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8篇
综合类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21.
为了进一步提高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尾矿库事故,分析了尾矿库安全评价不确定性的3个来源:地理环境的不确定性、评价依据的不确定性、评价过程的不确定性;结合粒计算的理论知识,对尾矿库安全评价的不确定性从一级粒度、二级粒度上进行研究,并构建尾矿库安全评价不确定性的商空间模型;根据模糊聚类方法,计算影响元素的相似矩阵,建立了尾矿库安全评价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的分层递阶结构。结果表明:该研究明确区分了尾矿库安全评价不确定性因素,有利于提高尾矿库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2.
噪声污染对化工企业影响分析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化工企业噪声污染特点的分析,全面归纳了噪声的危害:对人体的严重损伤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影响.鉴于噪声污染危害的严重性,有针对性地提出3种主要的噪声控制途径--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途径控制和受声体防护.另外,为保证人们正常的信息交流,建议设计生产1种可以过滤人体声音的特殊除噪耳塞,以期达到有效的降噪、消噪目的,对化工企业的噪声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走廊弯腰疏散行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走廊里人群弯腰疏散行为,组织45名学生进行6组不同初始密度疏散试验,通过录像分析得出不同密度时弯腰疏散基本图,将结果与行走及爬行疏散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弯腰和行走疏散的速度分别是1.4 m/s和1.7 m/s,而爬行疏散速度为0.73 m/s;在密度小于0.5人/m2时,3种疏散方式的流动速度相当;在密度大于0.5人/m2时,3种移动方式速度有明显差异;得出弯腰疏散的速度频率分布图,速度均值为:女生1.02±0.16 m/s,男生1.09±0.2 m/s;在低速度区,女生占很大比重,男生在高速度区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4.
基于无偏灰色模型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预测中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状况发展趋势,构建无偏灰色预测模型对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数据进行模拟预测。通过对我国2005—2010年度煤炭行业的百万吨死亡率有关数据进行模拟,并与传统的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无偏灰色模型消除了传统GM(1,1)模型本身固有偏差,预测精度较高,分析结果可靠,其中,平均绝对误差为0.030 6%,平均相对误差为2.71%,均低于传统GM(1,1)模型。预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正逐步下降,2011年和2012年分别降至0.536%和0.411%,符合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要求。  相似文献   
25.
对棉杆热解渣分别进行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综合活化,并以它们为载体,分别负载锰铈的氧化物获得催化剂,探讨它们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的脱硝性能。同时对3种催化剂进行BET、NH3-TPD、H2-TPR和XRD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物理化学综合法活化后所得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最大,可达到1 614 m2/g,且其微孔中孔分布最为丰富;NH3-TPD表征结果说明化学活化法所得催化剂对NH3吸附效果最佳,其次为物理化学综合活化法所得的催化剂;H2-TPR表征结果可知经化学活化法所得催化剂氧化还原性最好,其次为物理化学综合活化法所得的催化剂;脱硝试验结果可知物理化学综合活化法所得到的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SCR活性最佳,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6.
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煤矿奥灰岩岩溶水类底板突水评价模型。选取煤层底板的地质构造(断裂构造密度、褶皱、断层导水性、岩体的裂隙发育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水压、含水性、岩溶含水层发育情况、强水源补给情况)、底板隔水层条件(隔水层厚度、岩石力学强度以及隔水岩层的完整性)、开采条件(采厚和采深)4个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指标值的类型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级和赋值,建立评判集,进而构建单指标测度函数。将13个突水评价指标值代入单指标测度函数计算得到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利用该方法对肥城矿区14个地质块段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7.
李欢  杨珊  陈建宏  周海林 《环境工程》2018,36(2):152-157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STIRPAT多变量非线性模型定量研究了湖南省6个角度11个指标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将缓冲算子理论与灰色预测分析相结合,在构建灰色Verhulst模型的同时,采用幂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对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原始数据作优化修正处理并预测未来5年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关联程度最高、能源结构因素边际贡献率最大,弹性系数为-0.2055,经过幂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处理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通过定性分析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化特征,定量计算碳排放驱动因素的边际贡献度,结合其发展趋势和预测结果,可为湖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基于影响边坡稳定性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边坡工程是一个非线性、不确定的动态过程等这些特征,首次应用主成分和BP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并应用SPSS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主成分,应用Matlab71神经网络工具箱对一些边坡样本进行训练仿真。对比了经过主成分分析和未经过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经过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评价精度更高,相对误差更小。表明了建立主成分和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湖南石门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工作的总结回顾和对清洁生产审核成果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传统的水泥行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是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0.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设施选址决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设施选址模型主要有P-中值模型、P-中心模型、覆盖模型,这些模型均不适合解决突发事件应急设施优化选址这一难题.针对突发事件发生频率低、后果严重等特点,综合考虑应急设施选址的效率性、公平性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建立了一个多目标决策模型,采用线性加权和法求解该模型,得出应急设施的最优选址点.实例表明,多目标决策模型的计算结果科学合理、经济可行,为应急设施选址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