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Ⅱ):责任矩阵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由于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导致的部门间或者责任人之间的推诿扯皮等现象影响应急行动的高效有序开展,甚至会导致应急行动失败。因此,在应急预案中各应急部门(人员)责任分配是否适当是应急能否成功的关键。为解决该问题,笔者引入项目管理中的责任矩阵方法(Responsibility Matrix)。首先,根据应急的特点,定义直接责任(R)、支持(S)、建议(A)、约束(P)4种责任类型,确定了责任划分的原则;然后,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主要包含41种角色类型,并在该基础上建立了应急程序和应急人员间的责任矩阵及评价准则;进而采用上述方法分析一个实际的地震应急预案,对该应急预案的责任矩阵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为制定或修订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前文“大型公共场所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Ⅰ)”得出了大型公共场所火灾事故因果分析图。现在以大型公共场所火灾事故因果分析图为基础,考虑大型公共场所自身的建筑特点和使用特点,依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组合得出大型公共场所火灾风险评价指标,并根据因果分析图中各基本事件与顶事件的关系以及各基本事件的统计频率值,确定指标权重,得出大型公共场所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3.
李京  陈晋 《自然资源学报》1994,9(4):365-368
本文选择我国北方典型草原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为试验区,开展了利用NOAA/AVHRR资料进行大面积草地产草量遥感定量估算方法的研究,从估产原理、植被指数选取、景观生态分区等方面,探讨了NOAA/AVHRR资料应用于大面积估产和动态监测的可行性和具体途径,为提高估产精度,尝试了大气纠正、几何纠正、多时相数据最大值化处理等新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并结合了GIS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的景观生态分区及必要的数据预处理是提高估产精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
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分析   总被引:100,自引:7,他引:100  
应用1980、1988、1994年的MSS、TM资料,编制了相应时期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图,分析了近20年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中城镇用地的增加导致城市洪水的加剧和水土流失的增加;以乡镇为单元的环境污染的空间差异与对应区域城镇用地比例的大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达到0-001,由此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确保相当数量的绿地对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研究突发性灾害下的避难行为,有利于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抵御能力,在当前城市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试验可以多次重复、简单易行的优点,在对现有的计算机仿真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可视环境下双人单房任意方向下的灾害避难行为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双人单房的情况下,两人分头避难模式优于两人共同避难模式;同时,进一步的扩展模拟还表明,两人在分头避难又相遇后,进行正确交流也是十分有益的,这往往可以缩短发现避难出口的时间.  相似文献   
26.
草地植被生长现状及变化趋势的宏观监测,对草地资源的管理及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监督意义。然而,多数的草地退化程度评价都没有考虑草地植被对气候条件年际变化的敏感性,评价"基准"不一,致使对草地退化程度评价的结果也无从比较,给草地生态建设恢复工作的实施与监督带来不便。基于植被-气候最大响应模型的草地退化评价方法,认为非气候因子(如病虫害、野火、放牧和人类活动等等)如果对草地植被的生长影响过度,就会造成草地植被生产力下降等后果。因此,利用长期的遥感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的空间插值结果,查找特定气候条件下同种类型草地植被所能达到的最大生产力,即可建立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草地植被生产力与气候条件的最大响应模型,以此作为草地退化的评价"基准",可对草地植被的生长状态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监测与评价。对锡林郭勒盟草地植被退化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的评价结果表明:非气候因子导致的锡林郭勒盟草地退化非常严重,但从多年变化趋势来看,全盟的草地退化面积和平均退化程度均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7.
针对各部门在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因而导致在应急过程中无法有效进行责任转换,影响应急工作开展,借鉴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评价中常用的混淆矩阵方法,通过确定标准任务、应急责任矩阵、日常相关责任、责任一致性原则等步骤,建立了应急预案混淆矩阵。笔者以2007年《××市雪天道路交通保障应急预案》为例,对应急预案在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部门以及应急预案整体的混淆矩阵,能够直观而定性地反映应急预案的责任一致性;对混淆矩阵责任一致性指数p的计算,可进一步定量化地评价应急预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全面分析和评价应急预案所必需的手段,同时可以为应急预案的责任配置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公共场所人群聚集情况下不同人员拥堵缓解管理策略的实施效果,在分析游客游览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北京动物园熊猫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获得场馆结构、游客数量和游客游览过程等基本信息,以此作为应用STEPS软件进行人员拥堵缓解策略仿真模拟的必要条件,从客流总量控制和游览模式控制2个方面重点研究了4种拥堵缓解策略的实施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在高峰时期大客流情况下,延缓检票时间模式明显优于分批检票入场模式;延缓检票时间模式与单向游览模式相结合,可以增加场馆内游客游览的有序性,但由于游客游览行为受到限制,会在局部造成拥堵;延缓检票时间模式与路线引导护栏模式相结合有利于减轻局部拥堵。不同的拥堵缓解策略能够影响客流总数和客流分布,有效的拥堵缓解策略能够降低公共场所的客流聚集风险。  相似文献   
29.
在我们已建立的避难行为模拟的初步模型的基础上,为了检验该模拟模型的实用性,就单人单房避难情况进行了模拟,检验了常见的触墙移动、随机移动、大方向移动等3种避难行为模式的避难效果。文中给出了模拟过程中各种参数的计算和设定方法.模拟结果表明:在较宽阔的房屋内避难时,触墙移动是最有效的避难途径。在对单人单房避难模拟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上述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0.
考虑疏散安全的公共场所人员容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利用已建立的大型公共场所人员疏散行为模型,首先针对案例超市Ⅰ,在考虑疏散安全的前提下,研究了公共场所中被疏散人员的个体差异、障碍物的数量和布局差异以及疏散出口的宽度等因素对人员容量的影响,得出了不能简单地通过计算建筑面积或营业面积与给定的人员密度的乘积来设置公共场所人员容量的结论。进一步针对案例超市Ⅱ,在假设其被疏散人员构成与案例超市Ⅰ一致的条件下,通过模拟对比两个案例超市的人员容量,验证了应用均一化的人员密度来控制不同公共场所人员容量的规定不具有普适性,公共场所人员容量的确定必须要根据具体场所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