤维。红外纤维同普通的玻璃纤维制作过程一致 ,不同的是 ,红外光导纤维的制作过程中砷发生源产生的砷化物 ,因红外光导纤维的原料不是普通玻璃 ,而是硫系红外玻璃如As2S3、As2Se3 等。在红外玻璃的熔化和拉丝过程中 ,As2S3、As2Se3 除了以蒸气和粉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