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8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为初步探讨富勒烯(C60)对人体细胞的潜在危害,以人胚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研究富勒烯暴露对人胚肝细胞的氧化损伤.人胚肝细胞暴露于0、1.25、2.50、5.00、10.00、20.00和40.00 μg·mL-1富勒烯悬液24h后,检测细胞内CAT活性和MDA与ROS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OD蛋白在富勒烯...  相似文献   
92.
为了相对稳定地识别人员是否处于心理负荷状态,设计并实施含能材料起爆作业心理负荷诱导试验。首先对心理负荷诱导情况进行判断,然后分别采集27名被试在静息状态和实施含能材料撞击起爆作业状态下的眼动、心率变异性(HRV)和脑电信号(EEG),通过正态性检验和假设检验获得心理负荷表征指标并进行统计功效分析,依据表征指标,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心理负荷评估模型,最后采用被试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模态组合和分类器的心理负荷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双模态(眼动+EEG)下SVM算法和3模态下RF算法评估性能和稳健性较高,多模态信息组合具有优异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3.
道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与重大危险源评价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和我国的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对某液化石油气罐区进行危险性评价,估算其爆炸的影响范围。对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进而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4.
郝腾腾  郑欣  王慧宇 《安全》2021,42(6):35-40
为减少液氨泄漏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液氨泄漏事故应急策略进行研究.本文以某化工厂为例使用ALOHA软件对该化工厂液氨泄漏后发生中毒和爆炸事故后果进行模拟,并通过MARPLOH对影响范围进行可视化处理.提出液氨泄漏事故现场警戒区划分原则和应急队伍安排策略,在综合考量该化工厂液氨泄漏引发的中毒事故和BLEVE事故情况下,对警戒区域进行划分并绘制出事故现场管制图.研究表明:液氨泄漏后前15 min是周围人群避难疏散的关键时间段,以此可制定周围人群最优疏散方案.可以为同类型涉氨制冷企业和其他危化品企业的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策略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5.
为提高双子表面活性剂改性蛭石的吸附性能,用碳酸钠对天然蛭石进行同质化处理,合成芳香反离子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C-S)并作为改性剂,通过水热法对钠基蛭石(Vt-Na)进行插层处理,制备有机蛭石(GC-S-Vt)。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考察改性有机蛭石对甲基橙(MO)的吸附效率及表面活性剂含量、pH值对改性有机蛭石对甲基橙的吸附效率的影响。改性后蛭石的亚甲基对称与非对称伸缩振动峰增强表明GC-S成功用于有机蛭石的改性。改性后的GC-S-Vt层间距增大,这是由于有机反离子修饰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增加了蛭石层间距,并提高了其对MO的吸附质量比。当GC-S的添加量为0.8 CEC,温度为25℃时,GC-S-Vt对阴离子染料甲基橙的吸附效率由改性前的2%提高至98.31%。在pH值为5、吸附时间为60 min时,GC-S-Vt对甲基橙的吸附质量比最大。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改性有机蛭石对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试验结果发现,甲基橙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  相似文献   
96.
郑欣  郝腾腾  王慧宇  许开立 《安全》2021,42(4):71-75
为减少因脑力疲劳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研究如何测量和识别脑力疲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通过作业前后心算可靠性下降率作为判断脑力疲劳程度的指标,利用眼动追踪仪Tobii Glasses设备测量被试者疲劳前后的瞳孔直径、注视点、陀螺和加速计等眼动参数指标,探究被测试者眼动指标变化规律与脑力疲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生脑力疲劳时瞳孔直径增加,陀螺和加速计的值减小,注视点的分散程度增加.瞳孔直径、注视点、陀螺和加速计等眼动指标都与脑力疲劳相关.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建立脑力疲劳评价指标体系和预测脑力疲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