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对人工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淋洗效果,土柱分为2层,上层为人工污染PAHs的土壤(1cm ),下层为清洁土壤(9cm).实验结果表明,5CMC(临界胶束浓度) LAS促进了土柱中PAHs的迁移渗透.低环PAHs的穿透曲线基本符合正态分布,4环以上PAHs相对淋溶率较低,低于10%.与表面活性剂溶液穿透曲线相比,PAHs的淋溶均有滞后现象,而且随着环数的增加,PAHs淋溶滞后现象越加明显.分析人工污染土柱中PAHs的相对淋溶率与其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2.
采用L1(64)5正交试验法,优化化铣废液中铝离子快速结晶去除的工艺。结果表明:稀释倍数和晶种添加量是显著性影响因素;最优工艺组合为:化铣废液稀释1.2倍至铝离子浓度为41.43 g/L;添加与溶液中铝离子比例成0.3:1的氢氧化铝晶种;温度控制在35℃;机械搅拌转速100 r/min;搅拌时间为1 h/d。反应48 h后,化铣废液中铝离子浓度从41.43 g/L降至30.10 g/L,铝离子去除效率为27.35%,化铣废液达到再生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3.
医疗废物典型组分的热重分析及新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研究医疗废物的热解失重规律和反应动力学机制,对其热失重过程进行了模拟.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在氮气气氛下对医疗废物的14种典型组分进行了热解实验,建立了“整体两步四反应模型”.结果显示,样品失水后,在160℃-290℃之间开始热解,次序依次为药物类、塑料类、蛋白质类、生物质类、合成纤维类和橡胶类;经过一步或两步失重,在800℃时热解基本完成.所建立的“整体两步四反应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样品的热解行为,最大相对误差为1.68%,并可以对医疗废物的热解产物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4.
王科  陈正宏  苟克宁  陈静 《四川环境》2009,28(4):102-107
自来水生产过程滤池要定期反冲洗,滤池反冲洗废水最早一般被直接排放,近年来低成本安全回用滤池反冲洗废水逐渐受到重视.其主要处理回用技术从以直接回用或混凝-沉淀后回用为主的传统技术,逐渐转变为高效安全的膜回收技术.评析滤池反冲洗废水回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回收滤池反冲洗废水提出建议.分析表明饮用水系统滤池反冲洗废水采用膜过滤技术可避免自来水厂出水浊度增加、出水消毒副产物增加和致病微生物增加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5.
东湖表层水体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磺酸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东湖表层水体中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磺酸(PFOS)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总量范围为31.1~237ng.L-1,几何平均值为115 ng.L-1,表明整个湖区受到不同程度的PFOS和PFOA污染.全部水样均检出了PFOS和PFOA,峰值达到132和158 ng.L-1,几何平均值分别为60.4和55.0 ng.L-1.湖区东部污染最严重,其次是湖区南部,湖区北部和西部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与PFOS相比,高浓度PFOA分布相对分散,PFOS和PFOA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表明东湖表层水体中PFOS和PFOA属于多源输入.30个(63%)取样点上PFOS含量超过可能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临界数值(43 ng.L-1),20个(42%)取样点上PFOA含量超过美国新泽西洲制定的饮用水标准(40 ng.L-1).  相似文献   
186.
考察了3种不同硅铝比的ZSM-5沸石分子筛(25H、38H和50H,25、38和50为硅铝比)对水中Cu2+的吸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种材料均能有效吸附去除水中Cu2+离子,动力学符合假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3种材料吸附速率及吸附容量顺序为:25H〉50H〉38H,其中,25H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2.83mg/g。投加量由0.8g/L增加至2.0g/L,材料对Cu2+吸附去除率由87.0%增加至97.5%。考察水中常见阳离子对吸附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干扰离子的影响顺序为:Pb2+〉K+〉Na+〉Mg2+;随着干扰离子浓度的增大,材料对Cu2+的去除率显著下降。硅铝比及晶粒形貌均对沸石分子筛吸附Cu2+有较大影响,小的孔径不利于Cu2+的吸附,低硅铝比有利于Cu2+在分子筛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187.
基于高分辨率MARGA数据分析石家庄PM2.5成分谱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MARGA离子在线分析仪ADI 2080于2014年8月21日~9月23日在石家庄市气象局楼顶开展了PM2.5组分连续观测试验,结合气象、环境监测资料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8种气溶胶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总和与石家庄市PM2.5浓度保持高度一致,二次离子SO42-、NH4+、NO3-占水溶性离子总和的88.4%,是石家庄PM2.5的主要组分,SO42-质量浓度在水溶性离子中所占比例最大,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随湿度的增大有所下降,NO3-则相反,随湿度的增大所占比例增加明显;能见度随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增加呈幂函数快速下降,二次离子SO42-、NH4+、NO3-质量浓度与盛行风向和工业区布局、太行山地形有关,浓度最大的风向为东北风,最小的为偏西风;SO42-、NO3-的气态前体物SO2、NO2气相、液相转化率SOR、NOR均随着湿度增大而增大,SOR与湿度关系更密切,NOR受辐射影响日变化呈单峰型;Ca2+做为建筑材料的标识元素,干燥的晴天及偏西风影响下质量浓度较大,在该种天气型下需注意控尘.  相似文献   
188.
石家庄市空气颗粒物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3—2014年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PM_(2.5)、PM_(10)逐时监测资料、同期的石家庄市地面气象观测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环境监测梯度站2013年1月各层PM_(2.5)和PM_(10)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PM_(2.5)、PM_(10)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石家庄市PM_(2.5)与PM_(10)的质量浓度及两者的比值均为冬季和秋季较高;在水平分布上,PM_(2.5)与PM_(10)的平均质量浓度为市区西部高于东部;在垂直分布上,随着高度的增加,PM_(2.5)和PM_(10)平均质量浓度先上升后下降;PM_(2.5)与PM_(10)的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其中PM_(2.5)的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相关性更高;PM_(2.5)与PM_(10)的质量浓度与风速呈负相关,随着风速的增大,PM_(2.5)与PM_(10)的平均质量浓度呈下降的趋势,但当风速大于5 m/s时,PM_(10)的质量浓度随着风速增大而上升,出现扬尘污染,总体来讲,刮西北风时PM_(2.5)与PM_(10)的质量浓度较高,刮东南风时PM_(2.5)与PM_(10)的质量浓度较低,这与风向和风速的日变化有关;PM_(2.5)与PM_(10)的质量浓度与降水呈负相关,随着降水的增加,PM_(2.5)与PM_(10)的平均质量浓度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9.
河南省城市酸雨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河南省城市酸雨普查的监测数据结果的统计分析,阐述了河南省城市酸雨污染现状,分析了其酸雨变化规律,对主要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0.
湖泊富营养化遥感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处于不同富营养状态的湖泊已达75%,湖泊富营养化监测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遥感技术能够低成本地对水体实现大尺度、快速监测,实现传统点状监测到面状监测的延伸。充分考虑我国现有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参评指标相互关系的同时,通过研究参评指标的光谱特性分析其遥感可行性,提出了从水体的叶绿素a和悬浮物浓度入手,综合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遥感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