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随着高品位优质闪锌矿资源的减少,研究开发利用贫杂锌矿、含锌废渣等二次资源的锌冶炼清洁工艺,成为锌冶炼工业重要而迫切的任务.碱浸-电解法作为一种生产高纯度锌粉的新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原料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为了对碱浸-电解法生产高纯度锌粉新工艺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该新工艺的环境负荷进行研究,并与传统的酸法和火法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酸法和火法工艺相比,碱法生产锌粉工艺的环境协调性更优越,其能源总需求、温室效应指数及酸化指数分别是酸法工艺的87.76%,47.80%和0.08%;是火法工艺的93.94%,9.25%和0.14%.   相似文献   
152.
研究了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污水脱氮除磷效果及其强化措施。高效藻类塘和水生生物塘HRT分别为8d和4d,出水溶解CODCr的浓度低于100mg/L。高效藻类塘系统的总氮和氨氮的全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6.6%和90.4%。两级高效藻类塘内氨氮的去除途径主要包括生物同化、氨氮的挥发和硝化作用等,其中硝化作用为主导作用;水生生物塘去除总氮的主要途径为颗粒有机氮的沉淀去除和硝态氮的反硝化。出水总磷浓度全年平均值为3.33mg/L,高效藻类塘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欠佳。通过降低水生生物塘内水深、采用废弃石膏作为填料构建了新型复合水生生物塘,HRT=1.6d条件下,复合水生生物塘出水总氮和总磷可分别保持在5mg/L左右和<1mg/L,可达到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3.
氢经济开创绿色能源新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及它刘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的巨大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朝向绿色清洁高效的氢经济时代进军。本文介绍了氢经济的含义和背景;氢能源高效和环保的优点;介绍了制氢技术发展以及世界各国氢能研发状况;并针对我国的氢能研究现状提出了发展战略与刘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4.
采用高频高压AC/DC电源(交直流叠加电源)产生流光放电等离子体进行烟气一体化脱硫脱硝,解决了窄脉冲电源寿命短和价格昂贵的问题,克服了其不能工业化应用的弊端;采用湿式反应系统,解决了能耗偏高和副产物粘壁问题;生成物为硫铵、硝铵化肥的半湿法流程是第一次实现1200m^3烟气放电脱硫脱硝的完整工业化流程。  相似文献   
155.
油气行业甲烷减排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准确地开展甲烷核算工作是油气行业开展甲烷排放控制的基础。当前,我国油气行业甲烷核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缺乏全面详细准确的基础数据、缺乏油气行业本土化特征排放因子以及未建立非常规油气田特征排放因子等。本文在参照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的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围绕强化基础监测并夯实核算数据、确定特征排放因子并统一甲烷核算方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并持续加大监督力度等诸方面提出了我国油气行业甲烷核算方法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6.
TiO2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掺杂Fe3+ ,用NH4 Cl提高单分散性并且用稀H2 SO4 表面修饰的TiO2 粉体光催化剂 ,考察了它与TiO2 在紫外光和日光作用下对直接耐晒黑G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以TiO2 干凝胶为母体 ,依次浸渍Fe3+ 、NH+ 4以及SO2 - 4所制备的粉体光催化剂Fe3+ /SO2 - 4/TiO2 在紫外光作用下降解效果比纯TiO2 高 2 .1倍 ,在日光作用下比TiO2 高 1 .9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该法制备的TiO2 粉体中锐钛矿相占 1 0 0 % ,没有金红石相 ,平均晶粒粒径为 4nm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 ,无论是纯TiO2 还是经过掺杂Fe3+ 、用H2 SO4 进行表面修饰后的TiO2 ,红外吸收光谱图基本相似 ,说明掺杂和表面修饰并没有极大地改变TiO2 的化学结构 ,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归属于杂质能级的电子捕获陷阱作用、有效光成分增加和光生电子向反应物的迅速转移  相似文献   
157.
对美国油气田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要求、排放系数、可行技术及相关治理费用进行梳理总结,为我国油气田VOCs排放标准、排污许可申请技术规范、污染源核算技术指南等制定以及油气田企业VOCs治理提供借鉴。美国新建污染源控制标准主要对油气田油气井完井、储存、气动阀、气动泵、压缩机、设备泄漏、无组织逸散等VOCs污染源提出管控要求。参照我国当前石油化学工业VOCs管控理念,可将上述污染源归为设备和管道组件密封点、物料转移和输送、工艺无组织、储存4个源项进行管控。  相似文献   
158.
以西安城市表层土壤和地表灰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西安市表层土壤pH值的变化范围是7.65~8.54,属弱碱性。地表灰尘pH值的变化范围是6.59~11.19,属碱性。表层土壤的低频磁化率和高频磁化率均值分别为1.55×10^-6 m^3/kg和1.46×10^-6 m^3/kg,频率磁化率均值为6.7%。地表灰尘的低频磁化率和高频磁化率均值分别为5.50×10^-6 m^3/kg和4.84×10^-6 m^3/kg,频率磁化率均值为1.88%。表层土壤和地表灰尘中总有机碳均值分别为1.31%和3.97%。西安城市表层土壤和地表灰尘均主要以粉粒为主,且二者各理化性质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9.
杭州城区PM2.5和PM10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杭州城区空气质量监测站PM_(2.5)、PM_(10)浓度值结合气象、道路、人口数据以及站点周边绿地信息分析PM_(2.5)、PM_(10)浓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杭州城区各监测站PM_(2.5)和PM_(10)晴天日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PM_(2.5)比PM_(10)污染严重;晴天日PM_(2.5)、PM_(10)浓度值与对应的温度(-0.463,-0.281)、风速(-0.305,-0.332)呈负相关,与湿度(0.257,0.239)呈正相关;晴天有风时,杭州市区PM_(2.5)、PM_(10)污染北部重于南部,东部重于西部,浓度极高值集中在风速小于5 m/s时段,且风速越小浓度值越高;温度为12℃左右,湿度在60%~80%时,颗粒物污染最严重;交通高峰时各监测站PM_(2.5)、PM_(10)污染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PM_(2.5)、PM_(10)污染程度与道路密度成正比,与缓冲区内绿地覆盖面积成反比。PM_(2.5)污染程度与人口密度成正比,PM_(10)污染与人口密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0.
为研究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该文选取了2家典型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G和H)共13个点位进行采样分析,并对其生产车间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H企业的干燥回收工艺段VOCs排放浓度最高,达528.12 mg/m3,2家企业浸出、榨油、蒸脱、干燥回收工艺段VOCs排放浓度均超过120 mg/m3;VOCs组分类别以烷烃为主,正己烷、3-甲基戊烷、甲基环戊烷是该行业VOCs的优势物种;烷烃对OFP的贡献最大,达到91.2%,正己烷、3-甲基戊烷、甲基环戊烷、2-甲基戊烷是VOCs浓度占比和对OFP贡献占比前4的组分,溶剂使用是该行业加工过程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对车间VOCs浓度非致癌风险的评价中,G企业榨油浸出车间VOCs浓度对人体健康存在非致癌风险;致癌风险评价中,G企业榨油浸出车间苯、乙苯对人体健康存在大概率致癌风险,G企业和H企业的污水处理厂中苯、乙苯存在小概率致癌风险,G企业和H企业浸出车间中苯存在小概率致癌风险,乙苯则未达到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