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93篇
安全科学   208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737篇
基础理论   105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9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鼠标一点,轻松制版。成本低廉,告别污染”,在印刷界,这个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的设想已经变成了现实,而这一设想的主导者就是中科院化学所新材料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中科纳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宋延林。  相似文献   
82.
深部盐水层CO_2地质埋存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盐水层CO2地质埋存具有极高的埋存潜力,其埋存区域的适宜性评价是科学选址的重要依据,但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该领域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近领域构建指标体系的成熟经验,提出了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客观性相结合以及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建立了以技术性、安全性、经济性与社会环境为准则的包含26项指标的深部盐水层CO2地质埋存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准则和指标的权重,并为每个指标拟定了从适宜到不适宜的五级评分标准;最后以松辽盆地的一级构造单元为例,按照指标逐级加权求和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综合得分比较得出中央坳陷区相对适宜性最好,是松辽盆地优先开展详细CO2深部盐水层埋存工程的区域。  相似文献   
83.
根据渭河流域关中段的污染状况及《(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年)》对科技攻关的实际需求,采用资料搜集、实地调查、问卷发放、数理统计等方式对渭河流域关中段5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渭河流域关中段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该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4.
生物活性炭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比了不同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去除COD效果的影响.每升活性污泥中活性炭投加量为0、100、300 g的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100个周期平均COD去除率分别为12.9%、19.6%、27.7%,表明BAC可以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并且COD去除率与投加量呈正相关关系.曝气8 h反应器中二氧化碳(CO2)产生量依次为109、193、306 mg,表明生物分解量也与投加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认为COD去除率与投加量的正相关关系是由于吸附与生物再生的共同作用导致,生物再生是BAC能够生物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5.
松花江(黑龙江省段)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改进措施,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提出了改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程序,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内涵,从水资源量、水资源消耗量、水资源质量影响三方面出发选取了指标,构建了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三层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为评价与预测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
根据渭河流域关中段的污染状况及《(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年)》对科技攻关的实际需求,采用资料搜集、实地调查、问卷发放、数理统计等方式对渭河流域关中段5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渭河流域关中段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该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建议,期望能够对该流域污泥处理技术的良性发展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7.
河口潮汐、盐度、悬浮颗粒物特征因影响化学物质在水体与其他介质之间分配行为,使得咸淡水生物利用度上产生差别,造成咸淡水水质基准标准的差异.重金属如铜,锌,铅,镉和铬等指标由于广泛分布在淡水及海水中,在较高的浓度下可具毒性效应,是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常规监测项目.本研究以大辽河口为例,探索这些重金属指标在咸淡水河口区衔接情况和响应规律.首先,基于生物、化学和地质地理相似性确定潮汐界面(TCI)和河海边界(FSI)的位置,划分为潮汐淡水区及混合区.其次,分析了一个潮汐周期内重金属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潮汐淡水区及混合区内盐度和悬浮颗粒物对分配系数Kd的影响,结果表明砷、镉和铬等指标更易受盐度的影响,而锌、铜、铅和镍等指标更易受悬浮颗粒物和潮汐状态的影响.最后,结合潮汐状态和分配系数研究结果,根据这些指标在TCI和FSI的变化趋势,归纳为两类响应规律:第一类如砷、镉和铬等指标,这类指标在FSI具有明显的突变点;第二类如锌、铜、铅和镍等指标,从TCI开始发生变化.两类指标在水相-沉积相-颗粒相介质的分配行为表明颗粒相和沉积相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尤其颗粒相中的重金属浓度,取决于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指标响应差异主要存在于水相中.通过本研究识别出易受不同环境因子(如盐度和SS)控制的敏感指标,提出需关注河口本身特征造成的指标背景差异的必要性,将有助于我国现行水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的实施和开展.  相似文献   
88.
89.
美国煤矿综采工作面的粉尘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减灾效益的获得离不开民众的参与,而其参与意识又与减灾效益的可见度有关。减灾效益越能迅速、明确地被人们见到或预见到,人们的减灾参与意识越高。在客观现实中,减灾效益的显现时间具有各种类型,而人们主观意识中“见”到的类型却又可能有质的差异。本文划分了减灾效益的显现类型并提出与论述了与其有关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与主观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影响人们的减灾参与心理的作用机制。进而探讨了如何通过这些关系、机制的认识与把握,效益意识引导,对减灾见效时间意识的人为控制等途径提高民众的减灾参与意识与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