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88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341.
酸雨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危害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本文主要阐述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目前比较流行的控制方法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42.
大连市海岛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大连市长兴岛、大长山岛部分学生进行海岛生态安全环境意识问卷调查,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主成分分析),了解当前海岛生态环境现状及居民环境意识、环境行为和环境意愿,为海岛可持续发展与学校环境教育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希望这次问卷调查能为将来环境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影响、改善学生的环境行为,促进环境行为和环境意识的协调发展,为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和探寻合理的环境教育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43.
底泥生态疏浚作为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解决区域的水环境问题,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开展了锡山区宛山湖底泥污染和生态清淤研究。以宛山湖九里河口以北湖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宛山湖基本情况及底泥污染现状调研分析,充分考虑通航和引水需求以及施工深度限制等因素,确定生态清淤范围和工程量。本次疏浚面积为0.75 km2,疏浚深度为0.3~1.3 m,疏浚总量为56.82万m3,其中底泥清淤34.82万m3,航道疏槽22.00万m3。从清淤要求、清淤深度、清淤设备选择、清淤工艺等关键技术点着手制定宛山湖北部湖区底泥清淤方案。通过对先导区污染底泥的生态清淤,有效削减底泥内源污染,促进宛山湖水体水质改善,并为宛山湖水生态修复奠定基础,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44.
<正>美丽中国建设既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愿景,又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依托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因而在社会治理中需要从理论指导、制度保障、宣传教育、实践路径等方面系统化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由钱易和温宗国等编写,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总论》,立足于新时代背景,系统梳理了十八大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45.
气象灾害损失与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象灾害损失的形成是自然变异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自然地理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气象灾害损失的区域性差异是十分显著的。而重要的是,预防和控制气象灾害损失的关键,首先就在于了解人口分布、经济增长、教育与科技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对气象灾害损失的影响程度究竟如何。为此,采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气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对区域气象灾害损失与各个社会经济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若干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346.
梁雨  闫海红  殷勤  年跃刚  张宪奇  王幸智 《环境工程》2022,40(4):188-195+223
近年来,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填埋场已成为我国公认的地下水重点污染源之一。通过对赤峰垃圾填埋场及其周边地下水环境的系统检测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及综合评价法对现状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开展地下水污染成因解析。基于地下水历史检测数据,对照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水体指标限值,2018年12月—2020年8月研究区地下水历史超标指标有氨氮、硫化物、氟化物、总大肠菌群及部分感官性状指标,超标频次11%~90%,超标倍数1.01~120。除氨氮及氟化物,超标物浓度整体呈降低趋势。2020年9月超标物质仅氟化物和总大肠菌群,超标倍数在1.03~1.37。根据Pearson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结合大肠菌群的特点,判断填埋场内总大肠菌群超标主要由监测井洗井不充分及周边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由该地区地层岩性、地下水化学类型等,结合文献调研,判断氟化物超标主要由水文地质条件决定。氨氮浓度水平波动性较大,各点位均出现历史超标现象。根据背景点与各监测点氨氮浓度的正相关性(P<0.01, R≥0.655),以及渗滤液对场内地下水氨氮浓度贡献率为30.37%等,判断其超标成因主要包括垃圾渗滤液及上游地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347.
浮珠浮选法是目前一种新的微藻采收方法,其中浮珠材质对于采收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选取采收效率高的浮珠材料及其探索在采收过程中与小球藻的作用机理,以普通小球藻为例,选用目前较为常见的硅硼酸钠、空心玻璃珠、粉煤灰和乳胶颗粒作为浮珠材料进行分析,发现硅硼酸钠采收效率最高,在不添加药剂的条件下可达到63.24%。浮珠颗粒和微藻粘附过程中在16.6 nm时出现第二能穴,硅硼酸钠表面疏水性和粗糙度是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8.
采用超滤膜法对某玉米深加工污水站EGSB+AO工艺二沉池出水进行分级,结合总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UV254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玉米深加工废水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以分子质量大于10 k和小于0.5 k物质为主,这2个区间组分的芳香度较高。三维荧光谱图分析表明,出水主要含有色氨酸类蛋白和腐殖质,各分子质量区间的腐殖质荧光强度大于同分子质量的蛋白质类物质,而腐殖质是在好氧曝气阶段生成。各分子质量区间有机物的总荧光强度和DOC浓度、UV254呈显著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49.
应用动态膜原理,以0.105 mm孔径的工业滤布和钢丝网代替固定膜组件构成一体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玉米深加工废水。结果表明,工业滤布和钢丝网基材的膜组件动态膜完全形成后,可以将水中绝大多数悬浮物截留下来;工业滤布膜组件可以在更短时间内(30~60 min)完全生成动态膜并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采用大通量启动、小通量运行的恒流操作方式,出水平均浊度低于1.5 NTU,SS未检出。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2 h,MLSS浓度为5 gL时,出水CODCr平均为34.5 mgL,去除率达93.1%;出水NH+4-N平均浓度为5.2 mgL,去除率达94.8%。  相似文献   
350.
污水处理厂的不断增加,使得由此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从而使污水处理厂除臭问题日益突出。通过介绍污水处理厂臭气的成因、成分、浓度及排放要求,分析了三种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