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28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42.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选型修改设计的一种水帘式钢模板喷漆净化装置已投入使用,工人从漆雾弥漫中解放了出来。 在钢模板生产过程中,喷漆是最后一道工序。过去这个厂采用普通的喷漆方法,劳动强度高,环境污染严重。国内不少单位采用浸漆和静电喷漆的方法解决了劳动保护问题。鉴于这两种方法还存在不能保证质量、漆料浪费大和不能解决环保问题的缺点,北京电力设备厂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使用水帘式钢模板喷漆净化装置,可使等待喷漆的钢膜板沿着链式传动带从一头顺序进入喷漆净化机,在两排平滑的水帘衬托下进行喷漆作业,有害气体由引风机从上面抽走,…  相似文献   
43.
本文选择在相同的时间内,相同浓度的硫酸盐在不同稳定剂中吸光度的不同,得到改进的稳定剂能在搅拌后4~20min内吸光度变化不明显;而传统稳定剂在8~12min内吸光度最大,且容易发生陈化现象.  相似文献   
44.
当前研究者往往是把生态用地质量评价同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各自分隔开来进行研究,而没能很好的把二者结合起来.本研究将生态辐射的概念引入人居生态环境评价中,利用GIS技术构建了生态辐射模型,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进行了分析.在生态辐射模型中将城市用地分为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两类,以建设用地作为人居用地来进行研究.对不同大小的生态用地斑块提出不同的服务半径,作为生态用地的辐射范围,其大小决定于生态用地的斑块大小和土地类型.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生态用地分布较为均匀的坪地街道,其森林覆盖率虽然比大鹏街道要低,但生态辐射强度值却略高于后者,这说明本研究建立的生态辐射模型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反映生态用地分布均匀程度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为人居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5.
利用崇信县气象观测资料,选用华煤集团新柏煤矿瓦斯浓度观测资料,进行多因子分析,探讨气象条件与矿井瓦斯浓度的关系,选取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3的因子,用统计学方法中的逐步回归法进行煤矿区不同回风巷瓦斯浓度预测,建立瓦斯气象条件预警模型,并建立瓦斯气象自动监控预警系统平台,为研究煤矿瓦斯爆炸,减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砂土中的正十六烷在电动强化微生物作用下的迁移特征和影响因素,揭示利用非均匀电动力学技术修复链烷烃污染土壤的特性。结果表明:非均匀电动力学过程能有效地促进土壤中正十六烷和细菌的迁移,电渗析是其主要作用机理。在1.2V/cm电压梯度下砂土中的正十六烷向阴极迁移速率约为0.7cm/d;电极对污染物、降解菌的迁移作用和电极反应引起的土壤pH变化使得污染物主要在距阳极15cm处被降解,可利用该过程将污染物迁移到规定区域,然后投加高效降解菌进行定点修复。  相似文献   
47.
都松江  郭俊 《安全》2012,33(10):15-17
本文通过一种特制的易燃液体燃爆实验分析装置,来直观的分析易燃液体燃烧爆炸的本质,进而提出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燃爆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措施和救助办法.  相似文献   
48.
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PAA)是一种广谱、高效、环保型消毒剂.近年来,基于活化过氧乙酸的高级氧化技术由于适用pH范围广、产生毒副产物少及具备一定剩余消毒能力等优点在水体有机污染物去除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PAA的性质,综述了活化PAA技术去除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分析了活化PAA技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pH及水质组分).最后提出了该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开发可实际应用于饮用水/污水深度处理的活化PAA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从危险化学品运输全过程涉及的5类主体单位和多部门监管内容两个方面分析危险化学品跨省道路运输监管流程;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流程等方面总结出苏浙沪危险化学品跨省道路运输存在的5类监管缝隙,即法律法规缝隙、组织架构缝隙、部门协调监管缝隙、监管流程缝隙和信息阻隔缝隙。应用无缝隙化组织理论设计苏浙沪危险化学品跨省运输安全监管区域联控的组织架构,包括最高决策、中间协调、地区执行3个层面;把危险化学品跨省道路运输现有监管流程分为审批服务类和现场检查类,并对其进行无缝隙化整合,既能提高监管效率,也能降低运输企业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50.
实验研究了蔗糖为碳源,硝酸钠、脲、蛋白胨、硫酸铵和氯化铵等氮源对NⅢ2发酵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液起始pH值为7.50,以硝酸钠为氮源,发酵液pH会上升,升至7.60~8.34时,NⅢ2菌株开始大量分泌微生物絮凝剂,发酵72 h,产量可达7.5 g/L,该产量是目前报道的克雷伯氏菌产絮凝剂的最高值。脲为氮源,pH则下降,降至5.04~6.49时,大量分泌絮凝剂,发酵72 h产量达5.2 g/L。蛋白胨、氯化铵和硫酸铵等为氮源时,pH下降十分明显,pH小于3.71时有絮凝剂分泌,发酵72 h产量约2.0 g/L或更小。以硝酸钠和脲为氮源时,发酵液中有黄色物质分泌,该黄色物质出现或黄色逐渐加深,是NⅢ2菌高产絮凝剂的标志。除硫酸铵外,其他氮源发酵所产絮凝剂为O-糖蛋白。当以硝酸钠、脲、蛋白胨、硫酸铵和氯化铵为氮源时,絮凝剂中蛋白的含量分别为9.55%、33.28%、19.39%、13.81%和15.51%,且蛋白含量越高,絮凝剂活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