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安全科学   221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665篇
基础理论   147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本文对含放射性、氟化物、苯并(α)芘、硫酸盐、铁锰等超标复杂矿井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在一定条件下用曝气、配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常规净水措施处理生活饮用水达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
在将乐,无论是查纠交通违法行为,还是宣传交通法规,都可以见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是将乐交警、共产党员赖天福。1977年,34岁的赖天福从部队转业,投身于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八年。不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倾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2001年12月初,他从尤溪县  相似文献   
94.
基于遥感资料的中国东部地区植被VOCs排放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充分基于遥感资料获取中国东部地区叶面积指数和叶生物量的最新信息,并广泛调研了植被VOCs排放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以2008—2010年的植被和气象的平均状态为背景,基于MEGAN排放模型,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植被VOCs(BVOCs)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BVOCs年排放总量为11.3×106t(以C计,下同),其中异戊二烯(ISOP)、单萜烯(MON)和其它VOC(OVOC)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44.9%、31.5%、23.6%.BVOCs排放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别占全年的11.2%、71.8%、14.1%和3.0%.空间分布上,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秦岭大巴山脉、东南丘陵、海南等植被茂密的区域,年均排放强度一般在1500~6000kg·km-·2a-1之间,福建、广东、江西、浙江、湖南、湖北等省份BVOCs的排放总量与平均排放强度均较高.本研究所得到的高时空分辨率的BVOCs排放清单,可以为区域环境与气候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5.
萘降解菌MQ合成靛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萘降解菌(丛毛单胞菌)MQ完整细胞对吲哚进行转化合成靛蓝,结果表明菌株MQ具有较好的靛蓝合成能力,靛蓝产量在4h左右即达到稳定.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蓝色产物为靛蓝.考察了反应温度及摇床转速对靛蓝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温度和转速分别为25℃和150r·min-1.随后,采用表面响应法确定了菌株MQ合成靛蓝的最优条件:菌株接种量OD6602.16,吲哚浓度200.55mg·L-1,pH=6.91.在最优条件下,菌株MQ合成靛蓝的产量为53.05mg·L-1,比初始条件下的产量提高了179%.  相似文献   
96.
宋小源  刘杰  郑春苗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0):2470-2475
有色示踪剂在砂箱溶质运移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对数字图像进行分析以确定多孔介质中有色示踪剂浓度分布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建立有色示踪剂浓度与图像颜色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能够利用数字图像迅速确定某一时刻砂箱内部的示踪剂浓度分布.结果发现,与传统定点采样方法相比,图像分析法可以达到更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从而观察到有可能被忽视的重要溶质运移过程,能够为地下水溶质运移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和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采集手段.但由于色彩空间变化范围的限制,图像分析法只能在一定溶质浓度范围内适用.  相似文献   
97.
以江苏省里下河腹部地区38个典型湖泊湖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运用了基于理化指标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方法和基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的生物指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评价方法,评价了湖泊湖荡营养状态.结果显示共采集到里下河腹部地区湖泊湖荡浮游植物7门50属89种,主要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2.3×10~5~3.7×10~7 cells·L~(-1),生物量介于0.05~15.02 mg·L~(-1),绿藻门与隐藻门(Cryptophyta)在细胞丰度上占优势,隐藻门在生物量上占优势;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guadricauda)为主要优势种;生物指标评价方法的结果显示湖泊湖荡总体为轻度富营养,与TLI评价方法的结果有较好一致性,表明两类评价方法在里下河腹部地区具有较强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98.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盐渍化环境下秸秆还田对土壤中总汞(THg)、甲基汞(MeHg)含量和转化以及对水稻吸收汞的影响.试验用土采集自天津典型污灌地区,人为添加不同梯度的盐分(0、0.2%、0.5% NaCl)及外源汞(0、5mg/kg~Hg(NO32),秸秆还田按照0.1%进行处理.结果显示:1.秸秆还田促进稻田系统中无机汞的甲基化.与未添加秸秆的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后土壤MeHg含量提高了56.8%~76.8%,水稻MeHg含量增加了127%~171.6%.2.在轻度盐渍化稻田开展秸秆还田,会进一步提高稻田土壤中汞的甲基化水平,进而增加水稻籽粒中甲基汞含量.与不添加盐分处理相比,轻度盐渍化环境中(0.2% NaCl),秸秆还田处理导致土壤MeHg含量提高了92.2%~101.2%,水稻籽粒MeHg含量增长了52.8%~132.1%.更高的盐渍化水平会抑制土壤汞甲基化趋势,水稻籽粒中甲基汞含量降低.在中度盐渍化环境中(0.5% NaCl),秸秆还田导致土壤MeHg含量降低了57.9%~88.6%,水稻籽粒MeHg含量降低了72.9%~86.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盐渍化且汞污染稻田开展秸秆还田可能大幅度增加该地区汞食物链暴露风险,因此在中轻度盐渍化的污灌区,对秸秆还田等农艺措施需要格外慎重.  相似文献   
99.
针对垃圾渗滤液中ρ(NH3-N)较高、可生化性较差、处理困难的问题,以老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改良SRIS(土地快速渗滤系统)对NH3-N的处理效果与最高处理负荷量,同时分析了系统不同深度的ρ(NH3-N)的变化,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进水前、后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情况.结果表明:①在进水ρ(NH3-N)为125 mg/L左右、水力负荷为0.11 m3/(m2·d)、进水频率为1次/d下,垃圾渗滤液经改良SRIS的一级、二级渗滤柱处理后出水ρ(NH3-N)平均值为3 mg/L,NH3-N去除率在97.5%以上;提高水力负荷为0.22 m3/(m2·d)后,NH3-N去除率为87.27%;进水频率改为2次/d,NH3-N去除率达到96.17%.②改良SRIS的一级、二级渗滤柱所能处理的最高NH3-N去除量分别为200和110 mg/L,并且主要在下层和底层部分发生去除.③改良SRIS中下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为丰富,微生物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在属水平下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相对丰度最高,同时还存在多种有利于NH3-N去除的硝化、反硝化细菌以及浮霉菌,为NH3-N的去除提供了保障.研究显示,改良SRIS对垃圾渗滤液中NH3-N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为老龄垃圾渗滤液的有效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
传统农村环境治理技术缺乏高针对性,整体治理效果较差。对此基于TREELT环境治理模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TREELT农村环境治理技术。首先根据自然环境治理要素,建立农村环境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对农村整体自然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获取相关向量参数。引入静态塔逻辑分析结构,建立农村自然环境TREELT环境治理模型,最后通过TREELT环境治理模型,导入求取的向量参数,获取自然环境集中评估分析值,实现高针对性环境治理。相比较传统农村自然环境治理技术,应用农村环境宏观治理技术后,农村整体自然环境评估指数上升14,环境健康因素离散度下降48.7%,整体自然环境具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