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大型商业建筑中的性能化设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大型商业建筑的建筑特点、火灾特点及火灾危害性,并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念,针对某大型商场的建筑特点和性能化问题,提出了通过设置防烟走廊阻止火灾高温烟气进入作为疏散临时安全区的中庭的设计方法。在合理估算建筑内火灾和人员荷载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模型,通过对火灾情况下的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验证了防烟走廊的设置可有效提高中庭的防火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2.
商业类建筑人员密度统计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献中商业类建筑人员密度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分类,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建筑面积、商业类型(经营形式和性质)、城市类型(所在城市经济水平)以及营业时期对人员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面积与人员密度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而商业类型、城市经济水平以及营业时期对人员密度的影响较大;超市、服装类建筑的人员密度高于百货商场和家具建材类建筑,商业建筑人员密度随城市经济水平增长而降低.利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以商业类型、城市类型和营业时期为解释变量初步建立了商业类建筑人员密度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3.
人员疏散预动过程是受多个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这导致人员预动时间是一个随机量,而不是一个常数,研究人员预动时间的分布特征对风险评估与性能化设计研究有重要实用意义.设计了影响人员疏散预动时间的组成因子,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住宅楼人员预动时间进行了数据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针对人员疏散预动时间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住宅楼火灾疏散预动时间中各因子的概率特征及预动时间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预动时间符合正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4.
无机酸对硝酸铵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硫酸、盐酸两种无机酸对含能材料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使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和微量量热仪C80,对纯硝酸铵及硝酸铵和硫酸、盐酸的混合物进行了热分析实验并研究各种样品在恒温以及升温条件下的吸、放热特性。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确定了硝酸铵及其与无机酸的混合物发生放热分解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基于Semenov热爆炸模型,计算并比较了各样品标准包装的自加速分解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25.
研究垫水层对小尺度油池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分别测量在有、无垫水层情况下,正庚烷和航空煤油(RP-5)池火燃烧过程中质量损失速率及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同时通过摄像机记录油池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现象.结果表明,垫水层对不同沸点燃料池火的燃烧发展过程及质量损失速率的影响截然不同.当无垫水层时,由于池壁温度超过燃料沸点,庚烷池火发生沸腾燃烧现象;而航空煤油沸点较高,燃烧过程中没有发生沸腾现象.当有垫水层存在时,由于油水界面温度超过水的沸点,沸点较高的航空煤油池火发生薄层喷溅现象;由于庚烷沸点低于水,庚烷垫水池火燃烧过程比较平稳,只发生了局部溅射现象.  相似文献   
26.
正方形煤油池火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无风条件下正方形煤油池火的燃烧特性,包括燃烧速率、火焰高度和火焰脉动频率等。正方形油池边长分别为0.2m,0.4m,0.6m,0.8m,油池壁面高度均为0.13m。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油池火火焰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获取火焰脉动频率的两种方法。研究发现,油池壁面高度的存在使油池火的燃烧速率低于理论值;燃烧速率实验值与油池特征尺寸(d/L)呈单调递减关系;较小尺度油池的平均火焰高度与理论预测值比较接近,但较大尺度油池的平均火焰高度明显低于理论预测值;油池壁面的存在使油池火脉动频率低于理论值;随特征尺度(d/L)的增加火焰的脉动频率范围加大,脉动不稳定加剧。  相似文献   
27.
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企业生产类场所,从物质特性、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4方面建立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对储存经营类场所,从工作人员、物质特性、作业及设备、安全管理和建筑特征5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得到各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 对各评价指标因子进行等级划分,建立安全检查评分表; 采用线性加权模型,计算评价场所的系统安全分值,依据系统评价等级得出其火灾危险性等级.对某油库火灾危险性的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准确、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