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9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多菌灵和苯菌灵分析中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花在样品预处理上,即样品的提取和净化方面,因此采用快速、有效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介绍目前国内外多菌灵和苯菌灵分析中在样品预处理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为实际环境监测中选择最合适的预处理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GHS的积木原则和发达国家及地区GHS危险化学品分类积木原则的采纳情况,提出了我国GHS危险化学品分类中采用GHS分类积木原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为实现大批量样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提出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快速筛选.样品用模拟酸性汗液在(37±2)℃水浴中提取1h,ICP-MS进行测定,针对不同纺织品或皮革制品,依据其类别进行产品质量符合性判断:婴幼儿用品的测定值在0.5 mg/kg之下,其他类别样品的测定值在1.0 mg/kg之下,可认为符合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实验结果表明,ICP-MS测定锡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1mg/kg,精密度高于4.1%,加标回收率在90.22~101.80%之间.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所用试剂量少,可实现对大量样品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74.
75.
金艳  徐晔  王娟  陈军 《四川环境》2014,(3):162-166
土壤砷污染修复是世界性的难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阐述了土壤砷污染的现状、危害及其来源,探讨土壤砷污染的传统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特点的同时,重点阐述了纳米材料修复技术,尤其是纳米铁技术,并对土壤砷污染修复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
准噶尔盆地荒漠区工程建设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的荒漠地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环境极易遭到破坏,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加,由于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现象也逐渐增多.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尚需深入.本文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荒漠地区工程建设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的分析,并借鉴其它地区的经验,指出新疆北部的荒漠地区由于环境脆弱,各类工程均可引发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也能影响工程本身的安全,工程建设应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7.
随着纳米材料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部分纳米颗粒物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废弃物排放等途径进入海洋.当纳米颗粒物与海洋中的污染物(如与重金属)共存时,因其独特的物化特性往往会成为污染物的良好载体并在生物体内累积,从而增加已有污染物和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海洋环境构成潜在的生态风险.已有的研究更多关注单一纳米材料的生态毒性效应,有关纳米颗粒物与污染物的复合生物效应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已广泛应用的纳米Si O2与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Hg~(2+)对东海常见海洋微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Hg~(2+)会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24 h-EC50、48 h-EC50和72 h-EC50值分别为56.3μg·L~(-1)、58.6μg·L~(-1)和36.8μg·L~(-1);低浓度的纳米Si O2(1 mg·L~(-1)和5 mg·L~(-1))未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而较高浓度的纳米Si O2(≥10 mg·L~(-1))会显著(P0.05)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并且提升微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影响微藻的抗氧化系统.添加1 mg·L~(-1)纳米Si O2会增强Hg~(2+)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作用,Hg~(2+)的24 h-EC50和48 h-EC50分别下降至41μg·L~(-1)和43μg·L~(-1),虽然1 mg·L~(-1)纳米Si O2本身没有对中肋骨条藻产生生长抑制作用,但是能够明显增强Hg~(2+)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纳米Si O2对Hg~(2+)有着较强的吸附能力,在60 min时,100 mg·L~(-1)纳米Si O2对100μg·L~(-1)的Hg~(2+)的吸附率为90.08%,最大吸附量为5.92 mg·g~(-1).吸附了Hg~(2+)的纳米Si O2在中肋骨条藻内的累积可能是造成这种协同毒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8.
黄鲲  陈军 《环境技术》2023,(10):196-201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和无记忆效应等优势是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是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重要参数,准确、合理地评估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对开发高安全动力电池及促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机理,重点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诱因及热失控诱因之间的内在关联。针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测试标准极度缺乏的现状,详细介绍了UL9540A标准中关于单体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测试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实验测试方法及测试报告内容等,旨在为未来制修订锂离子电池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在研究旋风除尘器内气固两相的运动状况及分离机理方面,计算机模拟替代部分实验的方法能够优化设计旋风除尘器结构参数,提高其对微细颗粒的捕集效率,减少运行压力损失。本研究采用RSM模型和随机轨道模型对旋风除尘器内流场及浓度场进行模拟及实验。研究表明,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对于大于5μm的颗粒其捕集效率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旋风除尘器外壁的颗粒浓度呈螺旋带状分布;如将排气管管径减少至原直径0.8倍,可使其对2μm颗粒捕集效率提高6.6%,但压力损失提高36.5%;颗粒的凝并作用有利于提高旋风除尘器微细颗粒的捕集效率。  相似文献   
80.
阐述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可能导致的环境与健康的不确定风险以及实施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在推动纳米科技和纳米产品研发的同时,应秉持科技进步有益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原则,针对这些技术可能引起的健康、安全、环境、伦理和社会的隐含问题和不确定性,开展纳米产品及与纳米相关的法律、环境与健康潜在风险研究,制定相关安全性评价和风险管理规范以应对潜在的释放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