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05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城镇化发展问题是当前政府、学术界等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基于城镇化的发展内涵,构建了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得出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综合城镇化水平的得分和排名。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分析了中国省域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城镇化发展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但空间溢出效应有限。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提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宏观规划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72.
运用Super-SBM模型对中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构建VAR模型,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多数年份中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基本上是有效的;碳排放与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碳排放量的波动主要由其自身因素决定,但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占30%左右。从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的视角提出中国降低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3.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地层岩性、坡度、降水强度等11项评价因子,并对所选因子进行等级区分;采用信息量为基础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利用随机森林(RF)算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完成信息量模型赋权;使用RF-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分析,并用历史灾害点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评价精度。结果表明:1)土壤类型、地层岩性以及平面曲率是影响工布江达县内地质灾害发育的3个主要因素;2)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极高易发区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4.43%、23.74%、14.91%、6.92%;3)在县域内处于高易发或极高易发的区域多靠近沟谷;4)通过ROC曲线比较,RF-信息量模型精度高于信息量模型。使用RF算法可以提高信息量模型的评价精度,使评价结果更理想,为以工布江达县为例的高山高原地区的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74.
为探究灾后初期应急物资调度过程中不同灾区之间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影响,引入不公平厌恶效应模型,量化灾民公平偏好心理,综合考虑成本因素,构建公平效用最大、综合物流配送成本最小的多目标应急物资调配模型。设计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汶川地震为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保障灾区的物资满足率和公平性,公平损失与效益损失之间是悖反关系,效益比公平更为敏感,决策者可以根据自身对公平损失和效益损失的偏重程度合理规划调度方案,确保应急救援的顺利进行,稳定灾民的心理情绪。研究成果对灾后初期多受灾点多配送中心的应急物资调配决策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