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采用CWAO(催化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以过量浸渍法制备催化剂,以水样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表征催化剂的活性,以催化剂使用后处理出水中溶出的金属离子质量浓度表征催化剂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多组分催化剂的金属组分构成为Cu、Fe、La,m(Cu)∶m(Fe)∶m(La)为1∶1∶2, 35℃下动态共浸渍8h,450℃下焙烧3h,由此制备得到Cu-Fe-La/FSC催化剂. 应用该催化剂,以CWAO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废水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可分别达到79.1%和98.9%,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使用该催化剂处理后的废水中Cu、Fe、La、Al的溶出量(以ρ计)分别为6.1、2.4、2.2、3.2mg/L,说明金属元素的溶出量较低,催化剂的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362.
以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和补给区玛曲县为例,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为分析背景。运用最小数据方法,以草地水源涵养表征生态系统服务,通过单位面积禁牧草地水源涵养量的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推导了禁牧草地水源涵养量供给曲线。结果表明:1)实施生态补偿可以激励牧户自愿禁牧,禁牧比例大小随补偿标准的变化而变化,禁牧草地所能提供的水源涵养量目标则随禁牧比例的变化而变化;2)玛曲县在现有禁牧面积17.67×104 hm2上所能提供的水源涵养量目标为77 383.998 0×104 m3,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按1 751.7元/hm2的补偿标准对牧户进行补偿,总计30 950.503 8×104元,此外还包括实施成本2 650.235 0×104元、交易成本1 768.459 9×104元;而现行的补偿标准300元/hm2,能够激励牧户自愿禁牧的比例仅有0.64%,理论上所能提供的水源涵养量目标也只有495.257 5×104 m3。  相似文献   
363.
文化既虚又实,文化可大可小。文化还具有记录、认知、传播、教化、调节等功能。 作为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的安全文化,她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内容:她在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她作为安全生产五要素之首,对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诸要素的落实到位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 国家《“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已经颁布,纲要明确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证措施。全民安全素质工程也已启动。如何让安全文化宣传“活”起来?近日,记者走访了江阴、高邮两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364.
焦化废水厌氧生物降解影响因素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系列焦化废水处理实地工程考察而尚未发现高浓度焦化废水厌氧产甲烷成功案例的实际问题,以广东韶钢焦化废水工程中COD为(4100±200)mg·L~(-1)的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COD、TOC和苯酚等关键水质指标浓度变化及气体产量,以浓度梯度稀释的方法考察影响焦化废水厌氧降解的因素及其浓度阈值,主要涉及硫氰化物、苯酚、硫化物和氰化物,同时分析碳源结构改变所带来的厌氧降解特性的变异.结果发现:在pH为(7.0±0.5)、温度为(35.0±0.5)℃的条件下,当焦化废水COD被稀释至1500~1800 mg·L~(-1),接种活性污泥,能够检测到厌氧产甲烷的现象;在COD稀释至1800 mg·L~(-1)左右的焦化废水中分别投加不同浓度的硫氰化物、苯酚、硫化物和氰化物时,发现其单抑制浓度分别处在500~1500、1100~1250、200~250和30~40 mg·L~(-1);向未解除抑制的焦化废水(COD为2100 mg·L~(-1))中投加等COD浓度的乙酸钠、葡萄糖和甲醇3种常用的工业碳源改变原有的碳源结构时,发现乙酸型产甲烷菌的活性被抑制,而氢营养型产甲烷菌的活性并没受到明显抑制.上述研究结果说明,高浓度焦化废水难以厌氧降解,抑制因素的解除可以使厌氧菌激活,其中,氢营养型产甲烷菌较乙酸型产甲烷菌能够耐受更高的毒性物质浓度阈值.  相似文献   
365.
一种高效提取焦化废水活性污泥总DNA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建立高质量的总DNA提取方法是开展分子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前提.通过反复冻融-蛋白酶K-SDS、溶菌酶-反复冻融-SDS及溶菌酶-反复冻融-蛋白酶K-SDS这3种综合方法对焦化废水活性污泥总DNA进行提取,以OD260/OD280、OD260/OD230、产率、片段完整性、片段大小5个指标来评价样品总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溶菌酶-反复冻融-蛋白酶K-SDS法所提取的总DNA的OD260/OD280值约为1.8,产率为1.90~16.30 μg·g-1,片断完整性好,主带清晰,大小约为23 kb,其PCR反应抑制物少,能够直接进行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溶菌酶-反复冻融-蛋白酶K-SDS法能够为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总DNA.  相似文献   
366.
焦化废水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过程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焦化废水原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考察活性炭投加量、温度、pH及反应时间对废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规律,结合UV-Vis吸收光谱及GC/MS对吸附过程中有机物组分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即活性炭投加量6g·L-1,温度30, pH=9,反应时间20min的情况下处理废水有机物去除率大于70%,原水中检测出的56种有机物中的45种被去除,如长链烷烃、多环芳香族及氮杂环化合物等的浓度降至检测限以下,剩余的11种有机物中苯胺、苯酚、吲哚、乙酸-2-甲基苯酯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3.5%、42.6%、88.1%、28.1%,甲苯酚(邻、间)和二甲苯酚(5种)去除率在70%和85%以上.结果分析表明,多组分有机污染物共存体系的焦化废水活性炭吸附过程中,多环芳香族和氮杂环等弱极性且-ΔG°较大的大分子有机物优先被吸附且吸附容量大,构成了快速吸附过程;而苯胺、苯酚等强极性且-ΔG0较小的小分子单苯环有机物则表现为弱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367.
生物过滤塔和生物滴滤塔净化α-蒎烯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以木屑/泥炭为填料的生物过滤塔(BF)和以聚氨酯小球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BTF)净化α-蒎烯废气,比较两者的挂膜时间及对α-蒎烯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气液相联合方法,过滤塔和滴滤塔分别在21d和27d内完成挂膜;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填料上生物膜菌群生长良好,优势菌为杆菌和球菌.在α-蒎烯进口浓度80~2200mg.m-3、空床停留时间(EBRT)29~102s条件下,两者对α-蒎烯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过滤塔与滴滤塔的最大去除负荷分别为50g.m-.3h-1和43g.m-.3h-1;滤塔中CO2生成量与α-蒎烯降解量之间呈线性关系,通过线性拟合得出过滤塔与滴滤塔的α-蒎烯矿化率分别为74%与68%,滤塔中减少的α-蒎烯主要被微生物利用而去除.菌落数(CFU)分析表明,在挂膜阶段滤塔微生物数量增长明显,稳定运行阶段菌落数随着EBRT的延长而增加,在EBRT102s条件下单位反应器空间内过滤塔和滴滤塔菌落数分别为5.52×1014cfu.m-3和1.84×1014cfu.m-3.  相似文献   
368.
将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降解苯胺的过程与硝化反应相结合,在三重环流三相流化床中实现共基质降解,充分降低废水中的苯胺和苯胺降解过程中产生的NH4 -N.以自行研制的聚氨酯填料为载体,研究了流化床内苯胺、DO以及NaHCO3等对该共基质降解过程的影响.挂膜过程中苯胺质量浓度下降和NH4 质量浓度上升,证明了此过程中人苍白杆菌生物膜优先形成,而且NH4 质量浓度先增后降反映了人苍白杆菌生物膜的形成为硝化菌生物膜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苯胺对硝化菌的抑制性实验发现,苯胺质量浓度从100 mg/L下降到4 mg/L的过程中,其对硝化菌的抑制作用由强变弱.当苯胺质量浓度小于4 mg/L时,对硝化菌无抑制作用.其中亚硝化细菌比硝化细菌活性恢复更快,表明硝化菌比亚硝化菌对苯胺的毒性抑制更为敏感.流化床高效的传氧能力可以改善硝化细菌摄O2的条件.DO 2~3 mg/L,pH=7.5~8.5及适当的NaHCO3添加量是苯胺与NH4 -N共基质降解的适合条件.此条件下进水COD和苯胺质量浓度分别为540 mg/L及210 mg/L左右时,出水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69.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的新型生物流化床组合工艺技术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有机废水,利用自行开发的新型结构生物流化床技术,通过工程设计实施了若干废水处理的应用实践.从成功运行的12个工程中选取了3个分别为1200、 2000 和13000 m3/d的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作为案例,分析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原理,从技术经济可行性方面总结新型生物流化床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经验.3个工程规模案例印染废水处理生物系统停留时间分别为23、 34和21.8 h,进水容积负荷(COD)分别为1.75、 4.75、 2.97 kg/(m3·d),相应的COD去除率达97.3%、 98.1%、 95.8%.在正常运行工况条件下,工艺出水的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广东省一级排放标准(高于国家相应标准)的限值要求,整个工程的运行费用分别为0.91、 1.17及0.88元/m3.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新型生物流化床组合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具有停留时间短、氧利用率高、有机污染物转化速率快以及污泥产量少等的特点.基于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在组合工艺中实现低碳废水处理技术的流程,考虑生态安全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结合.  相似文献   
370.
比较了干燥后真菌Ophiostoma stenoceras LLC和细菌Pseudomonas veronii ZW菌体细胞的比表面积及其对不同疏水性有机化合物吸附性能,并利用BET、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细胞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真菌LLC和细菌ZW菌体细胞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5.8m2/g,11.57m2/g,真菌菌体细胞表面介孔较多,可以更有效地吸附有机化合物.在相同的生长阶段,真菌LLC的细胞表面疏水性(cell surfacehydrophobic,CSH)始终要大于细菌ZW;采用α-蒎烯作为唯一碳源培养时,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真菌和细菌的CSH均有不同提升.干燥后真菌LLC菌体对各疏水性有机化合物吸附能力为乙酸乙酯> α-蒎烯>正己烷,即疏水性相对较低的化合物更容易被吸附.通过XPS和FTIR表征发现菌体LLC吸附有机化合物后,菌体表面的官能团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推测该吸附过程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