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太原第一热电厂简易湿法脱硫石膏品质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简易脱硫石膏理化性质及矿物组成的研究发现,虽然石膏外观差、颗粒细、含尘量及石灰石过剩率高,但所含CaSO3质量分数极小,而CaSO4·2H2O质量分数高于一般天然石膏。用它作水泥缓凝剂、水泥矿化剂和生产半水石膏的试验也充分证明:脱硫石膏可完全替代天然石膏。  相似文献   
342.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及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险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风险管理者的管理和决策,为定量研究污染场地评价过程的不确定性,在系统分析污染场地危害产生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污染场地暴露过程评价的概念模型;提出用概率分布函数表征场地污染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基于过程的污染物运移数值模拟模型以减小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用Monte Carlo方法评估参数不确定性对暴露浓度不确定性的贡献,进而形成暴露点污染物浓度的概率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基于剂量-效应模型,分别采用暴露点浓度的5%、50%和95%置信区间上限值表示乐观情况下,正常情况下以及最不利情况下的暴露浓度,计算敏感人群的健康风险.研究选择国内西南地区某铬渣污染场地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乐观情况下六价铬和总铬的非致癌危害商分别是8.98和1.02,正常情况下分别是30.57和2.72;最不利情况下分别是77.95和7.11.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的表征各参数不确定性影响下的最终风险,为污染场地的修复和后续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43.
浙江某热电厂运行的传统双碱法脱硫工艺出现了塔体结垢、脱硫渣得不到正常分离、脱硫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双碱法脱硫工艺的技术革新过程,并阐述经过技术革新后,新双碱法工艺的运行情况;真正实现了脱硫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脱硫渣中石膏含量的提升;系统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44.
喷淋湿式静电净化定型机废气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型机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上,喷淋湿式静电净化工艺已经逐步取代了单一的喷淋洗涤和单一的静电除油工艺。本文主要通过对喷淋湿式静电净化工艺在实际定型机设备上的应用,研究喷淋湿式静电净化设备的运行情况及设备性能,提出该设备产生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通过实践归纳运行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以便达到提高喷淋湿式静电净化设备运行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5.
本文以常石集团舟山造船厂为列,重点研究了吸附-催化燃烧法、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光催化技术协同对涂装废气的去除效果及各反应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两种方法的实验情况,对这两种方法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6.
电阻率法是现今一种新兴的环境污染检测方法。文章简述了国内外利用电阻率法进行污染探测以及工程应用的研究现状及成果,介绍了土壤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类型、温度、土壤孔隙率与结构特征、含水率、孔隙水电导率等,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电阻率法对污染场地污染物特性进行监测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7.
铬污染土壤介电性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复介电常数法在铬污染场地进行监测的可行性,通过试验比较了不同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土壤含水率和孔隙比下的土壤介电性质的频散特性.结果表明,污染土壤复介电常数呈较为明显的随着频率升高而降低的频散特征,频率低于50 MHz时,土壤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变化较为明显;随着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含水率和孔隙比的增大,土壤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均有增大的趋势.通过分析土壤复介电常数和含水率、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及孔隙比的变化关系,推导了土壤含水率与介电常数实部、铬污染物质量分数与介电常数虚部的关系模型,并能够对铬污染土壤的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及含水率进行分析评价,为介电常数法用于土壤中铬污染物质量分数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48.
甲烷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此前对全球甲烷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模拟研究,但在源汇关系和通量的认识上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近期研究发现,广泛分布的喀斯特地下空间(洞穴和裂隙等)是大气甲烷重要的汇;其作用机制主要有微生物氧化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但对二者的影响大小认识不足;喀斯特洞穴甲烷碳库大小及其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影响认识尚不清楚。下一步工作应该加强洞穴甲烷的系统研究,分析甲烷的碳汇机制以及估算碳库大小;同时,加强喀斯特生态系统大气、土壤和洞穴甲烷通量的研究,以揭示喀斯特地下空间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9.
综述了几种常用的填埋场渗漏检测方法,指出电学法已成为填埋场不同运行阶段(施工期和运营期)渗漏检测的主流方法。分析了各阶段电学检测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在防渗膜铺设阶段,常利用双电极法或电极-偶极子法进行施工完整性检测;在填埋场运营期间,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电极格栅法、基于物联网的监测预警云平台、阵列式偶极子法或高密度电法进行膜渗漏检测及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