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25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由南四湖底泥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低温菌Pseudomonas flava WD-3,为提高其处理污水的效率并实现重复利用,本试验选取在低温(6~8℃)条件下,采用天然材料海藻酸钠(SA)和人工合成材料聚乙烯醇(PVA)共同作用的复合材料为包埋载体,利用正交试验探索其最优的固定化条件;并将最优的Pseudomonas flava WD-3固定化小球投入到SBR污水处理工艺中,探究其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当SA质量分数为4%,PVA质量分数为6%,Ca Cl_2质量分数为5%,交联时间为24 h时,Pseudomonas flava WD-3固定化小球的物理性能最好,且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最佳,分别是游离菌对COD、TP和NH+4-N去除效率的1.11、1.17、1.14倍.在SBR工艺中,通过连续3个月的监测数据发现,Pseudomonas flava WD-3的固定化小球对污水NH+4-N、TP、COD和TN的去除率分别介于72.78%~77.48%、62.04%~69.26%、89.08%~92.72%和85.08%~89.08%,且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未投加该菌的1.13、1.91、1.25、1.56倍,最终采取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8 h.并且,Pseudomonas flava WD-3在不同投加量及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对污水中各污染物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2.
内蒙古中东部大针茅群落土壤线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在内蒙古西乌旗大针茅草原,根据土壤深度0~10cm、1020cm、20~30cm分层采样,定量分析土壤线虫群落的多度,并对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和群落内线虫营养类型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中土壤线虫包括50属和24科,其中矮化属、拟盘旋属、丽突属为优势属,特别是矮化属线虫数量异常高.土壤线虫群落的垂直分布呈现表聚型.就功能类群而言,植食性线虫在各层中的比例最高,为69.4%~81.3%,食真菌类线虫的比例最低,为0.9%~2.4%,而食细菌类线虫比例为13.9%-20.9%,食真菌类线虫和食细菌类线虫的比值为0.067~0.133.表6参29  相似文献   
103.
国际标准组织,以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为执行内容,对任何一个组织(指社会单位)的环境管理状况,进行改进、发展、达标,并予以认证。本文将这一认证程序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4.
建材属于高耗能、高耗材的资源依赖性工业,在当前资源普遍短缺的形势下.建材工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建材工业特别是水泥工业是能源和资源消耗大户的帽子难以掉.比如这次国家宏观调控将水泥工业中高耗能落后的生产工艺列入限制范围.成为主要调控对象。二是环保成为建材工业发展的高标准.这在集团近两年项目建设过程中,成为一个不能回避又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5.
电石渣属于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为提高废弃资源利用率,降低烟气脱硫生产成本,介绍了在不经过脱硫设备改造的前提下,通过掺比比例、浆液pH、供浆密度配比的控制,将电石渣代替石灰石作为脱硫剂进行了现场验证,并在神华国能宁夏煤电有限公司鸳鸯湖电厂取得了成功应用。此方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6.
带电检测对电气设备内部发生的长间歇式、潜伏性局部放电通常定位为外界干扰,而在线监测易受多源放电以及背景噪声的干扰,导致该类缺陷易发生漏报。在现有带电检测与在线监测基础上,基于云平台技术设计了一套间歇式局部放电检测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将不同频带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采集,通过多频段联合定位的方法完成内部放电缺陷的初步定位,而且具有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功能,给出设备内部放电类型。试验结果证明:基于云平台的间歇式局部放电系统可以完成电气设备内部局部放电缺陷的长期跟踪,通过实时检测数据变化、在线数据分析,为异常设备制定相应的检修策略。  相似文献   
107.
电气设备局放检测现场常因检测需求变更而需更换不同的检测设备类型与接线形式,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并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出一种既能用于巡检也能用于缺陷精确定位的一体化多功能特高频传感器。对该新型传感器的结构型式、功能参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在某电气设备局放检测中与传统特高频传感器的对比应用,验证了其功能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8.
三峡水库洪水调度对香溪河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三峡大坝汛期洪水调度为契机,于2013年7月在香溪河开展原位监测,研究了洪水调度对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洪水调度期间香溪河水位变动范围是145.63~148.36m,河流中上游平均流速变化幅度小于河口平均流速变化幅度,中上游与河口的平均流速存在显著差异(P<0.05).调度前香溪河的藻类优势类群为蓝藻与硅藻,蓝藻所占比例高于硅藻,调度结束后,中上游水域硅藻占优势,河口区域蓝藻所占比例升高.香溪河水环境特征与藻类群落结构在洪水调度期间发生了显著改变,Shannon-Weaver指数趋于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大坝拦蓄洪水的过程显著改变了香溪河水环境条件,洪水顶托作用首先改变了支流的水文水动力学特征和水质状况,随后藻类群落快速变化响应了这种改变.洪水调度所营造的动态水位使得靠近大坝的支流生境受到强烈冲击和破坏,导致了藻类种类和生物量的变化;由此可见,水库的动态水位可改变支流的藻类群落结构,有助于抑制和延缓支流水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海洋平台的冲刷本质为流、固两相流的相互作用问题,采用两相流模型模拟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可以准确反映其物理机制。本文基于两相流模型SedFOAM,建立海洋平台基础的三维两相流冲刷数值模型,对桩基局部冲刷坑演变过程和桩柱上、下游的最大冲刷深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桩基局部冲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单向水流作用下,桩柱上游出现半圆形的冲刷坑,最大无量纲冲刷深度(约为0.65)出现在桩柱上游;冲刷过程中桩柱下游出现斜向发展的淤积带;受下潜水流的影响,桩前最大冲刷深度可达平衡深度的80%。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实际海洋平台的冲刷预测和基础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1 标准编制的背景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各类火灾(建筑火灾、油池火灾、喷射火焰以及闪爆等)事故时有发生.这些火灾事故在造成重大财产经济损失的同时,作业人员也可能会因为防护不当而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烧伤,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