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三跨连续钢筋混凝土板局部受火和整体受火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结构受火位置和受火范围不同时,产生的塑性区位置和范围不同,出现破坏铰的位置不同,但是经过模拟发现塑性区域都是在中间支座附近,破坏铰都是在负筋截断形成,因此结构的负筋长度对结构的耐火性能影响很大;结构在整体受火情况下由于整个结构绕塑性区的抬升作用,造成塑性区附近中跨的抬升,加温结束后整个中跨呈隆起形式,但是中跨局部受火时其中点始终产生向下的挠度,因此在局部受火与整体受火时结构的整体变形不同;在局部受火的时候,由于结构的整体作用使受火跨和未受火跨之间有很大程度的内力调整,这种内力重分布可以很好地提高结构的抗火性能,结构在局部受火的时候耐火性能比整体受火时好出很多。  相似文献   
142.
从一种新的角度对棒料剪切下料时的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影响被剪毛坯断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3.
太原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太原市水资源系统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在太原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4.
简述了节水减排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对洛阳石化节水减排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节水减排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5.
新工艺引入"一机两用"和"以废治废"的思想进行系统改造,实现改造后污泥处理系统的良性循环,根除了污泥外排的局面,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费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6.
报道了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s)净化水溶液中甲基对硫磷的作用及修复甲基对硫磷污染水体的主要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抑菌水溶液相比,10-11g凤眼莲抑菌可将250mL的10mg/L的甲基对硫磷降解速度提高763.52%。处理10d后甲基对硫磷的消除率,凤眼莲培养液为99.9%,对照水溶液为40.1%。其修复机理主要是凤眼莲的直接吸收和微生物降解。在不抑菌条件下,凤眼莲对水溶液中甲 硫磷净化的贡献率达67.28%,微生物降解约占23.97%。  相似文献   
147.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点源的逐步控制,非点源污染已日显突出,目前降雨径流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滇池的调查资料表明:1988年由面源输入滇池的总氮占入湖总氮的31%,总磷占入湖总磷的46%,如遇丰水年,由陆地径流、降雨、降尘输入滇池的污染物将达到或超过50%。因此,研究滇池农田非点源的定量化方法对于滇池富营养化研究是重要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48.
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转载破碎点的粉尘分布特征,对进风顺槽沿程粉尘分布进行了现场实测,得到主要产尘点为转载机机头1 m处、破碎机处和前溜及后溜处.进一步分析了主要产尘点的分散度和粉尘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载机机头1 m处以5 μm以下呼吸性粉尘为主,PM5粉尘质量浓度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PM10粉尘质量浓度变化与之相反,治理时尘源处要以呼吸性粉尘为主,还需关注扩散滞留的可吸人粉尘;破碎机处主要为10 μm以下可吸人粉尘,PM5粉尘质量浓度开始波动较小,一段时间后升高,PM10粉尘质量浓度表现为先高后低的趋势,治理时尘源处要以可吸入粉尘为主,还应关注呼吸性粉尘的扩散;前后溜区域粉尘颗粒分布比较均匀,PM5粉尘质量浓度呈间歇性波动,PM10粉尘质量浓度变化比较平稳,治理时除考虑呼吸性粉尘和可吸人粉尘外,还应注重风流的影响,后溜处还需考虑粉尘粒径分布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9.
天津市多发生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事件,明确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过程来源对PM2.5的综合治理意义深远.利用天津市2014-2017年环境资料和2016年气象资料,结合WRF-Chem模式研究了天津市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过程来源.结果表明:①自2014年以来,天津市ρ(PM2.5)呈逐年下降趋势.②ρ(PM2.5)月变化曲线呈"U"型分布,呈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季节性特征;ρ(PM2.5)日变化呈双峰型分布,主峰值出现在08:00-09:00,次峰值出现在21:00-翌日00:00.③各季节天津市ρ(PM2.5)空间分布不同,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高值中心分别位于天津市西南部的静海区、中心城区北部的北辰区、西部的武清区及北部的蓟州区.④WRF-Chem模式模拟的天津市秋冬季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本地源贡献率为56%,外来源输送贡献率为44%,其中以河北省和山东省的输送为主.2016年12月16-22日天津市一次重污染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天津市本地源贡献率为49.6%,河北省、北京市和山东省的外来源输送贡献率分别为32.2%、7.0%和2.2%.污染前期,不利气象条件和外来源输送造成天津市ρ(PM2.5)聚集并形成重度污染;污染持续过程中,本地源贡献率逐渐增大并占主导地位.研究显示,近年来天津市ρ(PM2.5)呈下降趋势,并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