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9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应性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人居环境困境的关键。为此,本文以“地方性与适应性”为视角,邀请来自黄河流域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的专家学者,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城乡发展、遗产保护等视角解读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特征,并为适应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寻找可持续策略。核心观点如下: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适应性具有多尺度空间关联性和历史地理依赖性;黄河流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不同区段的自然环境面临着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推动人地耦合关系的绿色化;黄河流域特别是上游沿线聚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交融性特色,多民族协同共荣发展是必由之路;黄河中上游因复杂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窑洞等特殊的聚落空间,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转变和消失,留住传统聚落的文化基因,亟需分级分类推进其演化进程;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内外辐射带动是流域全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城市结构的优化提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2.
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NM)作为一类新型的化学品,认识、控制其引起的不良环境健康风险是推广应用的重要前提。近些年,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作为一种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在环境、化学和材料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从NM引起的细胞毒性、个体效应、蛋白冠与生态冠预测等几方面,介绍了ML的应用,并分析了应用过程中,数据集、描述符、ML方法、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文章提出,数据提取与挖掘方法、新描述符、新模型、模型解释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将能够促进ML在NM生物效应领域的应用。同时,随着ML的发展,ML有望能够预测新型的NM和复杂的效应,并揭示了相关原理。以梳理讨论ML在NM生物效应预测中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为重点,有助于后续研究者理清思路,解决该领域的难题,促进纳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3.
近海海洋大气边界层是陆海气相互作用的特殊区域,发展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立体探测技术、获取海洋大气边界层内主要污染成分及关键气象参数的高精度垂直探测信息,对于提高陆地、海洋和大气中的污染来源、化学机制和传输过程认识、提高沿海地区大气环境与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综合立体探测技术,总结了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我国在近海海洋大气探测设备研发、关键技术发展和近海大气污染形成机制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当前我国已发展了包括海洋大气廓线激光雷达、湍流交换测量、海气通量观测、海洋气溶胶探测设备等一系列近海海洋边界层探测技术,解决了沿海海洋地区恶劣环境条件造成的技术瓶颈,并基于这些探测设备与技术开展了大量近海海洋大气污染研究。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完善了我国近海海洋地区边界层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体系与能力,对我国东部沿海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有积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4.
农用地分等在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农用地分等在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了两者的结合途径,探讨了将农用地分等的自然质量等指数应用于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并研究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在项目后期的应用方向。以黑龙江省海伦市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区域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在基本农田建设后土地质量变化显著,农用地分等可作为基本农田建设质量调控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25.
青铜峡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经济总量位居自治区第三位,但其跨越式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分析了该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置、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与人均GDP的EKC均为“U+倒U”型;其中工业废气摊放量EKC“倒U”型的最高转折点尚未出现,但若能继续加大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控制力度,可使工业废气摊放置与人均GDP的EKC的最高点尽早到达;由于目前该市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工作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其产生量也有可能会再次增加,使EKC出现新的转折点.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青铜峡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6.
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主要在生物技术的改进和新型化学药剂的研制方面.本文概括介绍“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该方面研究成果,它们均已通过中试或生产性验证.包括: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生物铁法、优良脱色菌和PVA降解菌的筛选和应用、新型高效混凝剂、高压脉冲电解法等.上述方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达到COD_(Cr)去除70—90%、脱色70%以上,且经济合理、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7.
渔民禁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探讨渔民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渔民主动参与禁捕的补偿标准,以效用理论为指导,基于江西省5个县(市、区)14个乡(镇)328户渔民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渔民禁捕受偿意愿的等效用函数测定禁捕补偿标准,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渔民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直接估算的禁捕补偿标准结果为3.98万元/a,经等效用函数修正后估算的禁捕补偿标准结果为2.58万元/a。②采用CVM支付卡式估算的受偿意愿值往往比较高,超出客观条件下的受偿意愿水平。而通过等效用函数的参数估计,将客观条件纳入到估算范畴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受访渔民的主观臆想,进而使得估算结果更加贴近客观事实。等效用函数测算的受偿意愿值可作为鄱阳湖禁捕补偿标准的最低限度,为更科学合理地满足渔民效用,应根据物价变动适时调整禁捕补偿标准。③渔民的受偿意愿受到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及主观认知的影响。主要包括年龄、健康状况、劳动力比重、职业、生计方式、禁捕目的及禁捕作用认知等,生计方式的多样性是影响渔民参与禁捕意愿的关键因素。为激发渔民参与禁捕政策的积极性以及保障禁捕政策的顺利实施,应加强对禁捕政策的宣传,结合渔民受偿意愿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并积极探索渔民增收渠道,降低渔民对渔业资源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8.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为什么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衣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衣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型的衣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随着我国农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环境状况。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环境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示“要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计划”,曾培炎副总理也提出“要统筹城乡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更好地进行住宅物业管理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提高住宅物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住宅物业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方法。另外,综合考虑住宅物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改进LEC法的危险源评价方法,对住宅物业危险源进行评估,以期促进住宅物业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