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安全科学   221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665篇
基础理论   148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以西安某大学和某居民楼住户的室内声环境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地下室噪声对住户室内影响的监测结果,介绍中低频噪声的危害。在实际监测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探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荧光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综述了荧光光谱在环境监测中近几年的应用。内容包括方法原理、方法的建立,有关荧光体系的研究,以及与其他技术的联用等一些最新进展。指出: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试样量少和测定简单等优点,为复杂环境样品中微量元素及痕量物质的分析提价了新手段,与其他手段结合使用,环境分析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3.
1实验方法 :于 2 5ml比色管中加 5μg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液 ( 5.0 μg/ml)、2 .0 ml1 .0× 1 0 -3mol/L 番红花红 T、4 .0 ml2 .0 mol/L 缓冲溶液( H2 SO4) ,用水定容 ,摇匀。放置 1 0 min,用 1 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 365nm处测吸光度 ,吸光值至少在 1 h内保持恒定。 2变异系数 0 .59%~ 1 .35% ,加标回收率 98.2 %~ 1 0 0 .4 %。 3亚硝酸盐氮在 0~ 1 0 .0 μg/2 5ml内符合比耳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3.1× 1 0 4L/mol· cm,回归方程y=0 .0 2 67c 0 .0 0 2 ,相关系数 r=0 .9992 ,结果满意。番红花红T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  相似文献   
104.
以间歇-分阶段进水方式进行了模拟酸雨柱式动态淋溶实验.结果表明,间歇-阶段性酸雨入侵会影响填埋飞灰中Pb、Zn、Cu、Cr和Ni的浸出行为;尤其间歇停滞期后的初期酸雨入侵会增加多数重金属的再浸出水平,且该部分重金属的释放主要源于前阶段酸雨侵蚀过程中所形成的非稳定性(弱酸态)重金属.各酸雨侵蚀阶段,部分重金属(如Pb-Zn)的浸出行为具有相关性,这与各重金属在飞灰基质内的赋存形态、矿物相稳定性及酸性侵蚀程度等有关.各阶段酸雨入侵会相继溶出飞灰中的可溶性(NaCl、KCl等)、难溶性氯盐(CaClOH)以及微溶性钙盐(CaSO4),并增加CaCO3和Ca-Al-Si-O等矿物的峰强.各阶段酸雨入侵会使初始飞灰表面的团簇状结构逐渐被酸性(H+)侵蚀作用破坏,并暴露出大量棒状或条形状CaCO3晶体,且随着酸雨入侵次数的增加,CaCO3也将逐渐被侵蚀破坏.本研究为非连续酸性降雨条件下填埋稳定化飞灰的重金属浸出行为评价及风险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生物合成纳米硒(SeNPs)具有环境友好、安全低毒等特点,备受关注.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纯菌体系,但其存在亚硒酸盐转化率低、耐受性差等问题,因此研究新的纳米硒高效合成体系非常必要. 选取实验室前期筛选得到的两株纳米硒合成细菌Alcaligenes sp. YBY和Providencia sp. DCX,分别考察了单菌株及共培养体系(双菌株)对SeO32-的还原能力及其高浓度耐受性. 结果表明,共培养体系还原SeO32-的能力强于单菌株培养且耐受性明显更好,能够在20mmol/L SeO32-浓度下仍然保持33.01%的还原率. 利用表面响应法对共培养体系还原SeO32-合成SeNPs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2.18 mmol/L SeO32-以及pH 6.83还原条件下还原率最高,达到了97.09%. X射线衍射(XRD)分析发现共培养体系合成的SeNPs为六方晶...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公用电话网,利用单片机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设计了智能无线防盗报警系统.系统在有警情发生时启动报警信号,并按预设的电话号码实现远程的自动拨号报警.实践证明,本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7.
一、问题的提出正当许多城市因水资源开采失调而出现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引起地面沉降和水资源枯竭等环境地质灾害之际,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却发生了地下水位呈大幅度上升的罕见现象。并酿成浸没灾害,引起国务院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在剖析格尔木地下水位上升机理的基础上,认为其发生与发展,与特定的地质环境,特别是与水库的兴建有关,故将其称作水库效应地质灾害。格尔木市区地下水位上升,始于1977年9月山口水库(即乃吉里水库)兴建之后,在截至1983年的六年里,市区地下水位累计升高6.203米,年平均上升1米,  相似文献   
108.
石油工业废弃物处置及其生物治理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我国石油工作者对石油工业废弃物的普遍关注,现在介绍生物治理的基本概念及SPE石油工程师协会中有关含油污泥生物处置的途径及其突出优越性。生物液/固处理工艺(LST)是目前含油污泥处置现场最经济可行的处置方案。这种好氧的LST工艺过程,能够比较充分地代谢和降解石油污泥中的油和脂并大量除去多环芳烃类(PAH)化合物及其它有机化合物,明显地降低了石油废弃物对人、畜的毒害程度。其工艺较简单,操作也简易,凡经此工艺处理后的废弃物不留残毒和后患,因此早已被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炼油业视为处理含油污泥的有效选择了。石油工业废弃物的生物防治和生物降解工艺较大程度地领先于目前我国现场正在执行的各种处理含油废弃物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9.
110.
一个童工在京城的遭遇郑家学1994年6自23日傍晚,一辆救护车从芦沟桥医院开出,尖啸着驶向丰台医院。车上躺着一个孩子,面容红紫,呼吸急促,鼻孔里插着氧气管。守候在旁边的医生紧张地注视着孩子病情的变化。这个孩子叫张亚,是河南来的童工,刚满15周岁。车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