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83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41.
中纤板废水处理工艺改造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中纤板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混凝工序代替气浮工序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代替水解酸化池对原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改进后的工艺运行稳定,排水各项指标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42.
研究通过影响-信仰-态度评估法分析了基于城市居民视角下地方政府管理垃圾焚烧困难的原因,指出居民由身体健康影响辐射到对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的担忧为其关键原因所在。并应用影响-信仰跟踪途径法给出地方政府面对垃圾焚烧管理困难的解决对策,提出地方政府应尽量降低当地居民对垃圾焚烧的担忧,制定管理政策时应考虑充分,并建立利益相关居民有效参与监管机制,才能有效解决城市垃圾焚烧管理的困境。  相似文献   
243.
基于田间原位测定结果,作者建立了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稻田N2O排放估算的统计模型. 在模型验证和输入参数检验的基础上, 本研究应用模型估算了20世纪50~90年代我国稻田水稻生长季N2O直接排放量. 结果表明, 由于水稻种植面积和氮输入量的增加、以及水分管理方式的变化, 稻田N2O-N季节排放量从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9.55 Gg增加到了90年代每年32.26 Gg, 同期伴随着水稻单产的增加. 在20世纪50~90年代间, 我国水稻生产的N2O-N排放量以平均每10 a6.74 Gg的速度递增. 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稻田N2O-N季节排放通量平均分别为0.32 kg·hm-2和1.00 kg·hm-2, 相当于季节氮输入总量的0.37%和0.46%. 本研究模型估算50~90年代间稻田N2O季节排放量的不确定性为59.8%~37.5%. 就全国稻田的不同种植区域而言,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量占全国稻田N2O排放总量的51%~56%. 20世纪90年代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量约占我国农田N2O年总排放量的8%~11%. 相对于旱地作物而言, 过去几十年水稻生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我国农业生产的N2O排放. 然而, 随着水稻生产中节水灌溉的推广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 我国稻田N2O季节排放量预计将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44.
245.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生长季N_2O排放量估算:模型建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我国水稻生产中往往采用多种水分管理方式,如持续淹水、淹水-烤田-淹水和淹水-烤田-淹水-湿润灌溉等. 水分管理方式的不同会引起水稻生长季N2O排放的显著变化. 本研究收集和整理了2005年以前17篇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有关我国稻田N2O季节排放通量的71组田间原位测定资料,每组资料包括稻田氮肥施用的种类和施用量、水分管理方式、N2O季节排放量等数据,旨在建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生长季N2O直接排放量的估算模型. 分析结果表明,持续淹水稻田N2O季节排放量与施氮量无明显相关关系,在淹水-烤田-淹水和淹水-烤田-淹水-湿润灌溉的水分管理方式下,两者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持续淹水稻田N2O季节排放总量相当于施氮量的0.02%. 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分析技术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估算结果表明,淹水-烤田-淹水的水分管理方式下稻田肥料氮的N2O排放系数为0.42%,但N2O季节背景排放量不显著. 在淹水-烤田-淹水-湿润灌溉的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生长季肥料N的N2O排放系数和N2O-N背景排放量分别为0.73%和0.79 kg·hm-2. 残差分析和效能分析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切性. 综合3种水分管理方式,我国稻田水稻生长季N的N2O排放系数和N2O-N背景排放量平均分别为0.54%和0.43 kg·hm-2. 相对于旱作农田而言,水稻生长季肥料N的N2O排放系数较低,意味着水稻生产较旱地作物可能更有利于减缓我国农业N2O排放. 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我国稻田水稻生长季N2O直接排放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246.
不加催化剂和掩蔽剂的微波密封消解法测定CODCr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行的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存在许多缺点,密封消解法缩短了消解时间,但仍存在汞盐污染。作者对微波密封消解法测定CODCr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加Ag2SO4作催化剂,也不加HgSO4作氯离子的掩蔽剂,该方法同样可以得到与回流法相近的分析结果。同时还提出应当控制的反应时间、反应体系酸度等操作参数。该方法是一种可供选用的无汞盐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法。  相似文献   
247.
本研究以我国东南部地区淡水养殖鱼塘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采用漂浮箱法和扩散模型法同步原位观测其CH_4排放通量,旨在明确运用两种不同方法观测CH_4的排放特征、排放强度及其驱动因子,综合比较两种方法观测结果的差异性,其中扩散模型法能够进一步量化扩散传输对CH_4排放通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观测的CH_4排放通量有相似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夏秋季排放高,冬春季排放低.通过漂浮箱法观测淡水养殖鱼塘CH_4排放通量的变化范围为0. 14~3. 13 mg·(m~2·h)~(-1),其年平均排放通量为(0. 86±0. 30) mg·(m~2·h)~(-1),而由扩散模型法估算出鱼塘CH_4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0. 04~1. 41 mg·(m~2·h)~(-1),其年平均排放通量为(0. 45±0. 08) mg·(m~2·h)~(-1).基于两种方法观测的CH_4排放通量具有相同的环境驱动因子,CH_4排放通量与水温、底泥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水体化学需氧量(COD)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水体溶解氧(DO)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合比较两种方法观测结果,发现由扩散模型法估算出的淡水养殖鱼塘CH_4排放通量约为漂浮箱法测定结果的45%左右(P 0. 01),扩散模型法可能低估淡水养殖系统CH_4排放通量.综上所述,漂浮箱法更适合用于观测我国东南部内陆地区淡水养殖生态系统CH_4排放.  相似文献   
248.
有害气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风险性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有害气体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的风险性,提出从危害度和危险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的方法。其中危害度的评价是利用环境预测与评价中的方法,预测在发生事故时,有害气体散逸到人群暴露处的最大浓度。同时结合有害气体对人体产生影响健康、损害机体和危及生命3个程度的浓度,来确定企业的危害度。对于危险度的评价,则分别采甩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来定量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隐患所用设备的不可靠性。并结合劳动安全评价的有关理论,计算被评价隐患的危险指数。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确定隐患的安全界限标准。通过与该标准比较,判定隐患处于何种状态。并估计其转化成事故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249.
环境违法经济处罚设定研究——以《水污染防治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违法行政处罚中最常用的处罚手段是罚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源的经济实力迅速提升,这不仅意味着其排污水平在提高,也意味着其应对环境违法处罚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现行法律法规的处罚威慑力相对下降.这导致了目前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甚至排污者蔑视处罚、故意排放,而执法者却无可奈何的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250.
重庆地区云水的飞机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10月3~13日,在重庆地区上空1500~4000m 进行了云水和污染气体的飞机观测。结果表明云水大都酸化并污染,亚硫酸根在硫氧酸根中占3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