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老化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碱性农田土壤氨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老化(自然老化、高温老化、冻融循环老化)玉米秸秆生物炭对黄土高原碱性农田土壤氨氧化作用的影响,以玉米秸秆粉末和新鲜玉米秸秆生物炭为对照,在分析不同材料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将其按2%(质量比)与土壤充分混匀,开展为期85 d的室内静态土壤培养实验,研究土壤氨氧化速率、氨氧化细菌数量、无机氮含量和p H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将玉米秸秆400℃热解制成生物炭后,其p H增大4;与新鲜玉米秸秆生物炭相比,老化作用(自然老化、高温老化和冻融循环老化)使生物炭的p H分别降低0.30、0.50和0.99,表面羧基数量分别增加0.031、0.236和0.376 mmol·g~(-1),比表面积分别增大3.43、2.19和0.99 m~2·g~(-1)。室内培养实验表明,碱性农田土壤的氨氧化作用主要源自微生物氧化。土壤培养1周以后(稳定期),同一采样时间点,与玉米秸秆粉末和新鲜玉米秸秆生物炭相比,自然老化、高温老化和冻融循环老化玉米秸秆生物炭均提高了土壤的氨氧化速率(分别介于95.4~138.1、112.6~152.0和137.8~167.8 nmol·g~(-1)·h~(-1))和氨氧化细菌数量(分别介于3.16×10~5~6.65×10~5、3.55×10~5~7.06×10~5和3.35×10~5~8.01×10~5 g~(-1)),促进程度表现为冻融循环老化生物炭高温老化生物炭自然老化生物炭。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各处理土壤NH_4~+-N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NO_3~--N和NO_2~--N含量呈增加趋势。该研究有助于加深理解老化玉米秸秆生物炭还田对碱性农田土壤氨氧化作用的影响,对土壤氮肥生物有效性的提高有指导意义,可为生物炭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2.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废轮胎热解回收燃料油和炭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废轮胎热解的工艺、机理、动力学及设备,提出了今后废轮胎热解资源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对珠江河口及近海水域样品中金属铜的总铜(CuT)、溶解态铜(CuD)以及游离态铜(Cuf)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铜的质量浓度有自河口向外海递增的趋势,并非完全体现陆源性规律.说明研究水域中金属铜不仅可能具有其他来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沿岸上升流的影响.但是游离态铜的分布却表现出相反的规律,无论是游离态铜的含量还是游离态铜在总铜中所占的份额都自河口向外海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还测定了不同盐度水样的杜氏藻培养后对铜的吸收量,即通过金属铜对藻类的生物有效性验证了铜形态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4.
雷奇清 《化工环保》2001,21(6):369-369
对于过氧化氢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稀碱,国内各厂家基本上都是采用真空蒸发浓缩成浓碱再利用的方法来处理.因浓碱经过多次利用,又受到过氧化氢生产中产生的可溶性有机杂质的污染成为废碱而被排放.近几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过氧化氢工业发展迅速,国内现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因此,废碱污染环境问题必须尽快解决.针对上述情况,经过试验研究出了过氧化氢后处理废碱治理和利用技术.该技术不但解决了废碱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变废为宝,给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废碱的来源 过氧化氢是采用蒽醌法来生产.主要生产过程是,将蒽醌、芳烃、磷酸三辛醌配制成工作液,工作液经过钯催化剂的催化而氢化成氢蒽醌,氢蒽醌再经过空气氧化,最后用纯水萃取得到过氧化氢和工作液.工作液须经浓碱处理后再循环利用,从而产生废碱(稀碱). 经分析,废碱的主要成分为:磷酸氢二钾(300 kg/m3)、碳酸钾(160 kg/m3)、其他可溶性有机杂质(蒽醌降解物的质量分数为1%~2%).废碱液的密度(20℃)为1.2 kg/m3,pH为11~12. (2)利用废碱生产磷酸二氢钾 用工业磷酸(质量分数为85%)将废碱液调至pH为4~5,用刚果红试纸测反应液为浅紫色为准.然后待反应液静置分层,将上层油状物去掉,再送入真空蒸发罐浓缩至密度( 20℃)为1.32~1.33 kg/m3,经过滤、冷却(至室温)、离心后得到磷酸二氢钾,母液回中和器循环使用. (3)产品质量 对得到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分析,结果为:外观白色结晶,磷酸二氢钾(以干基计)质量分数98.0%、水分3.0%、水不溶物0.20%、氯化物0.1%、铁0.002% 、砷0.00 3%、重金属(以Pb计)0.002%,pH 4.4~4.6,产品质量符合GB1963-80一级品标准. 用该方法处理1 m3废碱需消耗工业磷酸350 kg,可以获得磷酸二氢钾8500 kg,按现市场价计算, 可获纯利润2010元. 废碱经回收处理后,不仅解决了废碱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5.
城市垃圾和污水脱水污泥、排水管污泥混合堆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垃圾和污水脱水污染、排水管污泥已成为现代城市污染的主要总是。由于这些废弃物中有机物质的含量较高,因此可以利用堆肥的方法来进行处理,使其转化为农田的有机肥料,本文用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水管污泥混合进行堆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可见光/H2 O2/海藻酸铁非均相催化降解吖啶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海藻酸钠和氯化铁反应制备了海藻酸铁凝胶小球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吸附和可见光下催化降解吖啶橙的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吸附能力随pH升高而提高,且催化剂用量为40个凝胶小球时,可见光下吖啶橙能够在较宽pH值范围内脱色,脱色速率随H2O2的用量增加而增加,该反应符合Arrhenius规律,其表观活化能为49.6 kJ/mol.自由基清除剂的加入不会降低脱色速率,表明催化反应不是羟基自由基的机理,而与高活性的类{ Fe(Ⅳ)=O}高价铁中间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57.
加强对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和保养,对于成功扑救火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对消防器材进行管理和保养呢? 1.消防器材的管理和保养要落实到人,并挂牌负责。 2.要登记造册,以防丢失。 3.要专物专用,不能用于与消防无关的其它方面。 4.应设置在醒目、便于取用和阴凉通风的地方,必要时应悬挂提醒标志。 5.存放地点应相对稳定,附近不得堆放杂物,保持道路畅通。 6.泡沫灭火器、消火栓等在入冬前应采取防冻保暖措施。 7.要定期检查保养。主要检查:数量是否足够,配备是否合理,机件是否损坏、生锈,存放地点是…  相似文献   
58.
为解决采用无机纤维类多孔吸声材料声屏障存在低频效果差的问题,开发了一种由微穿孔板、共振板、阻尼层加镀锌钢板组成的复合共振吸隔声屏障,并基于仿真分析和实验探讨了材料孔径、组合结构、使用环境等对新型复合共振吸隔声屏障的隔吸声性能的影响。开发出的双层和三层复合共振组合材料在厚度10 cm时对500 Hz及以下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分别可达0.48~0.64,0.49~0.72,100 Hz时吸声系数可达0.18~0.34,0.20~0.38;双层和三层复合共振组合材料在63~1 600 Hz的1/3倍频带的平均隔声量分别可达11.37~15.30 dB(A),13.71~21.33 dB(A)。该复合共振吸隔声屏障与常用材料相比,在成本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变电站低频噪声的隔声和吸声性能均有了较大提高,并且材料更环保、耐腐蚀,便于施工和维护。  相似文献   
59.
建筑工程层层转包的工伤认定实质上是劳动关系的确认。对此,《中国劳动》2005年第1期、第4期作了一些讨论。这是劳动保障部门处理工伤案件中最头痛的,也是劳动保障部门在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中经常败诉的一个问题。其症结在于法院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同志在理论上对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对这一问题,高法有明确的司法解释,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第11条第二款规定,  相似文献   
60.
本文运用水准测量资料反演了一九八三年菏泽5.9级地震的断层参数。由垂直形变资料反演得到的地震断层力学性质的讨论,说明菏泽地震是受近东西向主压应力的作用,破裂面是北西方向左旋剪切正断层。震前,震区受左旋剪切作用,极震区完整块体处于闭锁状态,大小满城断裂首先反映出这种剪切作用,在作用平缓的前几年,断裂产生蠕动;而在震前作用力强化时产生突变式的预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