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陈明  程声通 《环境科学》1989,10(3):58-64
一、引言 1.本文研究对象 水质监测作为水质管理的基础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水质监测系统存在着数据缺乏和可靠性差两大问题。解决这两  相似文献   
52.
建立了一个二维原始方程动力学模式,用于模拟山区谷地中几种典型的环流型式。模拟结果表明:谷中风场的分布强烈依赖于背景风压场分布型式及谷地本身的特征尺度。部分情况下谷地表现为明显的狭管通风效应;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又极易形成背风坡转子流型,或者使谷中气流与自由大气反向,不同的谷地环流型式往往造成谷中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差异。数值实验给出的山区谷地中地形性环流系统及其成因,在污染气象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硫化钠对土壤中铅镉的固定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硫化钠用于固定土壤中铅镉的可行性,考察了硫化钠用量及土壤pH、有机质对固定过程中土壤铅、镉赋存形态及固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硫化钠可改变土壤中铅镉的形态分布,明显降低可交换态铅镉的含量。条件适当时,铅镉可交换态下降值分别为63%和73%。硫化钠在固定铅的过程中,固定效率对土壤pH、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较为敏感,在有机质含量较低或酸性土壤中,硫化钠对铅固定效率较高;相对于铅,有机质含量和pH变化对镉的固定效率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54.
张瑾  陈明滢  郝智能  钟寰  何欢  雷沛 《环境科学》2024,45(3):1539-1552
富营养化和有害藻华是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富营养化湖泊藻华在后期会发生衰亡和腐解并产生大量藻源溶解性有机质(DOM),影响水体DOM的质量和活性,并对关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湖泊水体藻华腐解过程,对藻华腐解过程中水体DOM总量、生物有效性、相对分子质量和组分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藻华腐解引发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藻华腐解显著提高DOM浓度、生物有效性和各荧光组分强度.随着腐解的进行,DOM浓度逐渐降低,而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在分子水平上,超高分辨率质谱结果显示腐解过程中不饱和烃和脂肪族化合物优先被微生物利用,并生成木质素、缩合烃和高O/C值的单宁酸等惰性分子.藻华腐解过程中细菌群落主要优势种从变形菌门(46%)逐渐变为拟杆菌门(42%).此外,藻华腐解还导致水体CO2和CH4排放显著升高1.2~5倍,且排放量可以由DOM光学指标a254预测.该结果为全面揭示藻华腐解过程中DOM特征的动态变化,以及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和环境效应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5.
5·12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不仅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由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也使得受灾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可以说是对政府环境应急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56.
如果人们过上了丰裕的物质生活,而喝得是污水、呼吸的是浊气、吃的是被污染的食品,健康受到了环境污染损害,这样的生活质量就不是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但是,我们不可能因环境保护停止发展,把经济的“长板”削短来适应环保的“短板”,只有拉长环保的“短板”来适应经济的“长板”,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7.
李沫蕊  陈明  李剑 《环境保护》2013,(12):52-54
石油化工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石化行业生产的重要特征是:生产线长、涉及面广、行业生产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巨大,潜在环境风险水平高。从世界范围来看,石化行业也是突发环境事件高发的行业,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在我国,石化行业突  相似文献   
58.
一、从病因类别看环境的致癌因素前文谈到,在致癌因素中,已知有化学、生物、物理三类,其中以化学致癌因素为主。实际上,对于人类的所有致病因素,也可分为化学、生物和物理三类。对人的致病因素,按其病原体大小排列起来如图1。病原体较大者,如寄生物和细菌,这些生物可能间接与癌变有关,但它们不是癌瘤的直接病原。病毒是目前所知的最小的生物,它主要是由生物大分子组  相似文献   
59.
用多光路在线监测烟气中烟尘排放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基于Lambert-Beer定律,用激光作光源,经多光路在线监测烟气中烟尘(颗粒物)浓度分布,统计浓度平均值求得烟尘排放量的方法.论证了该方法在理论上的正确性和在 实践上的可行性.可将该方法应用于一般情况下气固二相流有关参数的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60.
有机溶剂和变性剂对枯草芽胞杆菌溶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枯草芽胞杆菌LD-8547菌株发酵液为材料,提取分离溶栓酶,研究了几种有机溶剂及变性剂对枯草杆菌溶栓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对溶栓酶表现为抑制作用,在10%-15%浓度范围时,其抑制作用最强;乙醇在5%~15%浓度范围内对酶活有激活作用,但随浓度的增大则转变为较强的抑制作用;正丁醇和异丙醇对酶活力则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丙三醇对酶活力有轻微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异戊醇在5%~15%浓度范围内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但当浓度大于15%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醛类对酶活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丙酮、DMSO、DMF、SDS和异氰硫酸胍对酶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脲浓度<0.01 mmol/L时略有激活作用,随浓度增大转变为抑制作用.实验同时对EDTA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内对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浓度<2mmol/L的EDTA基本不影响酶活力,但随着浓度的增大,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大.本实验还以牛血为材料,对酶液进行了体外抗血凝和溶血栓实验,结果表明,该酶具有抗血凝和溶血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