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5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9篇 |
综合类 | 129篇 |
基础理论 | 21篇 |
污染及防治 | 14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社会与环境 | 8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演变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非农化压力及其区域差异是建设用地指标区际配置的基础。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耕地非农化压力区际差异明显。通过对比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开展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格局研究,结合重心迁移模型,采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演化路径。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中恩施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大,其他城市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小且相对变化较小;东部地区的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大且相对变化较大;(2)2000~2011年,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重心总体向东北方向迁移,表明湖北省东部一些城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相对西部一些城市的增长较大。(3)重心迁移距离为17.37 km,相对较小,表明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于2000~2011年整体变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2.
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理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提出衡量协调发展的定量指标及计算方法,并依据此方法对郑州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3.
94.
江西籍驾驶员陈某因违章驾驶三轮港田车,被执勤交警查扣,予以批评教育后放行。不料,一转身,陈某竟将民警的忠告当作耳边风,依旧我行我素,最终被依法严处。2月2日下午15时许,石狮市交警永宁中队民警上路巡逻至石永线沙美头村路段时发现,一辆车牌号为"闽 相似文献
95.
目前,评价大气综合污染的方法,计算多繁复,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即Q值分级法。 Q值分级法的评价顺序是:首先,赋于各项监测值以“评分数”,将评分数转换成“数字模式”,再对大气进行“污染分级”,写出“污染表达式”,最后,计算各地区大气的“综合污染系数”。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连云港市把潜在的滩涂浅海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按照“以养为主、养捕加贸并举、优化结构、规模经营、增加出口创汇”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海上连云港“的战略决策,不断加快浅海和滩涂的开发步伐,快速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开展海岸带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海产养殖污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7.
98.
本文叙述了使用全程序白滤膜法控制TSP测定误差的一种方法,即用其校正系数分别对其低浓度和高浓度TSP测值进行了校正,取得较好的效果,由此证明,在没有条件建立恒温湿天平定的实验室,用此方法也能有效地控制了TSP的测量误差,以及提高其准确度。 相似文献
99.
在多氟多公司采访的过程,是一系列惊喜持续冲击记者各种感官的过程。
2007年是多氟多公司狂飙突起的一年,这场出乎人们意料的飓风,像洪水一样漫过国内氟化盐行业的大小角落。
2007年公司的生产规模、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效益连连跨上新的台阶,企业行业地位上升为国内乃至全球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0.
目前,国内外综合评价作为饮用水之地下水污染程度的方法不多.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简单方法,即D值分级法. D值分级法的评价顺序是:首先,赋于各项监测值以“评分数”,将评分数转换成“数字模式”,再对水质进行“污染分级”,写出“污染表达式”,最后,计算各地区地下水的“综合污染系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